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形容尾巴长的成语

形容尾巴长的成语


1藏头露尾 [ cáng tóu lù wěi ]

解释 头藏起来;却把尾巴露出来了。比喻遮遮掩掩或躲躲闪闪;不肯把真实情况全暴露出来。也作“露尾藏头”。

出处 元 王晔《桃花女》第二折:“劝周公莫便生嗔,将酒礼强勒成亲,不争我藏头露尾,可甚的知恩报恩。”

2彻头彻尾 [ chè tóu chè wěi ]

解释 彻:通;透。从头到尾;自始至终;完完全全。

出处 宋 朱熹《答程正思书》:“盖圣贤之学,彻头彻尾,只是一个敬字。”

3尾大不掉 [ wěi dà bù diào ]

解释 掉:摇动。尾巴太大,掉转不灵。旧时比喻部下的势力很大,无法指挥调度。现比喻机构庞大,指挥不灵。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4摆尾摇头 [ bǎi wěi yáo tóu ]

解释 摆动头尾,形容喜悦或悠然自得的样子。

出处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上卷:“只见麒麟迅速,狮子峥嵘,摆尾摇头,山林迎接。”

5彻首彻尾 [ chè shǒu chè wěi ]

解释 彻:通,透。从头到尾,全部,十足的意思。

出处 宋 朱熹《答陈安卿书》:“今此于既学适道之后却言笃信何也?恐信字彻首彻尾不可分先后。

6春冰虎尾 [ chūn bīng hǔ wěi ]

解释 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出处 《尚书·君牙》:“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

7楚尾吴头 [ chǔ wěi wú tóu ]

解释 古豫章一带位于楚地下游,吴地上游,如首尾相衔接,故称“楚尾吴头”。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地方。

出处 宋·朱熹《铅山立春》诗:“雪拥山腰洞口,春回楚尾吴头。”

8蚕头燕尾 [ cán tóu yàn wěi ]

解释 形容书法起笔凝重,结笔轻疾。

出处 宋·赵佶《宣和画谱·颜真卿》“惟其忠贯白日,识高天下,故精神见于翰墨之表者,特立而兼括。……后之俗学,乃求其形似之末,以谓蚕头燕尾,仅乃得之。”

9鲂鱼赪尾 [ fáng yú zhǐ wěi ]

解释 《诗·周南·汝坟》:“鲂鱼赪尾,王室如毁。”毛传:“赪,赤也;鱼劳则尾赤。”朱熹集传:“鲂尾本白而今赤,则劳甚矣。”后因以形容人困苦劳累,负担过重。

出处 《诗·周南·汝坟》:“鲂鱼赪尾,王室如燬。”毛传:“赪,赤也;鱼劳则尾赤。”朱熹集传:“鲂尾本白而今赤,则劳甚矣。”

10虎头蛇尾 [ hǔ tóu shé wěi ]

解释 头大像老虎一样;尾巴像蛇一样细。比喻做事有始无终;起初声势很大;后来劲头很小。

出处 元 康进之《李逵负棘》第二折:“则为你两头白面搬兴废,转背言词说是非,这厮狗行狼心,虎头蛇尾。”

11摇头摆尾 [ yáo tóu bǎi wěi ]

解释 ①摇动着脑袋;摆动着尾巴。形容悠然自得的样子。②摇晃着脑袋;摆动着身体。形容轻狂得意的样子。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临济门下有个赤梢鲤鱼,摇头摆尾,向南方去。”

12摇尾乞怜 [ yáo wěi qǐ lián ]

解释 乞:乞求;怜:怜悯;爱怜。原指狗摇着尾巴讨主人的欢喜。后形容卑躬屈膝地向别人谄媚讨好;希望得到一点儿好处。

出处 唐 韩愈《应科目与时人书》:“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13畏首畏尾 [ wèi shǒu wèi wěi ]

解释 比喻作事胆子小;顾虑多。畏:畏惧;害怕。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云:‘畏首畏尾,身其余几?’”

