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形容做事极端的成语

形容做事极端的成语


1心狠手辣 [ xīn hěn shǒu là ]

解释 心肠凶狠;手段毒辣。

出处 清 藤谷古香《轰天雷》:“唐敬宗之于刘克明,未尝欲诛之也,而克明卒弑之于饮酒烛灭时矣。刑余之人,心狠手辣,自古然也。”

2穷凶极恶 [ qióng xiōng jí è ]

解释 穷:极端。形容非常的凶恶。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下》:“乃始恣睢,奋其威诈,滔天虐民,穷凶极恶。”

3作恶多端 [ zuò è duō duān ]

解释 恶:犯罪的事;极坏的行为;端:项目;方面。形容做的坏事极多。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2回:“想当初作恶多端,这三四日斋戒,那里就积得过来。”

4恶贯满盈 [ è guàn mǎn yíng ]

解释 恶:罪恶;贯:穿钱的绳子;每一千枚为一贯;盈:满。罪恶多得像穿钱一样;已经穿满了一贯还没完。形容罪大恶极已经到该受惩罚的时候了。

出处 《尚书 泰誓》上:“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5衣冠禽兽 [ yī guān qín shòu ]

解释 穿衣服戴帽子的畜牲(衣:穿衣;冠:戴帽)。指品德败坏;行为像禽兽一样卑劣的人。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不但衣冠中禽兽,乃禽兽中豺狼也。”

6横行霸道 [ héng xíng bà dào ]

解释 横行:行动蛮横;仗势做坏事;霸道:蛮横不讲道理。形容蛮不讲理;胡作非为。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一任薛蟠横行霸道,他不但不去管约,反助纣为虐讨好儿。”

7山穷水尽 [ shān qióng shuǐ jìn ]

解释 山和水都到了尽头;已没有路可走。比喻陷入绝境。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李八缸》:“苟不至山穷水尽时,勿望给与也。”

8不怀好意 [ bù huái hào yì ]

解释 怀:包藏。没安好心。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七回:“武松听了这话,自家肚里寻思道:‘这妇人不怀好意了。你看我且先耍他。’”

9鸡犬不宁 [ jī quǎn bù níng ]

解释 宁:安宁。连鸡狗都不得安宁;形容骚扰得十分厉害。

出处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10诡计多端 [ guǐ jì duō duān ]

解释 诡计:欺诈的计谋;端:事物的另一头;一方面。狡诈的计谋是多方面的。形容坏主意很多。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7回:“绪曰:‘维诡计多端,诈取雍州。’”

11老奸巨猾 [ lǎo jiān jù huá ]

解释 老:很;极;奸:奸诈;巨:大;极;猾:狡猾。形容阅历深而手段极其奸诈狡猾的人。

出处 《宋史·食货志上》:“老奸巨猾;匿身州县;舞法扰民;盖甚至前日。”

12狼狈为奸 [ láng bèi wéi jiān ]

解释 狼狈:传说狈是与狼同类的野兽;因前腿短;要趴在狼身上才能行动。狼和狈常一起出外伤害牲畜。奸:做坏事。比喻坏人互相勾结一起干坏事。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诗翁画客狼狈为奸,怨女痴男鸳鸯并命。”

13物极必反 [ wù jí bì fǎn ]

解释 极:尽头;反:转向反面。指事物发展到极端;必定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出处 宋 朱熹《近思录》引宋 程颐曰:“如《复卦》言七日来复,其间无不断续,阳已复生,物极必返,其理须如此。”

14灭绝人性 [ miè jué rén xìng ]

解释 灭绝:完全失去;人性:人的性情。完全丧失了人的理性和情感。形容极端残忍;像野兽一样。

出处 傅抱石《郑板桥文集前言》:“一个是岳父灭绝人性,买通赃官,置无辜的女婿于死地。”

15口蜜腹剑 [ kǒu mì fù jiàn ]

解释 嘴里说得动听;心里却盘算着坏主意。形容嘴甜心狠;阴险毒辣。

出处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16人面兽心 [ rén miàn shòu xīn ]

解释 空有人的外貌;品德却像兽类。形容品德极坏。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匈奴传赞》:“夷狄之人贪而好利,披发左衽,人面兽心。”

17功德无量 [ gōng dé wú liàng ]

解释 世界各地:功业和德行;无量:无法计算。旧时指功劳恩德非常大。现多用来称赞做了好事。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南阳慧忠国师》:“功德无量,非口所说,非意所陈。”

