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形容雨后的成语

形容雨后的成语


1风调雨顺 [ fēng tiáo yǔ shùn ]

解释 调:调和;配合得均匀合适;顺:适合需要。形容风雨及时;有利于作物的生长。现比喻客观条件有利。

出处 《旧唐书 礼仪志一》引《六韬》:“既而克殷,风调雨顺。”

2春意盎然 [ chūn yì àng rán ]

解释 意:意味;盎然:洋溢;深厚。春天的意味正浓。

出处 季羡林《难忘的一家人》:“此时宴会厅里,必然是笑声四起,春意盎然,情谊脉脉,喜气融融。”

3暴风骤雨 [ bào fēng zhòu yǔ ]

解释 暴:突然而猛烈的;骤:急速。来势急速而猛烈的大风大雨。有时比喻声势浩大;发展迅速的运动。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69回:“有雌雄二鸟,原在一处同飞,忽被暴风骤雨惊散。”

4生机勃勃 [ shēng jī bó bó ]

解释 生机:生命力。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有旺盛的生命力。

出处 张天民《创业》:“油田一片生机勃勃,繁忙兴旺的景象。”

5雨后春笋 [ yǔ hòu chūn sǔn ]

解释 春雨以后;竹笋长得又多又快。比喻新生事物大量涌现蓬勃发展。

出处 宋 张耒《柯山集 食笋》诗:“荒林春雨足,新笋迸龙雏。”

6雨过天晴 [ yǔ guò tiān qíng ]

解释 大雨过后天转晴了。比喻情况由坏变好或政治从黑暗到光明。

出处 明 谢肇淛《文海披沙记》:“陶器,紫窑最古,世传柴世宗时烧造,所司请其色,御批云:'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7云消雾散 [ yún xiāo wù sàn ]

解释 云雾消失;天气转晴。比喻事情、心情等由隐晦、疑点、转为明朗、通畅。也比喻疑虑、怨气等消除得干干净净。

出处 唐 李世民《授长孙无忌尚书右仆射诏》:“干戈所指,云消雾散。”

8倾盆大雨 [ qīng pén dà yǔ ]

解释 倾:全部倒出。雨大得像盆里的水倒下来。

出处 宋 苏轼《雨意》诗:“烟拥层恋云拥腰,倾盆大雨定明朝。”

9光风霁月 [ guāng fēng jì yuè ]

解释 光风:雨后初晴时的风;霁:雨雪停止。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也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

出处 宋 黄庭坚《濂溪诗》序:“舂陵周茂叔,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10雨过天青 [ yǔ guò tiān qīng ]

解释 雨后转晴。也比喻政治上由黑暗到光明。

出处 明 谢肇淛《文海披沙记》:“陶器,紫窑最古,世传柴世宗时烧造,所司请其色,御批云:‘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11花香鸟语 [ huā xiāng niǎo yǔ ]

解释 鸟语:鸟鸣如同讲话一般。形容春天动人的景象。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98回:“云雾渐淡,日色微明,四面也有人烟来往,各处花香鸟语,颇可盘桓。”

12落英缤纷 [ luò yīng bīn fēn ]

解释 落:凋落;英:花;缤纷:繁多杂乱。花瓣凋落;纷纷飞扬的样子。形容鲜花盛开的美丽景致。

出处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13云开日出 [ yún kāi rì chū ]

解释 拔开云雾,见到太阳。比喻黑暗已经过去,光明已经到来。

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文准禅师》:“云开日出,水绿山青。”

14虹销雨霁 [ hóng xiāo yǔ jì ]

解释 虹:彩虹;销:同“消”,消失;霁:本指雨止,也引申为天气放睛。彩虹消失,雨后天睛。

出处 唐·王勃《滕王阁序》:“虹销雨霁,彩彻云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5鸟语花香 [ niǎo yǔ huā xiāng ]

解释 鸟儿啼叫;花儿喷香;形容美好的景色。

出处 宋 吕本中《庵居》诗:“鸟语花香变夕阴,稍闲复恐病相寻。”

16欣欣向荣 [ xīn xīn xiàng róng ]

解释 形容草木长得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荣:茂盛。

出处 晋 陶潜《归去来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17满城风雨 [ mǎn chéng fēng yǔ ]

