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形容关于热心助人的成语

形容关于热心助人的成语


1古道热肠 [ gǔ dào rè cháng ]

解释 指待人真诚、热情。

出处 清 邹弢《三借庐笔谈 余成之》:“同邑余成之,杨蓉裳先生宅相也,古道热肠,颇有任侠气。”

2与人为善 [ yǔ rén wéi shàn ]

解释 与:赞成;为:做;善:好;好事。原指赞成人学好。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3乘人之危 [ chéng rén zhī wēi ]

解释 乘:趁;危:危险;灾难。趁别人有困难时;去要挟、侵害对方。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盖勋传》:“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

4一毛不拔 [ yī máo bù bá ]

解释 连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出来。形容为人十分吝啬;自私。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5巧取豪夺 [ qiǎo qǔ háo duó ]

解释 巧取:耍弄各种花招骗取;豪夺:仗势强占。耍花招骗取;用强硬手段夺得。指用各种不正当的办法夺取财物。

出处 宋 苏轼《次韵米黻二王书跋尾》:“怪君何处得此本,上有桓玄寒具油;巧偷豪夺古来有,一笑谁似痴虎头。”

6大公无私 [ dà gōng wú sī ]

解释 一心为公;没有私心。也指处理事情公平正确;不偏袒任何一方。

出处 清 龚自珍《论私》:“矜其同官曰:某甲可谓大公无私也已。”

7见义勇为 [ jiàn yì yǒng wéi ]

解释 义:正义;勇:勇敢;为;做。见到正义的事情勇于去做。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8唯利是图 [ wéi lì shì tú ]

解释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惟:只有;惟独;图:贪图;追求。

出处 晋 葛洪《抱朴子》:“名过其实,由于夸诳,内抱贪浊,惟利是图。”

9独善其身 [ dú shàn qí shēn ]

解释 善:弄好。原指加强其自身的品德修养。现指只要自己好而不关心别人的个人主义处世哲学。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10玩火自焚 [ wán huǒ zì fén ]

解释 玩火的必定会烧了自己。比喻干冒险或害人的勾当;最后受害的还是自己。玩:玩弄;焚:烧。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四年》:“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

11打抱不平 [ dǎ bào bù píng ]

解释 在双方争执中;主动介入;帮助受到欺压的人;打击实施强暴者。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那黄汤难道灌丧了狗肚子里去了?气的我只要替平儿打抱不平。”

12扶老携幼 [ fú lǎo xié yòu ]

解释 扶:挽着;携:带着。搀着老人;领着小孩儿。形容男女老少成群结队欢迎、观看或逃难。后也用来形容关心照顾老人和孩子。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13拾金不昧 [ shí jīn bù mèi ]

解释 昧:隐瞒;金:原指金钱;现泛指钱物;拾到东西不藏起来据为己有。

出处 清 李绿园《歧路灯》:“把家人名分扯倒,又表其拾金不昧。”

14无微不至 [ wú wēi bù zhì ]

解释 微:细微;至: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出处 宋 魏了翁《辞免督视军马乞以参赞军事从丞相行奏札》:“臣窃念主忧臣辱,义不得辞,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条列事目、调遣将士,凡所以为速发之计者,靡微不周。”

15威风凛凛 [ wēi fēng lǐn lǐn ]

解释 形容威严可畏;气势逼人。威风:使人敬畏的气势或气派;凛凛:可敬畏的样子。

出处 元 费唐臣《贬黄州》:“见如今御台威风凛凛,怎敢向翰林院文质彬彬。”

16自私自利 [ zì sī zì lì ]

解释 只为自己打算;只顾自己利益。形容私心重。

出处 宋 程颐《二程语录》:“然要卒归乎自私自利之规模。”

17兢兢业业 [ jīng jīng yè yè ]

解释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业业:担心害怕的样子。形容做事小心谨慎;认真踏实。

出处 《诗经 大雅 云汉》:“早既大甚,则不可推。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18雪中送炭 [ xuě zhōng sòng tàn ]

解释 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

出处 宋 范成大《大雪送炭与芥隐》诗:“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

19舍生取义 [ shě shēng qǔ yì ]

