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形容加上一笔更好的成语

形容加上一笔更好的成语


1锦上添花 [ jǐn shàng tiān huā ]

解释 在锦锻上面又添小绣花。形容好上加好。

出处 宋 黄庭坚《了了庵颂》:“又要涪翁作颂,且图锦上添花。”

2精益求精 [ jīng yì qiú jīng ]

解释 精:完美;益:更加。已经十分美好了;还要求更加美好。指对某种技能或学术的追求很高;没有止境。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宋 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3如虎添翼 [ rú hǔ tiān yì ]

解释 如同老虎长了翅膀。比喻强大的更加强大了。

出处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63回:“那尤氏亦因没了薛教授的禁持,信口的把个女儿教道,教得个女儿如虎添翼一般,那里听薛夫人的解劝。”

4得过且过 [ dé guò qiě guò ]

解释 得:能够;且:姑且。只要勉强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形容胸无大志;没有长远打算;也指工作敷衍了事;不负责任。

出处 元 无名氏《小孙屠》戏文第四出:“孩儿,我听得道你要出外打旋,怕家中得过且过,出去做甚的?”

5两面三刀 [ liǎng miàn sān dāo ]

解释 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用两面派手法。比喻居心不良。

出处 元 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我是这郑州城里第一个贤慧的,倒说我两面三刀,我搬调你甚的来。”

6甜言蜜语 [ tián yán mì yǔ ]

解释 说的话像蜜糖一样甜。比喻动听而骗人的话。

出处 《敦煌变文集 捉季布传文》:“季布得之心中怕,甜言蜜语却安存。”

7得意忘形 [ dé yì wàng xíng ]

解释 形:形骸指自身的存在。高兴得控制不住自己;失去常态。形容浅薄的人稍稍得志就忘记了应持的态度。

出处 《晋书 阮籍传》:“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8流离失所 [ liú lí shī suǒ ]

解释 流离:流落;失散;失所:失去住所。流落离散;无处安身。

出处 《金史 完颜匡传》:“今已四月,农事已晚,边民连岁流离失所,扶携道路,即望复业,过此农时,遂失一岁之望。”

9刚愎自用 [ gāng bì zì yòng ]

解释 刚:强硬。愎:固执;任性。刚愎:倔强固执;不接受别人的意见。自用:自以为是。固执任性;自以为是。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刚愎不仁,未肯用命。”

10游手好闲 [ yóu shǒu hào xián ]

解释 游手:闲着手不干事;好闲:喜欢安逸。游荡懒散;不愿意参加劳动。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章帝纪》:“今肥田尚多,未有垦辟,其悉以赋贫民,给与粮种,务尽地力,勿令游手。”

11无以复加 [ wú yǐ fù jiā ]

解释 复:再。再也不能超过。指程度达到了顶点。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下》:“宜崇其制度,宣视海内,且令万世之后无以复加也。”

12画蛇添足 [ huà shé tiān zú ]

解释 画蛇时添上脚。喻指徒劳无益;多此一举。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13啼笑皆非 [ tí xiào jiē fēi ]

解释 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形容人的行为既令人感到难堪;又令人觉得可笑。皆非:都不是。

出处 唐 孟棨《本事诗 情感》:“笑啼皆不敢,方验作人难。”

14忧心忡忡 [ yōu xīn chōng chōng ]

解释 忡忡:忧愁不安的样子。心事重重;十分忧愁。

出处 《诗经 召南 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15画龙点睛 [ huà lóng diǎn jīng ]

解释 画龙之后再点上眼睛。比喻在关键地方简明扼要地点明要旨;使内容生动传神。也比喻在整体中突出重点。

出处 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16忧心如焚 [ yōu xīn rú fén ]

解释 焚:火烧。忧虑、焦急得心里像火烧一样。形容十分忧愁、焦急。

出处 《诗经 小雅 节南山》:“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忧心如焚,不敢戏谈。”

17多多益善 [ duō duō yì shàn ]

解释 益:更加;善:好。越多越好;不厌其多。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18不怀好意 [ bù huái hào yì ]

解释 怀:包藏。没安好心。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七回:“武松听了这话,自家肚里寻思道:‘这妇人不怀好意了。你看我且先耍他。’”

19振振有词 [ zhèn zhèn yǒu cí ]

解释 理直气壮的样子。形容自以为理由很充分;说个不休。

出处 清 梁启超《关税权问题》:“今者外人之以排外相诬者,既振振有词,其乌可更为无谋之举,以授之口实也。”

20默默无闻 [ mò mò wú wén ]

解释 默默:没有声息;闻:出名。无声无息;不为人知。

出处 明 李桢《剪灯余话》:“而使之昧昧无闻,安得不饮恨于九泉,抱痛于百世哉?”

