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及第

及第



词语解释

及第[ jí dì ]

1.指科举考试考中,特指考中进士,明清两代只用于殿试前三名

状元及第。

pass an imperial examination;


引证解释

1.科举应试中选。因榜上题名有甲乙次第,故名。 隋 唐 只用于考中进士, 明 清 殿试之一甲三名称赐进士及第,亦省称及第

唐 韩愈 《与祠部陆员外书》:“其后一二年,所与及第者,皆赫然有声。”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学校贡举·及第》:“汉之取士,其射策中者,谓之高第,隋唐以来,进士诸科,遂有及第之目。”

清 沉涛 《瑟榭丛谈》卷下:“编修以乾隆壬辰第二人及第。”


国语辞典

1.旧称科举中试为“及第”

《新唐书·卷四四·选举志上》:“凡秀才,试方略策五道,以文理通粗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凡四第为及第。”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老夫自到京师,一举及第,官拜参知政事。”

登第 登科 中式

不第 落榜 落第


网络解释

1.及第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因榜上题名有甲乙次第,故名。隋唐只用于考中进士,明清殿试之一甲三名称赐进士及第,亦省称及第,另外也分别有状元及第、榜眼及第、探花及第的称谓。


英语翻译 to pass an imperial examination

法语翻译 passer un examen impérial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及第造句

  • 1、这个孩子眉目清秀,将来定从三元及第,有所做为。
  • 2、那年春天,苏轼省试及第
  • 3、他少年及第,平地青云,前程无量。
  • 4、高考成绩始出现,快马加鞭喜信传。古有状元金鸾殿,今有北大清华园。鲜花掌声连成片,开心锣鼓已宣天。出类拔萃遂心愿,亲朋好友俱开颜。祝:状元及第,好运连连!
  • 5、状元及第、长命富贵、麒麟送子、龙凤呈祥等。
  • 6、雕的人物,也无非是麒麟送子、状元及第等一类东西。
  • 7、伍湛记及第粥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了,全称“三元及第粥”,是取古时科举考试高中头名的“状元”、“会元”和“解元”的意思而命名的。
  • 8、封建时代科举制度以连中乡试、会试、殿试榜首的解元、会元、状元为三元及第,酒家之取名大三元,即寓意为“酒家榜首,食肆班头”。
  • 9、科举制度在明清时代趋于成熟,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三场考试都拿第一,就是大名鼎鼎的“三元及第”。
  • 10、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通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通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 11、秦简生乃是进士及第开始,为官二十余年,先后任过知县、知州、知府、转运史等地方官,嫉恶如仇,不考虑个人的祸福进退,为平民百姓称颂,使王公贵人害怕。
  • 12、通州正在打造四大医疗中心,分别为潞河医院、新华医院、东直门医院东区以及第四区域医疗中心。
  • 13、米高已被证实患上红斑狼疮,白斑病及第二至三级头皮烧伤的创伤,这些都早在多年前已被知晓。
  • 14、三元及第粥,其实质是一碗包罗猪肉丸、猪肝、猪粉肠的猪杂粥。
  • 15、天狗下凡春及第;财神驻足喜盈门。
  • 16、唐代元和年间的着名诗人施肩吾和赵嘏,本是同年及第的进士,但文人互轻,两个人谁也不服气谁,经常明争暗斗,争长论短,有时候弄得大家很不愉快。
  • 17、虽然我喜欢这样忙碌的生活,但我不主张无休止的工作,连续的加班和没日没夜的工作的副作用是让人烦躁、效率低下和丧失创造力。所以,在上班时间我会更加努力地工作,合理的安排时间,尽量把应完成的任务及时完成,一天的忙碌换来休息时的自由自在以及第二天充沛的精力。
  • 18、广东着名的粥品“及第粥”,又叫状元及第粥、三元及第粥,其实质是一碗包罗猪肉丸、猪肝、猪粉肠的猪杂粥。
  • 19、自从少爷去年高中解元,就大放厥词道自己肯定能三元及第
  • 20、它占地面积5600平方米,含“三元及第才千顷,一品当朝禄万钟”之意。
及第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