解释 为了正义而牺牲生命。舍生:舍弃生命。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0任劳任怨 [ rèn láo rèn yuàn ]

解释 任:担当、承担。做事既能承受劳苦;又能承受埋怨。

出处 清 颜光敏《颜氏家藏尺牍》:“惟存一矢公矢慎之心,无愧屋漏,而闱中任劳任怨,种种非笔所能尽。”

21赤胆忠心 [ chì dǎn zhōng xīn ]

解释 赤:赤诚、真诚;忠:忠诚。形容很忠诚;有时也指非常真诚的心。也作“忠心赤胆”。

出处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30回:“赤胆忠心扶社稷。”

22落井下石 [ luò jǐng xià shí ]

解释 看见别人落在井里;还往井下丢石头。比喻乘人之危;加以打击、陷害。

出处 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23仗义执言 [ zhàng yì zhí yán ]

解释 仗义:主持正义;执言:说公道话。主持正义;说公道话。

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4回:“若以文、武、宣、平之灵,仗义执言,国悔罪,王室之福。”

24语重心长 [ yǔ zhòng xīn cháng ]

解释 重:郑重。恳切话说得诚恳;有分量;心意深长。

出处 清 洛日生《海国英雄记 回唐》:“叹别离苦况,转忘了母亲的语重心长。”

25如虎添翼 [ rú hǔ tiān yì ]

解释 如同老虎长了翅膀。比喻强大的更加强大了。

出处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63回:“那尤氏亦因没了薛教授的禁持,信口的把个女儿教道,教得个女儿如虎添翼一般,那里听薛夫人的解劝。”

26一臂之力 [ yī bì zhī lì ]

解释 臂:胳膊。比喻给一些力量不大的协助。

出处 元 李寿卿《伍员吹箫》:“若得此人助我一臂之力,愁甚冤仇不报?”

27拔刀相助 [ bá dāo xiāng zhù ]

解释 拔刀帮助被欺侮的人;形容见义勇为。常与“路见不平”搭配使用。

出处 元 无名氏《连环记》第四折:“连李肃也不忿其事,因此拔刀相助,得成大功。”

28急公好义 [ jí gōng hào yì ]

解释 急:急于;公:公众;好:喜好;义:义举。热心公益;见义勇为。

出处 清 钱谦益《钱牧斋尺牍》:“使急公好义者信从,而吝啬顾钱者不得不听。”

29两肋插刀 [ liǎng lèi chā dāo ]

解释 两边肋骨插上刀。表示不怕死;敢于赴汤蹈火。

出处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让老乔先撤,你为他两肋插刀顶上一阵。”

30敲诈勒索 [ qiāo zhà lè suǒ ]

解释 依仗权势或抓住别人的把柄;采取威胁手段索取钱财。

出处 曲波《林海雪原》:“专门纠察库仑比的淘金工人和山林工人,为非作歹,敲诈勒索,无恶不作。”

31丧尽天良 [ sàng jìn tiān liáng ]

解释 丧:丧失;尽:全部;天良:良心。没有一点良心。形容坏人恶毒到了极点。

出处 清 钱泳《履园丛话》:“今人既高贵骄奢矣,而又丧尽天良,但思利己,不思利人。”

32敲骨吸髓 [ qiāo gǔ xī suǐ ]

解释 敲碎骨头吸取骨髓。禅字用语;意指为了求道而不惜自残身体。比喻极残酷的剥削。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昔人求道,敲骨吸髓,刺血济饥。”

33乐善好施 [ lè shàn hào shī ]

解释 乐、好:喜欢;愿意;善:做好事;施:施舍。乐意做好事;喜欢施舍。形容慷慨解囊;乐于助人。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乐书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

34体贴入微 [ tǐ tiē rù wēi ]

解释 形容对人照顾和关怀非常细心周到。体贴:细心为别人着想;入微:很小的地方都照顾到。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8回:“‘只要心平点,少看点利钱,那些贫民便受惠多了。’我笑道:‘这可谓体贴入微了。’”

35解囊相助 [ jiě náng xiāng zhù ]