21骄奢淫逸 [ jiāo shē yín yì ]

解释 骄:骄横;奢:奢侈;淫:荒淫;逸:安逸、放荡。骄纵、奢侈、淫乱、放荡。形容生活放纵奢移;荒淫无度。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三年》:“骄、奢、淫、佚,所自邪也。”

22民不聊生 [ mín bù liáo shēng ]

解释 聊:依靠。老百姓无法生活下去。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张耳陈余列传》:“百姓罢敝,头会箕敛,以供军费,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23休养生息 [ xiū yǎng shēng xī ]

解释 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生息:人口繁殖。

出处 唐 韩愈《平淮西碑》:“高宗、中、睿,休养生息,至于玄宗,受报收功。”

24溜须拍马 [ liū xū pāi mǎ ]

解释 比喻讨好奉承。

出处 浩然《艳阳天》第128章:“跟在李乡长的屁股后边,溜须拍马,可神气啦。”

25千秋万代 [ qiān qiū wàn dài ]

解释 千秋:千年。一千年;一万代。世世代代;指很多很多的年代。

出处 唐 刘长卿《哭陈歙州》:“千秋万古葬平原,素业清风及子孙。”

26争强好胜 [ zhēng qiáng hào shèng ]

解释 争:争夺;强:优胜;好:喜爱。争为强者;事事处处都喜欢超过和压倒别人 。也作“争强斗胜”、“争强显胜”、“争强要胜”。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5回:“任是争强好胜的,偏逢用违所长。”

27粗制滥造 [ cū zhì làn zào ]

解释 粗:粗糙;滥:过多而不加以节制。原指产品制作粗糙;只求数量;不顾质量。现也泛指工作草率;不讲求质量。

出处 鲁迅《花边文学 商贾的批评》:“如果并不以卖文为活,因此也无须‘粗制滥造’。”

28置之不理 [ zhì zhī bù lǐ ]

解释 置:放。放在一边;不予理睬。形容对某人某事十分冷淡。

出处 清 顾炎武《华阴王氏宗祠记》:“凡所以为厚生正德之事,一切置之不理,而听民之所自为。”

29借花献佛 [ jiè huā xiàn fó ]

解释 用别人的花进献给菩萨。比喻拿别人的东西做人情。

出处 元 萧德祥《杀狗劝夫》:“既然哥哥有酒,我们借花献佛,与哥哥上寿咱。”

30日行千里 [ rì xíng qiān lǐ ]

解释 一天能走一千里。形容速度惊人。

出处 《魏书 吐谷浑传》:“吐谷浑尝得波斯草马,放入海,因生骢驹,能日行千里,世传青海骢者是也。”

31举世无双 [ jǔ shì wú shuāng ]

解释 举:全。全世界没有第二个。形容稀有罕见。

出处 清 钱牧斋《钱牧斋尺牍 答定海县张绍谦》:“治行比憺惟之卓鲁,举世无双。”

32感情用事 [ gǎn qíng yòng shì ]

解释 凭个人的爱憎或一时的感情冲动处理事情。

出处 曹禺《日出》跋:“而我一个感情用事,素来不能冷静分析的人,只知道哪一个最令我关心的。”

33居功自傲 [ jū gōng zì ào ]

解释 居功:自恃有功。自以为有功劳而骄傲自大。

出处 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十章:“然而毛润之不但毫无居功自傲的表情,而且异常谦逊地说:‘这算什么功。”

34代为说项 [ dài wéi shuō xiàng ]

解释 替别人说好话。

出处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项斯》:“几度见诗诗尽好,及观标格过于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35蚍蜉撼树 [ pí fú hàn shù ]

解释 蚍蜉:一种大蚂蚁;撼:摇动。蚂蚁摇动树木;比喻不自量力;企图用微不足道的力量动摇破坏强大的事物。

出处 唐 韩愈《调张籍》诗:“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36阿谀奉承 [ ē yú fèng chéng ]

解释 阿谀:用好听的话讨好人;奉承:恭维;讨好。巴结拍马;说恭维人的话;向人讨好。

出处 明 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八回:“他却小器易盈,况且是个小人,在人前不过一味阿谀奉承。”

37逢人说项 [ féng rén shuō xiàng ]