18丧心病狂 [ sàng xīn bìng kuáng ]

解释 丧:丧失;失去;心:指理智;狂:疯狂。丧失理智;像发了疯一样。形容言行昏乱或凶残到了极点。

出处 《宋史 范如圭传》:“如圭独以书责桧以曲学倍师,忘仇辱国之罪,且曰:‘公不丧心病狂,奈何为此?必遗臭万世矣。’”

19罄竹难书 [ qìng zhú nán shū ]

解释 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书:写。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

出处 《旧唐书 李密传》:“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20狼狈不堪 [ láng bèi bù kān ]

解释 狼狈:疲惫、窘迫的样子;堪:忍受。指困顿窘迫的样子。

出处 宋 朱熹《与政府札子》:“风痰大作,头目旋晕,几欲僵卧,今已累日,精神愈见昏慢,委是狼狈不堪。”

21为非作歹 [ wéi fēi zuò dǎi ]

解释 做种种坏事。为:做;歹:指坏事。

出处 元 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二折:“我且拿起来,只一口将他吞于腹中,看道可还有本事为非作歹哩。”

22胡作非为 [ hú zuò fēi wéi ]

解释 指毫无顾忌或不考虑后果地肆意行动。非为;干坏事。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或诬好吃懒做,或诬胡作非为。”

23气急败坏 [ qì jí bài huài ]

解释 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慌张失措的样子。形容羞怒、狼狈的样子。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回:“只见数个小喽罗气急败坏,走到山寨里叫道:‘苦也!苦也!’”

24朝三暮四 [ zhāo sān mù sì ]

解释 原比喻使用诈术;进行欺骗。后比喻经常变卦;反复无常。

出处 庄周《庄子 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

25忘恩负义 [ wàng ēn fù yì ]

解释 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反而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恩:恩惠;负:违背;义:情义。

出处 元 杨文奎《儿女团圆》:“他怎生忘恩负义?你雪堆儿里扶起他来那。”

26如狼似虎 [ rú láng sì hǔ ]

解释 像狼虎一样。比喻非常凶暴。

出处 《尉缭子 武议》:“一人之兵,如狼似虎,如风如雨,如雷如霆,震震冥冥,天下皆惊。”

27卑鄙无耻 [ bēi bǐ wú chǐ ]

解释 形容人品德卑下;粗鄙;毫无廉耻。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贾某总办河工,浮开报销,滥得保举。到京以后,又复花天酒地,任意招摇,并串通黄某,到处钻营,卑鄙无耻。”

28饮鸩止渴 [ yǐn zhèn zhǐ kě ]

解释 鸩:毒酒。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的后果。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霍諝传》:“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

29十恶不赦 [ shí è bù shè ]

解释 十恶:旧刑律中规定的十种重罪。指罪恶极大;不可饶恕。

出处 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这药死公公的罪名,犯在十恶不赦。”

30水性杨花 [ shuǐ xìng yáng huā ]

解释 像流水那样易变;像杨花那样轻飘。旧时比喻妇女在感情上不专一;作风轻浮。

出处 明 无名氏《小孙屠》:“你休得假惺惺,杨花水性无凭准。”

31肆无忌惮 [ sì wú jì dàn ]

解释 肆:放肆;任意而行;忌惮:惧怕;畏惧。任意妄为;一点顾忌、畏惧也没有。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宋 朱熹注:“小人不知有此,则肆欲妄行,而无所忌惮矣。”

32罪大恶极 [ zuì dà è jí ]

解释 罪恶大到了极点。

出处 宋 欧阳修《纵囚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

33口是心非 [ kǒu shì xīn fēi ]

解释 心口不一致;口上说一套;心里想一套。形容心口不一致。

出处 晋 葛洪《抱朴子 微旨》:“口是心非,背向异辞。”

34偷鸡摸狗 [ tōu jī mō gǒu ]

解释 指小偷小摸。也指乱搞男女关系。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6回:“小人如今在此,只做得些偷鸡盗狗的勾当,几时是了;跟随二位哥哥上山去,却不好?”