解释 囊:口袋。解开口袋拿出财物来帮助别人。

出处 明 张岱《琅孉文集 募修岳鄂王祠募疏》:“若有贤士大夫解囊乐助,自为王所式凭。”

36嘘寒问暖 [ xū hán wèn nuǎn ]

解释 问冷问热;口可出热气使受寒的人温暖。形容对别人的生活非常关心。嘘:缓缓吹气。

出处 冰心《关于女人 我最尊敬体贴她们》:“孩子们安静听话,太太笑脸相迎,嘘寒问暖。”

37群魔乱舞 [ qún mó luàn wǔ ]

解释 成群的魔鬼乱蹦乱跳。比喻一批坏人在政治舞台上猖狂活动。

出处 穆青《为了周总理的嘱托》:“在乌云密布群魔乱舞的日子里,为了纯朴的老农,昂首挺立,用自己的行动为人们谱写了一首悲壮的正气之歌!”

38侠肝义胆 [ xiá gān yì dǎn ]

解释 侠客的肝、义士的胆。形容见义勇为、锄强扶弱、打抱不平的心肠和行动。

出处 《蒲柳人家 后记》:“一家听着,先是生气,担惊,继而又被赵录明的侠肝义胆和一片热心所感动了。”

39杀身成仁 [ shā shēn chéng rén ]

解释 身:自己;杀身:舍生;成:成全;成就;仁:仁德;儒家道德的最高准则。原指牺牲生命;成全仁德。后指为了正义事业而牺牲。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40明辨是非 [ míng biàn shì fēi ]

解释 分清楚是和非、正确和错误。

出处 宋 欧阳修《与王懿敏公》:“某窃位于此,不能明辨是非,默默苟且,负抱愧耻,何可胜言。”

41慷慨解囊 [ kāng kǎi jiě náng ]

解释 慷慨:大方;不吝惜;囊:口袋;指钱袋。非常豪爽地打开钱袋;拿出钱来。指十分大方地在经济上帮助别人。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鲁智深见李忠、周通不是慷慨之人,做事悭吝,只要下山。”

42无恶不作 [ wú è bù zuò ]

解释 恶:坏事。没有哪样坏事不干的。指干尽了坏事。

出处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73回:“程大姐自到周龙皋家,倚娇作势,折毒孩子,打骂丫头,无恶不作。”

43救苦救难 [ jiù kǔ jiù nàn ]

解释 解救众人的痛苦和灾难。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虽不会法灸神针,更胜似救苦救难观世音。”

44打家劫舍 [ dǎ jiā jié shè ]

解释 舍:居住的房子。成群结伙地到别人家里;用暴力抢夺财物。

出处 元 武汉臣《玉壶春》第四折:“见俫子撅天扑地,不弱如打家劫舍杀人贼。”

45舍己为人 [ shě jǐ wèi rén ]

解释 舍弃自己的利益而去帮助别人。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吾与点也。”朱熹集注:“初无舍己为人意,而其胸次悠然。”

46巧断鸳鸯 [ qiǎo duàn yuān yāng ]

解释 断:判定。很巧妙成全别人成为夫妻。

47助人为乐 [ zhù rén wéi lè ]

解释 把帮助别人作为一种快乐。

出处 冰心《咱们的五个孩子》:“在我们的新社会里,这种助人为乐的新风尚,可以说是天天在发生,处处在发生。”

48关怀备至 [ guān huái bèi zhì ]

解释 关心得无微不至。

出处 刘白羽《海天集 伟大创业者》:“总理对人总是关怀备至,体贴入微。”

49仗义疏财 [ zhàng yì shū cái ]

解释 讲义气;拿出自己的钱财帮助别人。

出处 元 无名氏《看钱奴》:“他父亲在日,人都叫他做钱舍,如今那小的仗义疏财,比老员外甚是不同。”

50成人之美 [ chéng rén zhī měi ]

解释 成:成全;帮助;美:好事。成全别人的好事。也指帮助别人实现其美好的愿望。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51伤天害理 [ shāng tiān hài lǐ ]

解释 指做事凶狠残忍;毫无人性。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吕无病》:“堂上以我为天下之龌龊教官,勒索伤天害理之钱,以吮人痈痔者耶!”