解释 比喻到处为人说好话

出处 唐 李绰《尚书故实》:“杨祭酒敬之爱才,公心尝知江表之士项斯。赠诗曰:‘处处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38蜜口剑腹 [ mì kǒu jiàn fù ]

解释 蜜:比喻甘美。嘴上甜,心里狠。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

出处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二》:“李林甫之蜜口剑腹,贾似道之牢笼言路,合而为一,其患可胜道哉。”

39代人说项 [ dài rén shuō xiàng ]

解释 替人说好话。

出处 宋 计有功《唐诗纪事 项斯》:“几度见诗诗尽好,及观标格过于诗,平生不解臧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40骑者善坠 [ qí zhě shàn zhuì ]

解释 常骑马的人总难免掉下马背。比喻擅长某一事物的人往往由于疏忽大意而失败。

41亲上加亲 [ qīn shàng jiā qīn ]

解释 指亲戚内部再有儿女亲事。形容关系十分紧密。

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26回:“清后的母亲也是太后的胞妹,结这重亲的意思,全为了亲上加亲,要叫爱新觉罗的血统里,永远混着那拉氏的血统。”

42坏人坏事 [ huài rén huài shì ]

解释 有害于社会的人或事。

出处 毛泽东《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不了解县区乡三级干部中存在着许多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的坏人坏事。”

43上当受骗 [ shàng dàng shòu piàn ]

解释 因信假为真而被欺骗、吃亏。

出处 陆文夫《微弱的光》:“这九年也没有完全浪费,思考了不少问题,不再那么容易上当受骗。”

44虽死犹生 [ suī sǐ yóu shēng ]

解释 犹:如同。指人虽死,精神不灭,楷模犹存。也指心无牵挂、憾事,虽死犹同活着。

出处 晋 常璩《汉中士女志 文姬》:“先公为汉忠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45为人说项 [ wèi rén shuō xiàng ]

解释 为:替;项:唐朝项斯,字子迁,为杨敬之所器重。指替人说好话。

出处 唐·杨敬之《赠项斯》:“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46褒善贬恶 [ bāo shàn biǎn è ]

解释 对好人好事加以赞扬;对坏人坏事加以斥责。指分清善恶,提出公正的评价。

出处 宋 邵博《闻见后录》第21卷:“惟有三四寸竹管子,向口角头褒善贬恶,使善人贵、恶人贱,善人生、恶人死,须是由我始得。”

47人中骐骥 [ rén zhōng qí jì ]

解释 骐骥:良马。比喻才能出众的人。

出处 《南史·徐勉传》:“此所谓人中骐骥,必能致千里。”

48为蛇画足 [ wéi shé huà zú ]

解释 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

出处 《战国策·齐策二》:“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

49佛头加秽 [ fó tóu jiā huì ]

解释 比喻不好的东西放在好东西上面,玷污的好的东西。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七:“崔相公入寺,见鸟雀于佛头上放粪,乃问师曰:‘鸟雀还有佛性也无?’师曰:‘有。’崔曰:‘为什么向佛头上放粪?’师曰:‘是伊为什么不向鹞子头上放?’”

50欲加之罪 [ yù jiā zhī zuì ]

解释 要想加罪于人,不愁找不到罪名。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十年》:“不有废也,君何以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51佛眼相看 [ fó yǎn xiāng kàn ]

解释 比喻好意对待,不加伤害。

出处 元 无名氏《博望烧屯》第一折:“这村夫若下山去呵,我和他佛眼相看。”

52不辨龙蛇 [ bù biàn lóng shé ]

解释 辨:辨别,明察。是龙是蛇不加分辨。形容不分优劣,不识好坏。

出处 元·宫大用《范张鸡黍》第二折:“如今那宪台疏乱滚滚当路豺狼,选法弊絮叨叨请俸日月,禹门深眼睁睁不辨龙蛇。”

53骑马乘舟 [ qí mǎ chéng zhōu ]

解释 形容生搬硬套,凭空想象的形而上学。

出处 《笑府》:“有好乘马者,为人所欺,以五十金易一马,驽甚,不堪策。乃货舟载马,而身跨其上。”

54坚甲厉兵 [ jiān jiǎ lì bīng ]

解释 加固盔甲,磨砺武器。指作好战斗准备。

出处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五蠹》:“坚甲厉兵以备难,而美荐绅之饰。”

55大风之歌 [ dà fēng zhī gē ]

解释 指汉高祖的《大风歌》。比喻英雄人物的豪情壮志。

出处 唐·宋之问《奉和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乐思回斜日,歌词继《大风》。”

56好骑者堕 [ hào qí zhě duò ]