14自始至终 [ zì shǐ zhì zhōng ]

解释 从开始到末了。也指一贯。

出处 《宋书 谢灵运传》:“以晋氏一代,自始至终,竟无一家之史,令灵运撰《晋书》,粗立条流,书竟不就。”

15狗尾续貂 [ gǒu wěi xù diāo ]

解释 貂尾不够;就用狗尾来补充。貂:指古代皇帝侍从官员用作帽饰的貂尾。原讽刺所封官爵太滥;后比喻用次品续在珍品之后。多指后来续写的文学作品不如原来的好。

出处 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第18卷:“乱离以来,官爵过滥,封王作辅,狗尾续貂。”

16有头无尾 [ yǒu tóu wú wěi ]

解释 只有开头;没有结尾。指说话做事不完整。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若是有头无尾底人,便是忠也不久。”

17有头有尾 [ yǒu tóu yǒu wěi ]

解释 既有开头;又有结尾。形容做事有始有终;能坚持到底。

出处 宋 朱熹《朱子全书 论语 公冶长》:“做得一章有头有尾,与今之学者有头无尾底不同。”

18有始无终 [ yǒu shǐ wú zhōng ]

解释 有开始;没有结尾。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

出处 汉 扬雄《法言 孝至》:“或问:‘德有始而无终与有终而无始也,孰宁?’”

19摇尾求食 [ yáo wěi qiú shí ]

解释 老虎被关进笼圈里,向人摇尾巴求取食物。比喻人的地位降低,向人乞求。

出处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

20掐头去尾 [ qiā tóu qù wěi ]

解释 指事物只剩下中间的一部分;或指没头没尾;看不清脉络。也指去掉没有用的或不重要的部分。

出处 蒋子龙《拜年》:“一个月赶上俩节日,掐头去尾,一个月连半个月的活也干不上了!”

21大头小尾 [ dà tóu xiǎo wěi ]

解释 犹“虎头蛇尾”。比喻做事前紧后松,有始无终。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3回:“这是中国官场办事一向大头小尾惯的,并不是做书的人先详后略,有始无终也。”

22躲躲闪闪 [ duǒ duǒ shǎn shǎn ]

解释 躲避闪开,以免遇到某些情况。亦形容遮遮盖盖,支支吾吾,不坦率,不直爽。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九回:“三人于是躲躲闪闪,联步而行。一面走著,看那国人都是端方大雅;再看自己,只觉无穷丑态。”

23从头至尾 [ cóng tóu zhì wěi ]

解释 由开头到末尾。指事情发展的全过程。也作“从头到底”、“从头到尾”。

出处 宋 朱熹《答吕伯恭(其三三)》:“不免索性说了,从头彻尾,只是此一个病根也。”

24街头巷尾 [ jiē tóu xiàng wěi ]

解释 指大街小巷。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太子道一禅师》:“曰:‘如何是学人转身处?’师日:‘街头巷尾。’”

25首尾相应 [ shǒu wěi xiāng yìng ]

解释 应:接应。原指作战时各部密切配合;互相接应。

出处 先秦 孙武《孙子 九地》:“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

26从头彻尾 [ cóng tóu chè wěi ]

解释 自始至终。

出处 宋 朱熹《答吕伯恭》:“不免索性说了,从头彻尾只是此一个病根也。”

27首尾两端 [ shǒu wěi liǎng duān ]

解释 两端:拿不定主意。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动摇不定。

出处 《后汉书 西羌传》:“初,饥五同种大豪卢匆,忍良等千余户别留允街,而首尾两端。”

28首尾共济 [ shǒu wěi gòng jì ]

解释 济:帮助;救济。比喻互相支持互相帮助。

出处 《明史·方逢时传》:“两人首尾共济,边境遂安。”

29乞怜摇尾 [ qǐ lián yáo wěi ]

解释 怜:怜悯;乞:乞求。狗摇着尾巴向主人乞求爱怜。比喻装出一副可怜相向人讨好。

出处 明·王錂《春芜记·构衅》:“你无知小辈,胡言乱语,休在人前乞怜摇尾!”

