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形容折磨别人的成语

形容折磨别人的成语


1悲欢离合 [ bēi huān lí hé ]

解释 悲:悲哀;欢:欢乐;离:离散;合:团聚。指生活中的悲哀与欢乐;分离与团聚的不同遭遇。

出处 宋 苏轼《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杯子由》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阳缺,此事古难全。”

2饱经风霜 [ bǎo jīng fēng shuāng ]

解释 饱经:充分经历过;风霜:指艰苦的生活。形容经历过种种的艰难困苦生活的磨练。

出处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六:“说到这里,他的饱经风霜的发红的老眼里掉下了泪水了。”

3饱经忧患 [ bǎo jīng yōu huàn ]

解释 饱:充分;经:经历。长期、多次经历过忧愁、困苦;社会经验丰富。

出处 郭沫若《司徒 司马 司空》:“饱经忧患的中国人上了好些次大当,并没有再给予地雷手以立即抽身的机会。”

4饱经沧桑 [ bǎo jīng cāng sāng ]

解释 饱:充分地;经:经历;沧桑:沧海桑田。意思是说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形容经历了许多世事变化。生活经历极为丰富。

出处 王蒙《轮下》:“而你是一个四十六岁的男人,饱经沧桑,眼角皱纹细密如网。”

5备尝辛苦 [ bèi cháng xīn kǔ ]

解释 备:尽、全。尝:经历。受尽了艰难困苦。

出处 唐 韩愈《顺宗实录》:“上常亲执弓矢,率军后先导卫,备尝辛苦。”

6百般折磨 [ bǎi bān zhé mó ]

解释 用各种方式使人在肉体上、精神上遭受痛苦。

出处 宋 李昉《太平广记 精察二 孟简》:“土豪又叫村里的二十多个妇女……然后揪着她的头发把头往地上碰,百般折磨污辱,包君的妻子本来就瘦弱多病,并且怀有身孕,回到船上就死了。”

7雨僝云僽 [ yǔ chán yún jī ]

解释 谓不好的天气把人折磨。

出处 宋·陈亮《点绛唇·咏梅月》词:“清人梦魂,千里人长久,君知否?雨僝云僽,格调还依旧。”

8人多势众 [ rén duō shì zhòng ]

解释 人多势力大。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话说金荣因人多势众,又兼贾瑞勒令赔了不是,给秦钟磕了头,宝玉方才不吵闹了。”

9患难之交 [ huàn nàn zhī jiāo ]

解释 交:交情;朋友;患难:危险和艰苦的处境。共同经历患难的朋友。指交情很深。

出处 明 焦竑《玉堂丛语 荐举》:“仲举与文贞在武昌,因患难之交,讷黑窑匠以一文。”

10始终如一 [ shǐ zhōng rú yī ]

解释 自始至终一个样子。指能坚持;不间断。

出处 《梁书 到洽传》:“明公儒学稽古,淳厚笃成,立身行道,终始如一。”

11饥寒交迫 [ jī hán jiāo pò ]

解释 交:一齐;迫:逼迫。饥饿、寒冷一齐袭来。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出处 宋 王谠《唐语林》第一卷:“上谓曰:‘汝何为作贼?’对曰:‘饥寒交切,所以为盗。’”

12水深火热 [ shuǐ shēn huǒ rè ]

解释 像在深水里;如在烈火中。比喻人民生活极为痛苦或国家灾难深重。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13九死一生 [ jiǔ sǐ yī shēng ]

解释 九:表示次数或多数。形容多次经历生死危险而幸存。比喻情况极其危险。

出处 战国 楚 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唐 刘良注:“虽九死无一生,未足悔恨。”

14沧海桑田 [ cāng hǎi sāng tián ]

解释 沧海:大海;桑田:种桑树的地;泛指农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也作“桑田沧海”;又简称“沧桑”。

出处 晋 葛洪《神仙传 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15千锤百炼 [ qiān chuí bǎi liàn ]

解释 锤:用锤子敲打;炼:用火烧炼。比喻经历多次艰苦斗争的锻炼和考验。也指对文章和作品进行多次精心的修改。

出处 唐 皮日休《刘枣强碑》:“百锻为字,千炼为句,虽不迫躅太白,亦后来之佳作业。”

16任重道远 [ rèn zhòng dào yuǎn ]

解释 担子很重;路程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7风雨同舟 [ fēng yǔ tóng zhōu ]

解释 舟:船。在风雨中同乘在一条船上;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出处 孙武《孙子 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18现身说法 [ xiàn shēn shuō fǎ ]