解释 满城:指全城各处。城里到处刮风下雨。原形容秋天景色。后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

出处 宋 释惠洪《冷斋夜话》第四卷:“昨日宵卧,闻搅林风雨声,遂起题壁曰:‘满城风雨近重阳’,忽催税人至,遂败意,只此一句寄举。”

18春风得意 [ chūn fēng dé yì ]

解释 春风:春天和煦的风;得意:愿望得到满足时的高兴心情;和暖的春风使人觉得洋洋自得。①原指考中进士后洋洋自得的心情。②后用以称进士及第;功成名就。③形容因所谋求的事情成功而心情欢畅。

出处 唐 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19干干净净 [ gān gān jìng jìng ]

解释 没有污垢、尘土、杂质。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5回:“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的,没了踪迹,便是武二回来,待敢怎地?”

20叱咤风云 [ chì zhà fēng yún ]

解释 叱咤:发怒吆喝。一声怒喝;可使风云变色。形容声势威力极大;可以左右整个局势。

出处 《晋书 乞伏炽磐载记论》:“炽磐叱咤风云,见机而动。”

21乘风破浪 [ chéng fēng pò làng ]

解释 乘:趁着。趁着顺风;破浪前进。比喻志向远大;气魄雄伟;不怕困难;奋勇前进;多含施展远大抱负之意。也作“乘长风破万里浪”、“长风破浪”。

出处 《宋书 宗悫传》:“悫少时,炳问其志。悫答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22风和日丽 [ fēng hé rì lì ]

解释 和:柔合;温和。轻风柔和;阳光灿烂。形容天气晴和。

出处 清 吴趼人《痛史》:“是日风和日丽,众多官员,都来祭奠。”

23层出不穷 [ céng chū bù qióng ]

解释 层:重复;层出:重复地出现;穷:尽。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有时喻指事物变幻之快。

出处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槐西杂志二》:“天下之巧,层出不穷,千变万化,岂一端所可尽乎?”

24枪林弹雨 [ qiāng lín dàn yǔ ]

解释 枪杆像树林;子弹像下雨。形容战斗激烈;炮火密集的战场。

出处 清 孙雨林《皖江血》:“此时人心一半改,结局真难测。且画策,枪林弹雨,木坏山颓,江城付劫灰。”

25苦尽甘来 [ kǔ jìn gān lái ]

解释 尽:终结;甘:甜;美好。比喻艰苦的日子已经过去;美好的时光已经到来。

出处 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四折:“受彻了牢狱灾,今日个苦尽甘来。”

26重见天日 [ chóng jiàn tiān rì ]

解释 重:重新。重新看见天和太阳。比喻摆脱了黑暗困苦的环境;又见到了光明。也作“复见天日”、“重睹天日”、“再见天日”。

出处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杨八老越国奇逢》:“幸天兵得胜,倭贼败亡,我等指望重见天日。”

27呼风唤雨 [ hū fēng huàn yǔ ]

解释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可以呼唤风雨。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

出处 宋 孔觌《罨溪行》:“罨画溪头鸟鸟乐,呼风唤雨不能休。”

28风雨同舟 [ fēng yǔ tóng zhōu ]

解释 舟:船。在风雨中同乘在一条船上;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出处 孙武《孙子 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29和风细雨 [ hé fēng xì yǔ ]

解释 温和的风和细小的雨。本指自然现象;现多指用和缓的态度和方式处理问题。

出处 南朝 陈 张正见《陪衡阳游耆阇诗》:“清风吹麦垄,细雨濯梅林。”

30胸无城府 [ xiōng wú chéng fǔ ]

解释 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城府:城市和官府;借指待人处事的心机。

出处 《宋史 傅尧俞传》:“尧俞厚重言寡,遇人不设城府,人自不忍欺。”

31狂风暴雨 [ kuáng fēng bào yǔ ]

解释 大风大雨。比喻声势猛烈或处境险恶。

出处 宋 梅尧臣《惜春三月》之二:“前日看花心未足,狂风暴雨忽无凭。”

32风雨如晦 [ fēng yǔ rú huì ]