52舍己救人 [ shě jǐ jiù rén ]

解释 舍己:牺牲自己。不惜牺牲自己去救别人。

出处 老舍《老张的哲学》:“舍己救人也要凑好了机会,不然,你把肉割下来给别人吃,人们还许说你的肉中含有传染病的细菌。”

53扶危济困 [ fú wēi jì kùn ]

解释 扶:帮助;支持;济:拯救。扶持、救济生活困苦、处境危急的人。比喻尽力救助别人的危难。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素知将军仗义行仁,扶危济困,不想果然如此义气!”

54问长问短 [ wèn cháng wèn duǎn ]

解释 仔细地问,表示关心。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5回:“将人都支出去,然后又陪笑问长问短。”

55公而忘私 [ gōng ér wàng sī ]

解释 为了公事而不考虑自己的私利。

出处 汉 贾谊《治安策》:“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

56好善乐施 [ hào shàn lè shī ]

解释 好:喜欢;善:亲善;乐:乐意;施:施舍;把财产给别人。指喜欢作善事;乐意施舍。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乐书二》:“闻徽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

57锄强扶弱 [ chú qiáng fú ruò ]

解释 铲除强暴,扶助弱者。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2卷:“此等锄强扶弱的事,不是我,谁人肯做?”

58乱点鸳鸯 [ luàn diǎn yuān yāng ]

解释 鸳鸯:水鸟名;羽毛美丽;雌雄常在一起;文学作品中常用以比喻夫妻。使两对或几对夫妇互易错配。现指不顾具体情况胡乱搭配。

出处 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63回:“唐帝乱点鸳鸯的,把几个女子赐与众臣配偶,不但男女称意,感戴皇恩。”

59棒打鸳鸯 [ bàng dǎ yuān yāng ]

解释 比喻拆散恩爱的夫妻或情侣。

出处 明 孟称舜《鹦鹉墓贞文记 死要》:“他一双儿女两情坚,休得棒打鸳鸯作话传。”

60疏财仗义 [ shū cái zhàng yì ]

解释 讲义气,轻视钱财。多指出钱帮助人,扶危济困。

出处 元 刘君锡《来生债》第四折:“则为我救困扶危,疏财仗义,都做了注福消愆。”

61乐于助人 [ lè yú zhù rén ]

解释 很乐意帮助别人。

出处 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一章:“她见他为人忠厚,乐于助人,也信任他,处处请教。”

62耳提面命 [ ěr tí miàn mìng ]

解释 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揪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严厉而又恳切的教导。

出处 《诗经 大雅 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63心地善良 [ xīn dì shàn liáng ]

解释 有道德、德行好,慈善。

出处 梁遇春《奥布伦摩夫》:“然而他们也是聪明多才,心地善良的人,却终于草草一生。”

64解衣衣人 [ jiě yī yì rén ]

解释 脱下衣服给别人穿。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65安老怀少 [ ān lǎo huái shào ]

解释 尊重老人,使其安逸;关怀年轻人,使其信服。

出处 南朝 梁 陆倕《石阙铭》:“安老怀少,伐罪吊民,农不迁业,市无易贾。”

66拔毛济世 [ bá máo jì shì ]

解释 指受轻微损失而能有利于世人。

出处 语出《列子 杨朱》:“禽子问杨朱曰:‘去子体之一毛以济一世,汝为之乎?’杨子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济。’禽子曰:‘假济,为之乎?’杨子弗应。”

67勒索敲诈 [ lè suǒ qiāo zhà ]

解释 勒索:强行索取财物。利用别人的把柄或自己的权势,以威胁强迫手段向人索取财物。

出处 徐朔方《牡丹亭>校注·前言》:“当时捐税重重,而且还派了许多宦官为专使到全国各地去开矿,勒索敲诈,胡作非为。”

68慷慨仗义 [ kāng kǎi zhàng yì ]