30衔尾相随 [ xián wěi xiāng suí ]

解释 衔:马嚼子;尾:马尾巴。马嚼子接着马尾巴。形容一个紧跟着一个,成单行前进。

出处 《汉书·匈奴传》:“如遇险阻,衔尾相随。”

31眉头眼尾 [ méi tóu yǎn wěi ]

解释 指眉眼间的神色。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61卷:“乡原是个无骨肋底人,东倒西擂,东边去取奉人,西边去周全人,看人眉头眼尾。”

32首尾相连 [ shǒu wěi xiāng lián ]

解释 见“首尾相继”。

出处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元年》:“黄巾来寇,融战败,走保都昌,时袁、曹、公孙首尾相连,融兵弱粮寡,孤立一隅,不与相通。”

33龙头蛇尾 [ lóng tóu shé wěi ]

解释 比喻开头盛大,结尾衰减。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30卷:“如在欧公文集序,先说得许多天来底大,恁地好了,到结束处,却只如此,盖不止龙头蛇尾矣。”

34从头到尾 [ cóng tóu dào wěi ]

解释 见“从头至尾”。

出处 《朱子全书·孟子三》:“是金声底,从头到尾只是金声;是玉声底,从头到尾只是玉声;是丝竹之声,从头到尾只是丝竹之声。”

35尾大难掉 [ wěi dà nán diào ]

解释 犹言尾大不掉。

出处 三国·魏·曹冏《六代论》:“所谓末大必折,尾大难掉。尾同于体,犹或不从,况乎非体之尾,其可掉哉!”

36斩头去尾 [ zhǎn tóu qù wěi ]

解释 斩掉头部,除去尾部。指将整体分割。也指剩下中间部分。

出处 叶剑英《伟大的战略决战》:“由于我军执行了上述方针,华北敌人即被我军斩头去尾,一截一截地被各个歼灭。”

37巷尾街头 [ xiàng wěi jiē tóu ]

解释 指大街小巷。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三十一:“问:'如何是学人转身处?'师日:'街头巷尾。'”

38虎尾春冰 [ hǔ wěi chūn bīng ]

解释 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出处 《尚书 君牙》:“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

39狐狸尾巴 [ hú lí wěi ba ]

解释 传说狐狸能变成人形迷惑人,但不能使尾巴改变。比喻坏人的本来面目或迷惑、欺骗人的罪证

出处 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法云寺》:“孙岩娶妻三年,不脱衣而卧。岩私怪之,伺其睡,阴解其衣,有毛长三尺似野狐尾。岩惧而出之。妻临去,将刀截岩发而走。邻人逐之,变成一狐,追之不得。

40雄鸡断尾 [ xióng jī duàn wěi ]

解释 断尾:断去尾巴。本指雄鸡因怕做祭祀的牺牲而自残其身。后比喻人怕被杀而自尽。

出处 《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宾孟适郊,见雄鸡自断其尾。问之,侍者曰:‘自惮其牺也。’”

41尾生抱柱 [ wěi shēng bào zhù ]

解释 相传尾生与女子约定在桥梁相会,久候女子不到,水涨,乃抱桥柱而死。典出《庄子·盗跖》。后用以比喻坚守信约。

出处 《庄子 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42道头会尾 [ dào tóu huì wěi ]

解释 见“道头知尾”。

出处 《五灯会元·芭蕉清禅师法嗣·承天辞确禅师》:“问:‘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师曰:‘道头会尾,举意知心。’”

43道头知尾 [ dào tóu zhī wěi ]

解释 说个开头就知道结果。形容思维敏捷、悟性好。

出处 《朱子语类》卷四九:“惟圣人道头知尾,下学便上达,若教学者,则须循其序也。”

44狗续貂尾 [ gǒu xù diāo wěi ]

解释 见“狗尾续貂”。

出处 清·嬴宗季女《六月霜·张罗》:“杀人献媚,情甘狗续貂尾。”

45首尾相卫 [ shǒu wěi xiāng wèi ]