解释 晦: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这天夜里没有月亮。风雨天气;天色昏暗犹如晦日的夜晚。后比喻局势动荡;社会黑暗。

出处 《诗经 郑风 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33晴空万里 [ qíng kōng wàn lǐ ]

解释 晴空:晴朗的天空。形容天空晴朗,没有一点云彩。

出处 曹靖华《碧海墨林油香飘》:“这里却像中国仲秋的天气,秋高气爽,晴空万里。”

34秋高气爽 [ qiū gāo qì shuǎng ]

解释 形容秋季天空晴朗;气候凉爽宜人。

出处 唐 杜甫《崔氏东山草堂》诗:“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暗风吹乱蛩悲咽。”

35磨杵成针 [ mó chǔ chéng zhēn ]

解释 把铁棒磨成了针。比喻做任何艰难的工作,只要有毅力,下苦功,就能够克服困难,做出成绩。

出处 明 杨慎《七星桥记》:“矢磨杵成针之志,徼折梅寄慲之灵。”

36滴水穿石 [ dī shuǐ chuān shí ]

解释 滴水可把石头打穿。比喻虽然力量小;但只要坚持不懈;就能把艰难的事情办成。也作“水滴石穿”。

出处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 一钱斩吏》:“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37电闪雷鸣 [ diàn shǎn léi míng ]

解释 闪电飞光,雷声轰鸣。比喻快速有力。也比喻轰轰烈烈。

出处 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五章:“是英明的主意,这主意通过电话就电闪雷鸣一样传遍工地。”

38开花结果 [ kāi huā jiē guǒ ]

解释 原指经播种耕耘后有了收获。比喻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出处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如今方下种,还没有发芽哩。再隔五、六年,开花结果,才到得你口。”

39绳锯木断 [ shéng jù mù duàn ]

解释 拉绳作锯;也能锯断木头。比喻力量虽小;条件虽差;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就能把难办的事做成。

出处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十卷:“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40腾云驾雾 [ téng yún jià wù ]

解释 神话描写神仙、妖魔或得道的人可以乘着云雾在空中飞行。也形容人在身体、精神处于不正常状态的举止。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58回:“那家子又惊又喜道:‘是几位腾云驾雾的罗汉歇在我家!’”

41风雨交加 [ fēng yǔ jiāo jiā ]

解释 大风暴雨一齐袭来。形容天气十分恶劣。

出处 清 梁章钜《浪迹续谈 除夕元旦两诗》:“冬至前后,则连日阴噎,风雨交加,逾月不止。”

42瓢泼大雨 [ piáo pō dà yǔ ]

解释 瓢:剖开葫芦做成的舀水器。像用瓢泼水那样的大雨。形容雨非常大。

出处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二:“西北悬天起了乌黑的云朵,不大一会,瓢泼大雨到来了,夹着炸雷和闪电,因为三天两头地下雨,道上黑泥总是不干的,出门的人们都是光着脚丫子,顺着道沿走。”

43春风化雨 [ chūn fēng huà yǔ ]

解释 化雨:适时的雨。像用和暖的春风吹拂人;似及时的雨水滋润大地一样。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也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有如时雨化之者。”

44绚丽多彩 [ xuàn lì duō cǎi ]

解释 形容色彩华丽。

出处 《飞向太平洋》:“荧光染色剂把蔚蓝色的海水染成翠绿色,像一条数百米长的锦带漂浮在洋面上,绚丽多彩,好看极了。”

45暴风疾雨 [ bào fēng jí yǔ ]

解释 暴:急骤,猛烈;疾:迅疾。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

出处 《清史稿 灾异志三》:“三年六月初十日,定海暴风疾雨,坏各埠船,溺死兵民无数。”

46牛毛细雨 [ niú máo xì yǔ ]

解释 指极细的小雨。

出处 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第五卷:“牛毛细雨送斜阳。”

47天朗气清 [ tiān lǎng qì qīng ]

解释 朗:明朗。形容天空晴朗,空气清新。

出处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48滂沱大雨 [ páng tuó dà yǔ ]

解释 滂沱:大雨的样子。形容雨下得很大。

出处 《诗·小雅·渐渐之石》:“月离于毕,俾滂沱矣。”

49毛毛细雨 [ máo máo xì yǔ ]