解释 本佛教用语;指佛能依附一切有生命的东西;显现出种种身形来讲解佛法。后比喻以亲身经历和体验为例来说明某种道理。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释迦牟尼佛》:“亦于十方界中现身说法。”

19重温旧梦 [ chóng wēn jiù mèng ]

解释 重:再一次;温:复习。重新经历旧日的梦境。比喻再次经历或回忆以前美好的事情或情境。也作“旧梦重温”。

出处 明 汤显祖《牡丹亭 寻梦》:“天呵,昨日所梦,池亭俨然,只图旧梦重来,其奈新愁一段。”

20痛不欲生 [ tòng bù yù shēng ]

解释 悲痛得不想再活下去了。痛:悲痛;欲:想;打算。

出处 宋 吕大钧《吊说》:“其恻怛之心、痛疾之意不欲生。”

21劫后余生 [ jié hòu yú shēng ]

解释 劫:灾难。经历灾难之后幸存下来的人。

出处 清 丘逢甲《岭云海日楼诗钞》:“归飞越鸟恋南枝,劫后余生叹数奇。”

22艰难困苦 [ jiān nán kùn kǔ ]

解释 困难重重;处境艰苦。

出处 清 李渔《巧团圆 书帕》:“怎奈爹爹过于详慎,定要把艰难困苦之事试过几桩,才与他完姻缔好。”

23百般刁难 [ bǎi bān diāo nàn ]

解释 百般:指采取多种手法;刁难;故意给人为难。用各种手段使对方过不去。

出处 慕湘《晋阳秋》第21章:“一旦检查出贵重的财货,总要百般刁难地盘诘。”

24狂风暴雨 [ kuáng fēng bào yǔ ]

解释 大风大雨。比喻声势猛烈或处境险恶。

出处 宋 梅尧臣《惜春三月》之二:“前日看花心未足,狂风暴雨忽无凭。”

25暴风骤雨 [ bào fēng zhòu yǔ ]

解释 暴:突然而猛烈的;骤:急速。来势急速而猛烈的大风大雨。有时比喻声势浩大;发展迅速的运动。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69回:“有雌雄二鸟,原在一处同飞,忽被暴风骤雨惊散。”

26身经百战 [ shēn jīng bǎi zhàn ]

解释 身:亲身;百:极言其多;亲身经历过许多战斗。形容富于实战经验;也形容具有丰富的实际经验。

出处 南北朝 庾信《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在朝四十一年,身经一百余战。”

27金戈铁马 [ jīn gē tiě mǎ ]

解释 金戈:金属制的戈;铁马:披有铁甲的马。挥动金戈;骑着铁马。比喻战争及戎马生涯。也形容军队或将士的威武雄姿。

出处 《新五代史 李袭吉传》:“金戈铁马,蹂践于明时。”

28风吹雨打 [ fēng chuī yǔ dǎ ]

解释 风雨侵袭。原指风雨对花木的摧残或建筑物侵蚀。比喻某种力量的打击或锻炼考验。

出处 唐 杜甫《三绝句》:“不如醉里风吹尽,何忍醒时雨打稀。”

29草菅人命 [ cǎo jiān rén mìng ]

解释 菅:一种多年生的茅草;泛指野草、杂草。把人的性命看得像野草一样轻贱;随意加以摧残。指反动统治者滥施淫威;任意残害人命。也作“草菅民命。”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1卷:“所以说为官做吏的人,千万不要草菅人命,视同儿戏!”

30身历其境 [ shēn lì qí jìng ]

解释 亲身来到某个地方。

出处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而曹公已临其境。”

31饱经霜雪 [ bǎo jīng shuāng xuě ]

解释 饱:充分;经:经历;霜雪:比喻艰难困苦。形容经历许许多多的艰难困苦。

出处 清 孔尚任《桃花扇 孤吟》:“鸡皮瘦损,看饱经霜雪,丝鬓如银。”

32长途跋涉 [ cháng tú bá shè ]

解释 跋涉:翻山越岭、趟水过河。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出处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66回:“妾身身犯国法,理所当然,怎敢劳贤姐长途跋涉?决难从命。”

33坚定不移 [ jiān dìng bù yí ]

解释 移:改变。形容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出处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文宗开成五年》:“推心委任,坚定不移,则天下何忧不理哉!”