35丧尽天良 [ sàng jìn tiān liáng ]

解释 丧:丧失;尽:全部;天良:良心。没有一点良心。形容坏人恶毒到了极点。

出处 清 钱泳《履园丛话》:“今人既高贵骄奢矣,而又丧尽天良,但思利己,不思利人。”

36天诛地灭 [ tiān zhū dì miè ]

解释 指为天地所不容而丧命。多用作赌咒语。诛:杀死。

出处 宋 朱晖《绝倒录》:“不使丁香、木香合,则天诛地灭。”

37罪不容诛 [ zuì bù róng zhū ]

解释 判处死刑也抵偿不了所犯的罪恶。形容罪恶极大。诛:处死。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下》:“恶不忍闻,罪不容诛。”

38狼心狗肺 [ láng xīn gǒu fèi ]

解释 比喻心肠如狼和狗 一样凶恶、狠毒。也比喻忘恩负义。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那知这贼子恁般狼心狗肺,负义忘恩。”

39无恶不作 [ wú è bù zuò ]

解释 恶:坏事。没有哪样坏事不干的。指干尽了坏事。

出处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73回:“程大姐自到周龙皋家,倚娇作势,折毒孩子,打骂丫头,无恶不作。”

40拈花惹草 [ niān huā rě cǎo ]

解释 比喻到处留情,多指男女间的挑逗引诱。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1回:“他父亲给他娶了个媳妇,今年才二十二岁,也有几分人材,又兼生性轻薄,最喜拈花惹草,多浑虫又不理论。”

41贼眉鼠眼 [ zéi méi shǔ yǎn ]

解释 形容神情鬼鬼祟祟。

出处 老舍《赵子曰》:“‘你没看见李景纯吗?’武端贼眉鼠眼的问:‘他来,她就不能来!’”

42作奸犯科 [ zuò jiān fàn kē ]

解释 作奸:干坏事;科:科条;法律条文。为非作歹;触犯律条。

出处 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43为虎作伥 [ wèi hǔ zuò chāng ]

解释 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鬼;又去引诱别人来让老虎吃;这种鬼叫作“伥”。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

出处 孙中山《革命原起》:“有保皇党发生,为虎作伥,其反对革命,反对共和。”

44肝脑涂地 [ gān nǎo tú dì ]

解释 肝胆脑浆溅了一地。形容惨死。也形容竭尽忠诚;任何牺牲都在所不惜。涂:抹。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大战十七,小战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父子暴骨中野,不可胜数。”

45罪孽深重 [ zuì niè shēn zhòng ]

解释 孽:恶事;罪过。罪恶极重。也作“罪恶深重”。

出处 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 流贼》:“上以其罪恶深重,非他盗比,磔于西市。”

46深恶痛疾 [ shēn wù tòng jí ]

解释 恶:厌恶;痛:痛恨。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斯可谓之乡愿矣” 宋 朱熹集注:“过门不入而不恨之,以其不见亲就为幸,深恶而痛绝之也。”

47卑鄙龌龊 [ bēi bǐ wò chuò ]

解释 龌龊:肮脏。品行恶劣下流。

出处 明 唐顺之《答俞教谕》:“其于卑鄙龌龊越礼放法者,固未尝敢有雷同随俗之心,而其间尚可告语转移者。”

48厚颜无耻 [ hòu yán wú chǐ ]

解释 颜:脸面;脸皮。脸皮厚;不知羞耻。

出处 《诗经 小雅 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南朝 齐 孔稚珪《北山移文》:“岂可使芳杜厚颜,薛荔蒙耻。”

49蛇蝎心肠 [ shé xiē xīn cháng ]

解释 蝎:一种毒虫。有蛇蝎一样狠毒的心肠。形容人心狠毒。亦作“蛇蝎为心”。

出处 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便是蛇蝎心肠,不似恁般毒害。”

50风刀霜剑 [ fēng dāo shuāng jiàn ]

解释 冷风似刀寒霜如剑。形容气候寒冷恶劣。也比喻周围人际环境恶劣严酷。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7回:“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51天打雷劈 [ tiān dǎ léi pī ]

解释 比喻不得好死。常用作骂人或赌咒的话。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2回:“我在嫂子面前,若有一句谎话,天打雷劈!”