解释 毛:小,细碎。形容雨下得很细。

出处 《刘胡兰传》:“那天恰好是个阴天,还落着毛毛细雨。”

50气贯长虹 [ qì guàn cháng hóng ]

解释 气:气概;精神。形容气势壮盛;简直可以贯穿长虹。

出处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于维巨卿,气贯虹霓,义高云汉。”

51水滴石穿 [ shuǐ dī shí chuān ]

解释 滴:液体一点一点地往下落;穿:破;透。指水一滴一滴不断地往下落;把石头穿透。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自然会成功。

出处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十卷:“乖崖援笔判云:‘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52飘风骤雨 [ piāo fēng zhòu yǔ ]

解释 同“飘风暴雨”。

出处 《老子》第二十三章:“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53淅淅沥沥 [ xī xī lì lì ]

解释 象声词,形容轻微的风雨声、落叶声等。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这里黛玉喝了两口稀粥,仍歪在床上,不想日未落时天就变了,淅淅沥沥下起雨来。”

54大雨倾盆 [ dà yǔ qīng pén ]

解释 雨大得象盆里的水直往下倒。形容雨大势急。

出处 唐 杜甫《白帝》诗:“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55将勤补拙 [ jiāng qín bǔ zhuō ]

解释 以勤奋弥补笨拙。

出处 唐 白居易《自到郡斋题二十四韵》:“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

56霞光万道 [ xiá guāng wàn dào ]

解释 形容日出日落时霞光散射的美丽景象。也形容某种珍宝放出耀眼的光辉。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一回:“但见个东西映着日光,霞光万道,瑞气千条,从门里就冲着他怀里飞来。”

57蜀犬吠日 [ shǔ quǎn fèi rì ]

解释 蜀:四川省的简称;吠:狗叫。原意是四川多雨,那里的狗不常见太阳,出太阳就要叫。比喻少见多怪。

出处 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

58风雨无阻 [ fēng yǔ wú zǔ ]

解释 不受刮风下雨的阻碍。指预先约好的事情,一定按期进行。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黄秀才徼灵玉马坠》:“黄秀才从陆路短船,风雨无阻,所以赶着了。”

59云开雾散 [ yún kāi wù sàn ]

解释 见“云消雾散”。

出处 宋·陶佃《王君仪》诗:“云开雾散却晴霁,清风淅淅无纤尘。”

60云过天空 [ yún guò tiān kōng ]

解释 比喻事情已经过去,一切恢复平静。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1回:“把一桩惊风骇浪的大案,办得来云过天空。”

61春雨如油 [ chūn yǔ rú yóu ]

解释 春雨贵如油。形容春雨可贵。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春雨一滴滑如油。”

62愁云惨雾 [ chóu yún cǎn wù ]

解释 形容暗淡无光的景象。多比喻令人忧愁苦闷的局面。

出处 瞿秋白《乱弹 一种云》:“如果是惊天动地的霹雳,那才拨得开满天的愁云惨雾。”

63碧空如洗 [ bì kōng rú xǐ ]

解释 碧空:浅蓝色的天空。蓝色的天空明净得像洗过一样。形容天气晴朗。

出处 宋 张元干《水调歌头》词:“万里碧空如洗,寒浸十分明月,帘卷玉波流。”

64大雨滂沱 [ dà yǔ páng tuó ]

解释 滂沱:雨大而多的样子。形容寸下得很大。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行了数日,忽值大雨滂沱。

65大雨如注 [ dà yǔ rú zhù ]

解释 注:灌入。形容寸下得很大,雨水象往下灌似的。

出处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偶然风狂浪涌,大雨如注,舟楫不能前进,泊于山崖之下。

66惨雨酸风 [ cǎn yǔ suān fēng ]

解释 犹言凄风苦雨。指令人伤感的天气。亦以喻不安定的局势。

出处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 英夷就抚》:“军门传箭夜缒城,郦生寸舌能销兵。抽红换白须臾事,惨雨酸风顷刻平。”

67雨蓑风笠 [ yǔ suō fēng lì ]