34曾经沧海 [ céng jīng cāng hǎi ]

解释 曾经:以前经历过;沧海:大海。曾经见过大海。后比喻人见过大世面;眼界很高。

出处 唐 元稹《离思》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35涉世未深 [ shè shì wèi shēn ]

解释 指接触社会少,经历世事不多,处理问题的能力不强。

出处 《晋书·孔衍传》:“宗人夷吾有美名,博学不及衍,涉世声誉过之。”

36先苦后甜 [ xiān kǔ hòu tián ]

解释 指先经历苦难然后过上幸福的日子。

出处 王朔《我是你爸爸》:“你是那遇难成祥,先苦后甜的命。”

37戎马生涯 [ róng mǎ shēng yá ]

解释 指从事征战的生活、经历。

出处 顾笑言《爱情交响诗》:“那位身经百战的将军,在他前半生的戎马生涯中,几乎是战无不胜的。”

38饱经风雨 [ bǎo jīng fēng yǔ ]

解释 指经历过许多艰难困苦。同“饱经风霜”。

出处 孙犁《秀露集 文学和生活的路》:“我们的道路总算走得很长了吧,是坎坷不平的,也是饱经风雨的,终于走到现在。”

39万代千秋 [ wàn dài qiān qiū ]

解释 指经历年代极久远。亦作“万古千秋”、“万载千秋”。

出处 晋·无名氏《平西将军周处碑》:“书方易折,家揭难留,镌兹幽在,万代千秋。”

40饱经世变 [ bǎo jīng shì biàn ]

解释 指经历了许多人世变故。

出处 瞿秋白《饿乡纪程》三:“我这位表姊,本是家乡的名美人,现在他饱经世变,家庭生活的苦痛已经如狂风骤雨扫净了春意。”

41雨打风吹 [ yǔ dǎ fēng chuī ]

解释 原指花木遭受风雨摧残。比喻恶势力对弱小者的迫害。也比喻严峻的考验。

出处 唐·杜甫《三绝句》:“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

42生死关头 [ shēng sǐ guān tóu ]

解释 非生即死的紧急关头。

出处 明·高攀龙《讲义·仁远乎哉章》:“此一转念,是生死关头,千圣都从此做成。”

43经年累月 [ jīng nián lěi yuè ]

解释 经:经历;经年:成年;累:积累;累月:连月。年复一年;月复一月。形容经历很长时间。

出处 隋 薛道衡《豫章行》:“丰城双剑昔曾离,经年累月复相随。不畏将军成久别,只恐封侯心更移。”

44任重道悠 [ rèn zhòng dào yōu ]

解释 见“任重道远”。

出处 《后汉书·皇后纪序》:“任重道悠,利深祸速。”

45天荒地老 [ tiān huāng dì lǎo ]

解释 指经历的时间极久。

出处 唐 李贺《致酒行》:“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46万古千秋 [ wàn gǔ qiān qiū ]

解释 形容延续的时间极久。

出处 唐 周朴《望中怀古》:“齐心楼上望浮云,万古千秋空姓名。”

47世态人情 [ shì tài rén qíng ]

解释 社会风尚和为人处世之道。亦作“世道人情”。

出处 元·关汉卿《四块玉·闲适》曲:“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

48备尝艰难 [ bèi cháng jiān nán ]

解释 备:全、遍;尝:经历。指受尽了艰难困苦。

出处 《晋书·潘尼传》:“尼职居显要,从容而已,虽忧虞不及,而备尝艰难。”

49九死不悔 [ jiǔ sǐ bù huǐ ]

解释 九:表示极多。纵然死很多回也不后悔。形容意志坚定,不认经历多少危险,也决不动摇退缩。

出处 战国 楚 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50直木先伐 [ zhí mù xiān fá ]

解释 直:挺直。挺直成材的树木,最先被砍伐。比喻有才能的人会遭到迫害。亦作“直木必伐”。

出处 《庄子·山木》:“是故其行列不斥,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于患。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51前所未知 [ qián suǒ wèi zhī ]

解释 新经历或重新经历,以前不知或未经验过。

52航海梯山 [ háng hǎi tī shān ]

解释 渡过大海,攀越高山。指经历艰远的路程。

出处 南朝 梁 简文帝《大法颂》序:“航海梯山,奉白环之使。”

53地老天荒 [ dì lǎo tiān huāng ]

解释 指经历的时间极久。

出处 元 费唐臣《贬黄州》第一折:“诗吟的神嚎鬼哭,文惊的地老天荒。”

54穷年没世 [ qióng nián mò shì ]

解释 没世:一辈子。形容经历的时间长久。

出处 宋·秦观《任臣下》:“必有大节而无小过者然后得为谏诤之臣,则穷年没世不可得其人矣。”

55穷年屡月 [ qióng nián lǚ yuè ]

解释 累:接连。形容经历的时间长久。

出处 郭沫若《今昔集·论古代文学》:“这个斗争非常剧烈,从甲骨文上可以看到穷年屡月的大战。”

56穷年累岁 [ qióng nián lěi suì ]