解释 仗义:讲义气。为了讲情谊或主持公道而毫不吝啬地帮助别人。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回:“象你做这样慷慨仗义的事,我心里喜欢,只是也要看来说话的是个什么样的人。”

69关心民瘼 [ guān xīn mín mò ]

解释 瘼:疾,疾苦。关心群众的疾苦。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四回:“非得关心民瘼之员,竭力抚循,不足以资补救。”

70视民如伤 [ shì mín rú shāng ]

解释 把百姓当作有伤病的人一样照顾。旧时形容在位者关怀人民。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哀公元年》:“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

71解衣推食 [ jiě yī tuī shí ]

解释 推:让。把衣服脱给别人穿;把食物让给别人吃。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

72乐成人美 [ lè chéng rén měi ]

解释 乐于成全人家的好事。

出处 清·叶廷琯《吹网录·建康集足本》:“与余无一日之雅,乃慨然乐成人美。”

73守望相助 [ shǒu wàng xiāng zhù ]

解释 守望:防守了望。为了对付来犯的敌人或意外的灾祸,邻近各村落互相警戒,互相援助。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上》:“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

74掠人之美 [ lüè rén zhī měi ]

解释 掠:夺取;美:美名。夺取别人的成绩、荣誉归己所有。

出处 宋 王楙《野客丛书 龚张对上无隐》:“异时,汤见上,曰:‘前奏非俗吏所及,谁为之者?’汤以宽对,不掠人之美以自耀。”

75一腔热血 [ yī qiāng rè xuè ]

解释 腔:身体中空的部分。全身的热血,指生命。

出处 明·吾丘瑞《运甓记·问卜决疑》:“胡骑猖狂,中原无主,一腔热血,无以自效。”

76下井投石 [ xià jǐng tóu shí ]

解释 见人掉进井里,不但不搭救,反而向井里仍石头。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他一见宪眷比从前差了许多,晓得其中一定有人下井投石,说他的坏话。”

77路见不平 [ lù jiàn bù píng ]

解释 指见到不平的事。

出处 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我不过路见不平,说几句气话罢哩!”

78箕风毕雨 [ jī fēng bì yǔ ]

解释 古传月亮经过箕星时风多,经过毕星时雨多。指官吏施政应顺应民情。

出处 《尚书 洪范》:“庶民惟星,星有好风,星有好雨。”孔传:“箕星好风,毕星好雨。”

79矜贫救厄 [ jīn pín jiù è ]

解释 矜:怜悯。怜悯救济遭受贫穷苦难的人。

出处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四十:“与穷恤寡是一药,矜贫救厄是一药。”

80矜贫恤独 [ jīn pín xù dú ]

解释 矜:怜悯;恤:周济;独:老年无子的人。怜悯救助贫苦和孤独的人。

出处 《魏书 高闾传》:“甄忠明孝,矜贫恤独,开纳谠言,抑绝谗佞。”

81吊死问疾 [ diào sǐ wèn jí ]

解释 吊祭死者,慰问病人。形容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

出处 汉 晁错《论贵粟疏》:“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

82己饥己溺 [ jǐ jī jǐ nì ]

解释 别人挨饿、落水就象自己挨饿、落水一样。旧时形容在位者关心人民疾苦。也比喻对别人的痛苦深表同情,并将解除别人的痛苦为己任。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83热心快肠 [ rè xīn kuài cháng ]

解释 形容热情直爽。

出处 柯岩《奇异的书简·东方的明珠三》:“也许因为是她热心快肠,群众有事爱找她拿主意,帮个忙。”

84救灾恤患 [ jiù zāi xù huàn ]

解释 谓救济抚恤灾患中的人。

出处 明·李贽《焚书·杂述·寒灯小话》:“今得人钱财,视同粪土,岂为谋王图霸,用之以结客乎?抑救灾恤患,而激于义之不能以已也?”

85民胞物与 [ mín bāo wù yǔ ]

解释 民为同胞,物为同类。泛指爱人和一切物类。

出处 宋 张载《西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86君子成人之美 [ jūn zǐ chéng rén zhī měi ]

解释 君子:指品格高尚的人;成:成全,帮助;美:好事。道德高尚的人成全别人的好事。

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