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丰厚
fēnghòu

丰厚



词语解释

丰厚[ fēng hòu ]

1.密而厚

绒毛丰厚。

rich and thick;

2.丰富,富裕

丰厚的礼品。

rich and generous;


引证解释

1.犹言丰盛隆厚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宋,先代之后也,於周为客,天子有事膰焉,有丧拜焉,丰厚可也。”

《新唐书·王琚传》:“坐久,杀牛进酒殊丰厚,太子骇异。”

元 吴莱 《欧阳氏<急就章解>后序》:“过客往来,禀赐丰厚。”

清 吴下阿蒙 《断袖篇·任怀仁》:“我家明日当除服作祭,祭甚丰厚,君可随去。”

2.谓家道富裕殷实

《国语·周语下》:“子孙丰厚,令闻不忘,是皆天子之所知也。”

汉 王符 《潜夫论·赞学》:“是故君子之求丰厚也,非为嘉饌、美服、滛乐、声色也,乃将以底其道而迈其德也。”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山东有一人姓元,名自实,田庄为生,家道丰厚。”

清 梅曾亮 《<耻躬堂文集>序》:“盖先生少席丰厚,性豪迈,尽散金帛以交恢奇伟异之士。”

3.犹言丰满肥厚

唐 李朝威 《柳毅》:“毅因晚入户,视其妻,深觉类於龙女,而逸艷丰厚,则又过之。”

《宣和画谱·周昉》:“世谓昉画妇女多为丰厚态度者,亦是一蔽。”

元 吴莱 《三彭传》:“肩背丰厚,手足轻快。”

明 王祎 《宋太史传》:“景濂状貌丰厚,美鬚髯。”

4.指字体丰满浑厚

清 包世臣 《书法津梁·运笔》:“古人用墨必浓厚,观《暉福寺》、《温泉颂》、《定国寺》,丰厚无比。”


国语辞典

1.丰盛隆厚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宋先代之后也,于周为客,天子有事膰焉,有丧拜焉,丰厚可也。”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〇》:“那金朝奉是个大富之家,与妈妈程氏见他礼不丰厚,虽然不甚喜欢,为因点绣女结的亲,只得收了。”

丰满 丰富 丰盛

菲薄


网络解释

1.丰厚

丰厚,指密而厚;丰富,富裕。语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宋 ,先代之后也,於周为客,天子有事膰焉,有丧拜焉,丰厚可也。”


英语翻译 rich and generous; rich and thick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丰厚造句

  • 1、络绎不绝的游客,为本地带来的丰厚的商机。
  • 2、博大是学富五车的丰厚;博大是胸怀坦荡的宽广;博大是大气磅礴的雄伟。
  • 3、感恩,让我们以知足的心去体察和珍惜身边的人、事、物;感恩,让我们在渐渐平淡麻木了的日子里,发现生活本是如此丰厚而富有;感恩,让我们领悟和品味命运的馈赠与生命的激情。
  • 4、我们公司的福利很丰厚
  • 5、由于上季度的利润丰厚,公司为爸爸发了不少奖金。
  • 6、奶奶为快要出嫁的姐姐准备了丰厚的嫁妆。
  • 7、没有甜美的蛋糕,缤红的美酒,丰厚的礼物。
  • 8、只有辛勤丰厚耕耘的会得到丰厚的收获。
  • 9、阅读是什么,她是思想的源泉,她使你拥有丰厚的沉淀;阅读是什么,她是智者在思考,她使你平静的心产生共鸣;阅读是什么,她是一种享受,她使你随波荡漾在书海中。
  • 10、有四位朋友一直想见你,并给你带来了丰厚大礼:丘比特想送你爱情之箭,月老想送你真爱红线,红娘想送你情人手绢,媒婆想送你姑娘照片。礼品珍贵,要谨慎收藏哦!
  • 11、清明节为活跃气氛,特举办赛车大赛,车手需佩戴健康驾照,安全车帽,好运手套,并踩着快乐的油门冲向终点,获胜的将有丰厚奖励,凭次信息报名参赛。
  • 12、广东出土文物与潮州木雕、端砚最为丰厚,也最具地方特色。
  • 13、人生是一座可以采掘开拓的金矿,但总是因为人们的勤奋程度不同,给予人们的回报也不相同。只要每个人都用努力去奋斗,奇迹就一定会带着丰厚的“奖品”来找你的!去努力吧,请用努力去创造奇迹!
  • 14、春节祝你:新年加油,精神抖擞,高香烧够,黄历遵守,关系搞熟,生意多谋,朋友忠厚,事业高就,彩奖不漏,赚钱丰厚,财神保佑!
  • 15、浓密金色的大波浪长发随意地披在肩头,丝丝缕缕都热辣得迷死人!浓密的睫毛、魅惑的眼神、性感丰厚的双唇,无时无刻不透露出万种风情。
  • 16、战争充斥的年月,情报部门的作用总会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于是间谍和特务的薪水就逐渐丰厚起来。
  • 17、臧克家先生为中国诗坛留下一份丰厚的遗产,他的新诗创作对当今诗坛仍有深刻启示。
  • 18、惨烈的电商价格战落下了帷幕,很多冲的太狠的对手都倒下了,而当当网却凭着稳打稳扎的做法,在这次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 19、五千年丰厚文化土壤滋养出来的一朵绚丽奇葩。
  • 20、所有的经理都会得到丰厚的退职金和养老费。
丰厚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