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鼎足之势的意思
dǐngzhīshì

鼎足之势



成语拼音 dǐng zú zhī shì

成语注音 ㄉ一ㄥˇ ㄗㄨˊ ㄓ ㄕˋ

成语简拼 DZZS

成语五笔 HKPR

成语解释 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

成语出处 晋 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自谓三分鼎足之势
可以与泰山共相始终。”

成语繁体 鼎足之勢

近义成语 鼎足而立三分鼎足三足鼎立

感情色彩 鼎足之势是中性词。

成语用法 偏正式;
作宾语;指三方面相持。

成语造句 三国时期,魏、蜀、吴各据一方,形成鼎足之势。 更多造句>>>

成语故事 公元前203年,汉将韩信灭了齐国,被刘邦封为齐王,韩信的谋士蒯通分析天下形势后认为韩信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劝他不要跟随刘邦自立为王,可以与楚 ... 查看故事>>>

使用场景 形容高贵大气形容三国演义里的人物形容三国时代形容含人体器官形容对立面形容相互对立形容两个人对立形容男人爱喝酒形容人绝情形容喝酒的男人


英语翻译 a situation of tripartite confrontation

俄语翻译 противостояние трёх сил


相关汉字

成语组词

相关成语

鼎足之势造句

  • 1、赤壁之战后,魏、蜀、吴三国鼎足之势已形成。
  • 2、圆圈之外,却是三人成鼎足之势盘坐,眼神灼灼顶着圆圈之内的那一片华光。
  • 3、三国时朞,魏、蜀、吴各据一方,形成鼎足之势
  • 4、夏国拥兵自固,占据夏、银、甘、凉十数州,地接黄河、玉门,控大漠、萧关,与宋朝、契丹呈鼎足之势
  • 5、于是,三方竟成了一个鼎足之势
  • 6、三国鼎立之势已经无法形成,缺乏尖刀力量的其他统领,就算全部加入教廷一方,也不可能与野蛮人一脉,陈雄一方形成鼎足之势
  • 7、那些苦海境的强者全都在争抢那三只石匣子,天崩地裂,云蒸雾绕,七位强者占据了三方阵营,每一方都占有一只石匣子,成鼎足之势站立,彼此对峙,相互戒备着。
  • 8、此时余博、李露和陈正三人,背靠背呈鼎足之势,彼此正好将身后空挡挡住,不必担心身后有丧尸袭来,可以专心致至的对付面前的丧尸。
  • 9、大德水部落北靠新昌洞,南临小德水部落,三个部落遥为鼎足之势
  • 10、汉口、汉阳居长江之西,当中又被汉水分割为一南一北,而武昌居长江之东,三镇成鼎足之势
  • 11、敌必以为我据羌寨而守之,必再发重兵围剿,我军则暗渡陈仓,绕道入川,摔开敌军,袭取四川州城,扩军备战,凭四川天险而持之,则可成鼎足之势亦!
  • 12、当今天下扰攘,而鼎足之势已成,曹魏一家独大,妄图以优势兵力消灭吴蜀,一统江山。
  • 13、漓江城三大势力明争暗斗,相互抗衡,呈鼎足之势
  • 14、银、甘、凉十数州,地接黄河、玉门,控大漠、萧关,与宋朝、契丹呈鼎足之势
  • 15、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罗贯中
  • 16、宵云,小胖子和陆青峰成鼎足之势,对那两人形成了合围。
  • 17、魏与吴、蜀已成鼎足之势,汝累次入寇,何也?
  • 18、未免凌然困兽犹斗且背水一战反击二人,二人联名写密信给驻扎在离岛璃晓城中的凌然,劝他不如与他们联手对抗天晟朝廷,然三人三分天下成鼎足之势
  • 19、再想合力杀敌,已经变成了奢望,三人成鼎足之势严阵以待,同时还在商量着脱身之策。
  • 20、如省心改过,宜即早回,各守疆界,以成鼎足之势,免致生灵涂炭,汝等皆得全生。
鼎足之势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