解释 累:接连。形容经历的时间长久。

出处 宋·陈亮《传注》:“其予‘六经’之义,穷年累岁,不遗余力矣。”

57历日旷久 [ lì rì kuàng jiǔ ]

解释 经历的时间非常久。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是人必封不久矣。”裴骃集解:“必且历日旷久,则系牦能挈石,驽马亦能致远。”

58冲州过府 [ chōng zhōu guò fǔ ]

解释 见“冲州撞府”。

出处 《天花雨》第二回:“夫妻一世,冲州过府,在江湖上赶营生。”

59命运多舛 [ mìng yùn duō chuǎn ]

解释 舛:违背。一生经历坎坷,遭遇不好。

出处 唐·王勃《滕王阁序》:“时运不济,命运多舛。”

60涉危履险 [ shè wēi lǚ xiǎn ]

解释 涉:经历;履:踩踏。身涉危难,经历险阻。形容闯过重重困难。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度尚传》:“磐身婴甲胄,涉危履险,讨击凶患,斩駗渠帅,余尽鸟窜冒遁,还奔荆州。”

61草芥人命 [ cǎo jiè rén mìng ]

解释 视人命如草芥而任意摧残。同“草菅人命”。

出处 明 王世贞《觚不觚录》:“橐金如山,草芥人命者,拥冠盖扬扬闾里间矣。”

62万载千秋 [ wàn zài qiān qiū ]

解释 指经历年代极久远。同“万代千秋”。

出处 明 无名氏《贺元宵》第三折:“当今圣主存仁孝,万载千秋亨太平。”

63残民害物 [ cán mín hài wù ]

解释 残:伤害。摧残百姓,损害财物。

出处 宋 辛弃疾《淳熙己亥论盗贼札子》:“州以趣办财赋为急,县有残民害物之罪,而吏不敢问。”

64履险蹈危 [ lǚ xiǎn dǎo wēi ]

解释 谓经历危险。

出处 《明史·外国传·日本》:“外夷修贡,履险蹈危,来远,所费实多。”

65摧兰折玉 [ cuī lán zhé yù ]

解释 摧:摧残,毁掉。毁坏兰花,折断美玉。比喻摧残和伤害女子。

出处 清·余怀《板桥杂记·丽品》:“某本非风流佳客,谬称浪子端庄,……用诱秦诓楚之计,作摧兰折玉之谋。”

66咸酸苦辣 [ xián suān kǔ là ]

解释 指四种口味。比喻各种世态人情滋味。

出处 清·张岱《老饕隽序》:“盖咸酸苦辣,着口即知。”

67天老地荒 [ tiān lǎo dì huāng ]

解释 见“天荒地老”。

出处 清·孔尚任《桃花扇·栖真》:“天老地荒,此情无尽穷。”

68好事多妨 [ hǎo shì duō fáng ]

解释 妨:阻碍。好事情在实现、成功前常常会经历许多波折。

出处 元·吴弘道《梅花引》曲:“惊魂未定,好事多妨,堪伤。”

69停辛贮苦 [ tíng xīn zhù kǔ ]

解释 见“停辛伫苦”。

出处 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结论》:“及读意大利建国史,而观其千回百折、停辛贮苦、吞酸茹险之状,自设身以当此境,度未有不索然气沮。”

70停辛伫苦 [ tíng xīn zhù kǔ ]

解释 停:止息,停留;伫:贮积。辛劳长期缠身。形容经历了不少艰难困苦。

出处 唐 李商隐《河内诗》之一:“栀子交加香蓼繁,停辛伫苦留待君。”

71逾沙轶漠 [ yú shā yì mò ]

解释 穿越沙漠。谓经历险远的路途。

出处 南朝·宋·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栈山航海,逾沙轶漠之贡,府无虚月。”

72多历年所 [ duō lì nián suǒ ]

解释 历:经历;年所:年数。经历的年数很多。

出处 《尚书 君奭》:“率惟兹有陈,保父有殷,故殷礼陟配天,多历年所。”

73朝攀暮折 [ zhāo pān mù shé ]

解释 指不断地攀折。比喻时时遭摧残。

出处 唐 崔颢《行路难》诗:“我昔初在昭阳时,朝攀暮折登王墀。”一本作“朝折暮折”。

74朝折暮折 [ zhāo shé mù shé ]

解释 比喻时时遭摧残。

出处 唐 崔颢《行路难》诗:“我昔初在昭阳时,朝折暮折登王墀。”一本作“朝攀暮折”。

75撞府冲州 [ zhuàng fǔ chōng zhōu ]

