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盘古
pán

盘古


拼音 pán gǔ

简拼 PG

词语解释

盘古[ pán gǔ ]

1.即盘古氏。中国神话中的开天辟地的人物

自从盘古开天地。

Pan Gu,Creator of universe in Chinese mythology;


引证解释

1.我国神话中开天辟地首出创世的人。 《太平御览》卷二引 三国 吴 徐整 《三五历记》:“天地混沌如鸡子, 盘古 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闢,阳清为天,阴浊为地

盘古 在其中,一日九变,神於天,圣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 盘古 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 盘古 极长,后乃有三皇。”

唐 杨炯 《浑天赋》:“盘古何神兮立天地,巨灵何圣兮造山川。”

刘半农 《<瓦釜集>代自叙》:“不过中国文学上,改文言为白话,已是盘古以来一个大奇谈。”


国语辞典

1.中国神话传说中开天辟地的人,其后乃有三皇

《西游记·第一回》:“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明·陆世廉《西台记·第二出》:“且道盘古到今,是几帝几王?”


网络解释

1.盘古 (中国上古神话人物)

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人物,在昆仑山开天辟地,盘古神话叙事见于《三五历纪》、《五运历年记》、《述异记》等。盘古的开天辟地一说最早出在三国吴人徐整的《三五历记》,最早形象见于《广博物志》和《乩仙天地判说》为龙首蛇身、人面蛇身。

一部分学者认为也认为盘古也姓方氏,因后来人们以天圆地方为大,盘古是中国神话体系中最古老的神,它的产生很古老,长期流传在人们口头,直到三国时才由吴国文人徐整记录下来。但1986年饶宗颐先生发表的《盘古图考》,指出汉末兴平元年,即公元194年;饶先生的这一成果,不仅将盘古出现的时间上推到公元二世纪末,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提供了启迪:神话与宗教是一个事物的两面体,语言与神像联系在一起,两方面的研究可以互证。广东花都是古时“南海盘古国”的所在地。


英语翻译 Pangu (creator of the universe in Chinese mythology)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相关谜语

谜面:多少六朝兴废事(打一神话传说人物)
谜底:盘古
解析:“一加一”别解为“一十一”等于“王”,“王”字加一点(丶)即一家之“主”。

谜面:考察历史(打一神话传说人物)
谜底:盘古
解析:“盘”别指“盘问”。

盘古造句

  • 1、盘古开天地,成就六界芸芸众生。
  • 2、他对宇宙形成的看法,被喻之为自盘古开天以来,最石破天惊的怪论!
  • 3、据说,人类的老祖宗盘古,这个顶天立地的巨人,就孕育在这混沌之中。
  • 4、天地玄黄初开,万物应运而生;六道轮回有数,阴阳交替而更;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炼石补天;精卫衔石填海,后羿蓄弓射日。
  • 5、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神州得以创生。
  • 6、多谢盘古道兄提点,那小弟就却之不恭了。
  • 7、蚩尤乜他一眼,摇摇头,大有燕雀安知鸿鹄志之意,道:那参悟得最下乘者的,便是居于天山山麓的盘古大神。
  • 8、“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一个美丽的传说赋予了青县浓厚的传奇色彩和文化气息。
  • 9、盘古身化山川万物,致四海洪涌澎湃、激荡不息,地仙界难以平静,鸿钧取混沌中二十四虚空弥沫,成二十四颗定海珠,五色毫光朦重,镇慑四海,平息地仙界。
  • 10、他重生到虚无,破虚无,鸿蒙现,鸿蒙破,混沌现,盘古开天地,洪荒出,周逸轩玩腻了,回到了他熟悉的地方,一切的一切开始了。
  • 11、玄黄无量心经玄妙无穷,最后能够结成玄黄元神,与当年的盘古大神相同,这样的修行秘籍一旦传到外面去,恐怕就是任何神仙都不可能放过的。
  • 12、江玉成经过一番操控,才知自己的血液玄妙无穷,竟不输于盘古的“三合大道”。
  • 13、混沌之初,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炼石补天,起源之说,众说纷纭,扑朔迷离。
  • 14、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
  • 15、盘古用自己的身体顶天立地,使大地与苍穹永远相隔。
  • 16、自盘古开天地以来,从天地并和处就崩裂出了无数灵气。
  • 17、本书把世界各国神话串联起来,妙趣横生,尽展各界风采,魔尊、天照、宙斯、上帝、阿图姆、奥丁、佛祖、玉帝、灵宝、道德、元始、菩提、陆亚、鸿均、盘古尽在其中。
  • 18、这个旬尘等级比暮羽高一阶,当年娲皇为了表彰盘古斗兽的功绩,就将它们封为四阶七等,分别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 19、传说,开天上圣盘古大神进入永眠之后,盘古之心化为一座举世无双的仙山。
  • 20、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三皇五帝,夏商周秦,世代相传,华夏文明光辉灿烂,生生不息。
盘古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