52民脂民膏 [ mín zhī mín gāo ]

解释 脂、膏:动植物体内的油质。比喻劳动人民用血汗换来的物质财富。

出处 五代 孟昶《戒石文》:“尔俸尔禄,民脂民膏。”

53穷侈极欲 [ qióng chǐ jí yù ]

解释 穷:极,尽;侈:奢侈。极端奢侈,尽情享受,荒淫腐化。

出处 《新唐书·孙伏伽传》:“方自谓功德盛五帝,迈三王,穷侈极欲,使天下士肝脑涂地,户口殚耗,盗贼日滋。”

54人神共愤 [ rén shén gòng fèn ]

解释 人和神都愤恨。形容民愤极大。

出处 《旧唐书 于頔传》:“頔顷拥节旄,肆行暴虐,人神共愤,法令不容。”

55卑陋龌龊 [ bēi lòu wò chuò ]

解释 龌龊:肮脏。形容品质恶劣。亦作“卑鄙龌龊”。

出处 清·华伟生《开国奇冤·追悼》:“他们那种卑陋龌龊的性质,终久是改不了的!”

56天理难容 [ tiān lǐ nán róng ]

解释 虽然一时对恶人无可奈何;但觉得上天不会放过他。

出处 元 无名氏《朱砂担》第四折:“才见得冤冤相报,方信道天理难容。”

57罪恶昭著 [ zuì è zhāo zhù ]

解释 罪恶明显(多指罪恶大)。

出处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土豪劣绅中罪恶昭著的,农民不是要驱逐,而是要捉他们,或杀他们。”

58罪恶滔天 [ zuì è tāo tiān ]

解释 滔天:漫天,弥天。形容罪恶极大。

出处 宋 周密《齐东野语 景定慧星》:“开庆误国之人,罪恶滔天。”

59功盖天地 [ gōng gài tiān dì ]

解释 盖:胜过。功绩胜过天下所有人。形容功劳极大。

出处 汉·李陵《答苏武书》:“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

60罪恶深重 [ zuì è shēn zhòng ]

解释 指做了很大的坏事,犯了很大的罪。

出处 宋 欧阳修《与十四弟书》:“某罪逆深重,不自死灭。”

61物极则反 [ wù jí zé fǎn ]

解释 事物发展到极限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

出处 《鹖冠子·环流》:“美恶相饰,命曰复周;物极则反,命曰环流。”

62毒泷恶雾 [ dú lóng è wù ]

解释 恶劣的云雨雾气。比喻暴虐凶残的黑暗势力。

出处 郑泽《登楼叹》诗:“毒泷恶雾纷相乘,令我望望心惺惺。”

63极则必反 [ jí zé bì fǎn ]

解释 谓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

出处 《吕氏春秋·博志》:“全则必缺,极则必反,盈则必污。”

64恶迹昭著 [ è jì zhāo zhù ]

解释 昭著:显著,明显。恶劣的事迹十分明显,人所共见。形容罪行严重。

出处 宋·郑刚中《北山文集·答潼川路于提刑》:“但先列罪人之词,而继之以今来勘状,则恶迹昭著。”

65理所不容 [ lǐ suǒ bù róng ]

解释 道理所不能允许。

出处 南朝·齐·僧佑《弘明集·桓玄八座论沙门敬事书>》:“既理所不容,亦情所不安。”

66狗彘不食 [ gǒu zhì bù shí ]

解释 连狗猪都不吃他的肉。形容其人的品行极端恶劣。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元后传》:“受人孤寄,乘便利时,夺取其国,不复顾恩义。人如此者,狗猪不食其余。”

67罪恶贯盈 [ zuì è guàn yíng ]

解释 犹言恶贯满盈。

出处 语出《书 泰誓上》:“商罪贯盈,天命诛之。”宋 孔平仲《续世说 黜免》:“李义府作相。罪恶贯盈。”

68轻薄无行 [ qīng báo wú xíng ]

解释 谓轻佻浮薄,品行不好。

出处 《晋书·华表传》:“恒为州大中正,乡人任让轻薄无行,为恒所黜。”

69恫心疾首 [ tōng xīn jí shǒu ]

解释 恫:疼痛。形容极端仇恨。

出处 《新唐书·萧锐传》:“我是以恫心疾首,思刷厥耻。”

70地棘天荆 [ dì jí tiān jīng ]

解释 谓到处布满荆棘。比喻环境恶劣。

出处 朱谦良《感怀和病侠》:“地棘天荆谁管得,此身权寄水云邨。”

71上气不接下气 [ shàng qì bù jiē xià qì ]

解释 形容因为劳累或焦急而气喘得很厉害。

出处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七回:“一霎时漂流数百里外,直把一个好义急公的老鼠淹得上气不接下气。”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