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同休共戚
tóngxiūgòng

同休共戚



词语解释

同休共戚[ tóng xiū gòng qī ]

1.亦作“同休等戚”

2.谓同欢乐共忧患。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

3.偏指共患难


引证解释

1.亦作“同休等戚”

2.谓同欢乐共忧患。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

《三国志·蜀志·费诗传》:“同休等戚,祸福共之。”

《周书·尉迟迥传》:“吾居将相,与国舅甥,同休共戚,义由一体。”

《旧唐书·杜让能传》:“卿位居元辅,与朕同休共戚。”

3.偏指共患难

清 李渔 《巧团圆·防辱》:“奴家自与姚郎订约之后,耐着心儿死守,指望他早去早回,毕了婚姻之事,就使遇着大难,也有个同休共戚之人。”


国语辞典

1.共同欢乐、忧患。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

《周书·卷二一·尉迟迥传》:“吾居将相,与国舅甥,同休共戚,义由一体。”

《旧唐书·卷一七七·杜审权传》:“卿位居元辅,与朕同休共戚。”


网络解释

1.同休共戚

同休共戚,读音tóng xiū gòng qī,汉语成语,指同欢乐共忧患。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出自《三国志·蜀志·费祎传》。


同休共戚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