解释 喻互相援救。

出处 《晋书·温峤传》:“至于首启戎行,不敢有辞,仆与仁公当如常山之蛇,首尾相卫,又唇齿之喻也。”

46首尾相继 [ shǒu wěi xiāng jì ]

解释 前后连接不断。

出处 《魏书·侯渊传》:“时青州城人馈粮者首尾相继。”

47摇尾涂中 [ yáo wěi tú zhōng ]

解释 比喻自由自在地生活。曳尾,犹摇尾。

出处 战国时,楚王派大夫去请庄子做官,庄子对楚大夫说:听说楚国有神龟,死去已三千年,现在把它用匣子装起来藏在庙堂之上。你看此龟是留下骨头让人珍藏好呢,还是活着曳尾于泥涂中好?大夫说:当然是活着曳尾于涂中好。庄子说:那末我将曳尾于涂中。见

48吴头楚尾 [ wú tóu chǔ wěi ]

解释 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衔接。

出处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职方乘序》:‘吴头楚尾。’”

49曳尾涂中 [ yè wěi tú zhōng ]

解释 原意是与其位列卿相,受爵禄、刑罚的管束,不如隐居而安于贫贱。后也比喻在污浊的环境里苟且偷生。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秋水》:“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50狗行狼心 [ gǒu xíng láng xīn ]

解释 比喻行为凶狠,心肠毒辣。

出处 元·白朴《恼煞人》套曲:“恨冯魁,趋恩夺爱,狗行狼心,全然不怕天折挫。”

51年头月尾 [ nián tóu yuè wěi ]

解释 ①谓从岁首到腊月底,泛指一年之中。②指《春秋》三传每年首尾的文字。唐时试官常撷取以试应试明经科士子是否熟谙经传本文。

出处 宋·林光朝《痴顽不识字》诗:“年头月尾无一是,咄咄痴顽不识字。”

52首尾相援 [ shǒu wěi xiāng yuán ]

解释 谓前后互相照应。

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附会》:“惟首尾相援,则附会之体,固亦无以加于此矣。”

53蝇附骥尾 [ yíng fù jì wěi ]

解释 骥:千里马。苍蝇因附在千里马的尾巴上。指普通人因沾了贤人的光而名声大振。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

54少头缺尾 [ shǎo tóu quē wěi ]

解释 比喻事物残缺不全。

55两头白面 [ liǎng tóu bái miàn ]

解释 比喻表里不一,两方面讨好。

出处 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则为你两头白面搬兴废,转背言词说是非。”

56露尾藏头 [ lù wěi cáng tóu ]

解释 藏起了头,露出了尾。形容说话躲躲闪闪,不把真实情况全部讲出来。

出处 元 张可久《点绛唇 翻归去来辞》套曲:“早休官弃职,远红尘是非,省藏头露尾。”

57跋胡疐尾 [ bá hú zhì wěi ]

解释 比喻进退两难。

出处 《诗 豳风 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

58曳尾泥涂 [ yè wěi ní tú ]

解释 ①同“曳尾涂中”。②比喻卑鄙龌龊的行为。

出处 宋·苏辙《和子瞻濠州七绝·逍遥台》:“猖狂战国古神仙,曳尾泥涂老更安。”

59改头换尾 [ gǎi tóu huàn wěi ]

解释 指改变原来的面目。比喻只作形式上的变动,而实质内容不变。

出处 唐·彦惾《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下卷:“增加卷轴,添足篇章,依傍佛经,改头换尾。”

60琐尾流离 [ suǒ wěi liú lí ]

解释 琐尾:细小时美好;流离:枭的别名。枭细小时怪可爱,长大后却非常丑恶。比喻处境由顺利转为艰难。

出处 《诗经·邶风·旄丘》:“琐兮尾兮,流离之子。”

61狗尾貂续 [ gǒu wěi diāo xù ]

解释 见“狗尾续貂”。

出处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词采》:“尚有踊跃于前,懈弛于后,不得已而为狗尾貂续者亦有之。”

62蝇随骥尾 [ yíng suí jì wěi ]