解释 犹言走江湖,跑码头。

出处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则被你坑杀人燕侣莺俦。婆婆也,你岂不知羞!俺公公撞府冲州。”

76九死未悔 [ jiǔ sǐ wèi huǐ ]

解释 九:表示极多。纵然死很多回也不后悔。形容意志坚定,不认经历多少危险,也决不动摇退缩。

出处 战国 楚 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77雪压霜欺 [ xuě yā shuāng qī ]

解释 欺:凌辱。比喻备受凌辱折磨。

出处 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二折:“受了些风吹日炙,雪压霜欺。”

78久历风尘 [ jiǔ lì fēng chén ]

解释 经历过很多艰苦的日子。

79风雨共舟 [ fēng yǔ gòng zhōu ]

解释 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80以众暴寡 [ yǐ zhòng bào guǎ ]

解释 以人多势众的一帮去欺凌、迫害人少势弱的一方。

出处 《商君书·画策》:“神农既没,以强胜弱,以众暴寡。”

81以强胜弱 [ yǐ qiáng shèng ruò ]

解释 指凭强大的力量欺凌弱小者和少数。

出处 《商君书 画策》:“神农既没,以强胜弱,以众暴寡。”

82一生九死 [ yī shēng jiǔ sǐ ]

解释 谓经历多次生命危险而幸存。

出处 明·刘道开《畴昔》诗:“畴昔干戈里,飘零剩此身;一生九死客,两代六朝人。”

83诱秦诓楚 [ yòu qín kuāng chǔ ]

解释 战国时张仪劝导秦国以连衡破合从,以诡诈手段欺骗楚国背齐向秦。后遂因以“诱秦诓楚”表示挑拨离间。

出处 清·余怀《板桥杂记·丽品》:“用诱秦诓楚之计,作摧兰折玉之谋。”

84石泐海枯 [ shí lè hǎi kū ]

解释 直到石头碎裂,海水干涸。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

出处 清·倪会鼎《与人书》:“倘邀数行,与贵通家商此数种,传之通邑大都,此为寿我先人,虽石泐海枯,义存无斁。”

85直木必伐 [ zhí mù bì fá ]

解释 直木:笔直的树木;伐:砍。成材的树必被砍伐。比喻正直的人容易招怨。

出处 《逸周书·周祝》:“甘泉必竭,直木必伐。”《庄子·山木》:“是故其行列不斥,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于患。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86历久弥坚 [ lì jiǔ mí jiān ]

解释 弥:越,更加。经历时间越长久,越显得坚定不移。

87甘井先竭 [ gān jǐng xiān jié ]

解释 甜水井的水先枯竭。比喻有才能的人往往早衰。

出处 《庄子 山木》:“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88水调歌头 [ shuǐ diào gē tóu ]

解释 词牌名。

出处 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大曲有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头”当为中序的第一章。双调九十四字至九十七字,前后片各四平韵。宋人于前后片中的各两个六字句,多夹叶仄韵。也有平仄互叶几乎句句押韵的。共八体。

89梯山航海 [ tī shān háng hǎi ]

解释 登山航海。比喻长途跋涉,经历险远的旅程。

出处 《宋书 明帝纪》:“日月所照,梯山航海;风雨所均,削衽袭带。”

90逾年历岁 [ yú nián lì suì ]

解释 指经过一定年月。形容经历较长时间。

出处 《战国策 赵策一》:“王大怒,曰:‘夫用百成之众攻战,逾年历岁,未见一城也!今不用兵而得城七十,何故不为?’”

91世路荣枯 [ shì lù róng kū ]

解释 世路:世间人事的经历;荣枯:兴盛和衰败。世间人事的兴盛和衰败。

出处 唐·刘禹锡《酬乐天偶题酒瓮见寄》诗:“从君勇断抛名后,世路荣枯见几回?”

92数奇不偶 [ shù jī bù ǒu ]

解释 奇:单数;数奇:命运不好;不偶:不遇。指遭遇不顺利。

出处 清·汪琬《资政大夫驻防京口协领祖公墓志铭》:“官止于协领,年止于下寿,抑何数奇不偶也?”

93毒手尊拳 [ dú shǒu zūn quán ]

解释 毒手:凶狠的殴打。泛指无情的打击。

出处 《旧五代史 唐书 李袭吉传》:“毒手尊拳,交相于暮夜;金戈铁马,蹂躏于明时。”

94双斧伐孤树 [ shuāng fǔ fá gū shù ]

解释 指嗜酒好色,摧残身体。

出处 《元史·阿沙不花传》:“而惟曲蘖是耽,妃姬是好,是犹双斧伐孤树,未有不颠仆者。”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