解释 惯于骑马的人常常会从马上摔下来。比喻善长某一技艺的人,往往因大意而招致失败。

出处 汉 袁康《越绝书 外传记吴王占梦》:“悲哉,夫好船者溺,好骑者堕,君子各以所好为祸。”

57骑者善堕 [ qí zhě shàn duò ]

解释 惯于骑马的人常常会从马上摔下来。比喻善长某一技艺的人,往往因大意而招致失败。

出处 汉 袁康《越绝书 外传记吴王占梦》:“悲哉,夫好船者溺,好骑者堕,君子各以所好为祸。”

58烈火烹油 [ liè huǒ pēng yóu ]

解释 比喻声势气焰很盛。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3回:“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的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

59何患无辞 [ hé huàn wú cí ]

解释 何患:哪怕;辞:言辞。哪里用得着担心没有话说呢?常与“欲加之罪”连用,表示坏人诬陷好人时,无端捏造罪名,还说得振振有词。

出处 《左传·僖公十年》:“不有废也,君何以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60昏庸无道 [ hūn yōng wú dào ]

解释 糊涂平庸,凶狠残暴,不讲道义,多用指糊涂无能且残暴凶狠的帝王。

出处 明·酉阳野史《续三国演义》第25回:“言杨太后嗔恨陛下昏庸无道,悖伦逐母,召集故党,贿赂旧属。”

61踵事增华 [ zhǒng shì zēng huá ]

解释 踵:追随,继续。继续前人的事业,并使更加完善美好。

出处 南朝 梁 萧统《文选>序》:“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

62如切如磋 [ rú qiē rú cuō ]

解释 比喻互相商讨砥砺。

出处 《诗经·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63光焰万丈 [ guāng yàn wàn zhàng ]

解释 光焰:光辉。形容极其辉煌灿烂

出处 唐 韩愈《调张籍》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64加人一等 [ jiā rén yī děng ]

解释 加:超过。超过别人一等。比喻学问才能超过一般人。也指争强好胜。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上》:“夫子曰:‘献子加于人一等矣。’”

65十羊九牧 [ shí yáng jiǔ mù ]

解释 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赋税剥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无所适从。

出处 《隋书 杨尚希传》:“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66多多益办 [ duō duō yì bàn ]

解释 见“多多益善”。

出处 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臣多多益善耳。”《汉书》作“多多益办”。

67雕蚶镂蛤 [ diāo hān lòu gé ]

解释 指精致而好吃的食物。

68鼠屎污羹 [ shǔ shǐ wū gēng ]

解释 比喻加进了不好的东西,从而破坏了原来美的事物。

出处 宋·孙觌《跋吴省元真赞》:“吴公前辈盛德,予宿昔所敬慕,制一偈自赞,皆佛菩萨语,启诵三过,欲下一句而家有识真者,恐得鼠屎污羹之诮。”

69弃如弁髦 [ qì rú biàn máo ]

解释 弁:古代的帽子;髦:儿童的垂发。比喻毫不可惜地丢弃无用之物。

出处 清·翟灏《通俗编·服饰》:“弃如弁髦,《左传·昭公九年》:‘岂如弁髦,而因以敝之。’”

70价增一顾 [ jià zēng yī gù ]

解释 原意是卖不出去的好马,被伯乐看中了,就增加了十倍的价钱。比喻本来默默无闻,遇到赏识的人而抬高了身价。

出处 《战国策·燕策二》:“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马价十倍。”

71上好下甚 [ shàng hǎo xià shèn ]

解释 上面的喜爱什么,下面的人就会对此爱好的更加利害。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上》:“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72鼠屎汙羹 [ shǔ shǐ wū gēng ]

解释 比喻加进了不好的东西,从而破坏了原来美的事物。

73一斛凉州 [ yī hú liáng zhōu ]

解释 斛:古代量器,1斛=5斗,1石=2斛。用一斛酒换了个凉州刺史。形容以贿赂手段求取官职。

74更上一层楼 [ gèng shàng yī céng lóu ]

解释 原意是要想看得更远,就要登得更高。后比喻使已取得的成绩再提高一步。

出处 唐 王之涣《登鹳鹤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75蚍蜉撼大树 [ pí fú hàn dà shù ]

解释 撼:摇动。蚂蚁想摇动大树。比喻不自量力。

出处 唐·韩愈《昌黎先生集·调张籍》:“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76天下无难事 [ tiān xià wú nán shì ]

解释 只要有决心去做,世上再困难的事也能办成。

出处 宋·秦观《李训论》:“天下无难事,得其人则易于反掌。”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