解释 苍蝇附随在骐骥的尾巴上,便可腾飞千里。比喻依附于贤能或有名望者,必能得益。

出处 语出《后汉书 隗嚣传》:“数蒙伯乐一顾之价,而苍蝇之飞,不过数步,即托骥尾,得以绝群。”

63无头无尾 [ wú tóu wú wěi ]

解释 没有线索;没有来由。

出处 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三折:“这官司无头无尾,那贼人难捉难拿。”

64麈尾之诲 [ zhǔ wěi zhī huì ]

解释 谓高明的教诲。

65鱼尾雁行 [ yú wěi yàn xíng ]

解释 谓兵轮行进之队列,一轮居中为首,其它轮船按人字形两旁依次排列,状如鱼尾,又如雁阵。

66依头顺尾 [ yī tóu shùn wěi ]

解释 谓对上下各方都听从、依顺。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五回:“前儿我们还议论到这里,再不能依头顺尾,必有两场气生。”

67摇头麰尾 [ yáo tóu wú wěi ]

解释 见“摇头摆尾”。

68针头线尾 [ zhēn tóu xiàn wěi ]

解释 缝纫用的针线等物。

出处 夏萍《曾宪梓传》第一部分:“要生存,必须努力开垦,举凡‘家头窑尾、灶头锅尾、针头线尾。田头地尾’的各种劳作,客家妇女无不参与,而且与客家男人一起辖内制川、同甘共苦。”

69神龙见首 [ shén lóng jiàn shǒu ]

解释 清赵执信《谈龙录》:“昉思嫉时俗之无章也,曰:‘诗如龙然,首尾爪角鳞鬣,一不具,非龙也。’司寇哂之曰:‘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安得全体?’”后以“神龙见首”指诗文跌宕多姿。

出处 清·赵执信《谈龙录》:“昉思嫉时俗之无章也,曰:‘诗如龙然,首尾爪角鳞鬣,一不具,非龙也。’司寇哂之曰:‘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安得全体?’”

70通首至尾 [ tōng shǒu zhì wěi ]

解释 从开始到结尾。犹言原原本本。

出处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83回:“蕙娘将前前后后,通首至尾,说了一遍。”

71尾生之信 [ wěi shēng zhī xìn ]

解释 尾生:古代传说中坚守信约的人,他为守约而甘心淹死。比喻只知道守约,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

出处 《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史记·苏秦列传》:“信如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柱而死。”

72鼯鼠之丑 [ wú shǔ zhī chǒu ]

73刀头燕尾 [ dāo tóu yàn wěi ]

解释 喻笔锋劲利。

出处 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工画佛道,兼精番马,笔锋劲利,名刀头燕尾。”

74倦尾赤色 [ juàn wěi chì sè ]

解释 比喻十分困苦。

出处 《诗经 周南 汝坟》:“鲂鱼赤尾。”

75银钩虿尾 [ yín gōu chài wěi ]

解释 比喻书法的钩、挑等笔画遒劲有力,有如银钩和蝎尾。一说虿尾指指蝎子的尾巴,能揵然上卷,写“乙”、“丁”、“亭”等字之末趯,须驻锋而后趯出,故遒劲有力。

出处 南朝·齐·王僧虔《论书》:“(索靖)散骑常侍张芝姊之孙也,传芝草而形异,甚矜其书,名其字势曰‘银钩虿尾’。”

76流离琐尾 [ liú lí suǒ wěi ]

解释 比喻处境由顺利转为艰难。

出处 《诗经 邶风 旌丘》:“琐兮尾兮,流离之子”。

77矫尾厉角 [ jiǎo wěi lì jiǎo ]

解释 形容逞强好胜、趾高气扬的模样。矫尾,翘尾巴。厉角,磨头角。

出处 清 钱谦益《冯巳苍诗序》:“宾筵客座,辩论锋起,援古证今,矫尾厉角,自以为冯氏一家之学,论者无以难也。”

78贪蛇忘尾 [ tān shé wàng wěi ]

解释 比喻只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果。

出处 宋·文莹《玉壶清话》:“贪蛇前行,必忘其尾。”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