解释 防雨用的蓑衣笠帽,为渔夫的衣饰。亦借指渔夫。

出处 宋 李曾伯《沁园春 丙辰归里和八窗叔韵》词:“天教狂虏灰飞。更莫问儿郎存血衣。把雪裘霜帽,绝交楚徼,雨蓑风笠,投老吴矶。”

68十风五雨 [ shí fēng wǔ yǔ ]

解释 十天一刮风,五天一下雨。形容风调雨顺,气候适宜。

出处 宋 陆游《村居初夏》诗:“斗酒只鸡人笑乐,十风五雨岁丰穰。”

69山溜穿石 [ shān liù chuān shí ]

解释 山里的滴水可以把石头滴穿。比喻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就可以成功。

出处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泰山之溜穿石。”

70累足成步 [ lěi zú chéng bù ]

解释 比喻不断积累,便能成功。

出处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九十:“故累足成步,著备成德。”

71风轻云淡 [ fēng qīng yún dàn ]

解释 微风轻拂,浮云淡薄。形容天气晴好。亦作“风轻云净”、“云淡风轻”。

出处 元·杨暹《西游记》第四本第十三出:“元定下的夫妻怎断,咱茶浓酒酣,趁着风轻云淡,省得着我倚门终日盼停骖。”

72栉风沐雨 [ zhì fēng mù yǔ ]

解释 栉:梳头发;沐:洗头发。风梳发,雨洗头。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天下》:“沐甚雨,栉急风。”

73骤风暴雨 [ zhòu fēng bào yǔ ]

解释 见“骤雨暴风”。

出处 柳青《铜墙铁壁》第八章:“众人都担心这时正是下雷雨的节令,猛不防来一阵骤风暴雨,人们藏在地洞里难免遭水淹。”

74万里无云 [ wàn lǐ wú yún ]

解释 湛湛蓝天,没有一丝云彩。形容天气晴朗。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碧天万里无云,空劳倦客身心。”

75水绿山青 [ shuǐ lǜ shān qīng ]

解释 形容山水景色艳丽如画。

出处 清·洪昇《长生殿·闻铃》:“只是对此鸟啼花落,水绿山青,无非助朕悲怀。”

76巫山云雨 [ wū shān yún yǔ ]

解释 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后称男女欢合。

出处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77白虹贯日 [ bái hóng guàn rì ]

解释 虹:这里指的是“晕”(yùn);即日光通过云层中的冰晶时;经折射而形成的光圈;贯:穿。古人迷信;认为这种异常的天象;是天变将发的征兆;将有不平常的事件发生。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四》:“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78流光瞬息 [ liú guāng shùn xī ]

解释 形容时间极短。

出处 明 徐霖《绣襦记 鸣珂嘲客》:“流光瞬息驹过隙,莫把青春枉抛掷。”

79蚁封穴雨 [ yǐ fēng xué yǔ ]

解释 蚂蚁聚土洞口,是要下大雨的征兆。

出处 汉·焦延寿《易林》卷十三:“蚁封户穴,大雨将集。”

80覆雨翻云 [ fù yǔ fān yún ]

解释 比喻反复无常,玩弄手段。也比喻世事变幻莫测。

出处 明 何景明《长安大道行》:“薰天灼地期长久,覆雨翻云亦随手。”

81驽马十驾 [ nú mǎ shí jià ]

解释 原意是骏马一天的路程,驽马虽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达。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追上资质高的人。

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82风雨晦暝 [ fēng yǔ huì míng ]

解释 谓风雨交加,天色昏暗犹如黑夜。

出处 唐·王度《古镜记》:“遂起视之,则风雨晦暝,缠绕此树,电光晃耀,忽上忽下。”

83风雨时若 [ fēng yǔ shí ruò ]

解释 《书·洪范》:“曰肃,时雨若……曰圣,时风若。”孔传:“君行敬,则时雨顺之。”后以“风雨时若”指风调雨顺。

出处 《书·洪范》:“曰肃,时雨若……曰圣,时风若。”孔传:“君行敬,则时雨顺之。”

84风雨如磐 [ fēng yǔ rú pán ]

解释 磐:大石头。形容风雨极大。

出处 宋·孙光宪《兆北琐言·逸文·丁秀才奇术致物》:“诗僧贯休《侠客》诗云:‘黄昏风雨黑如磐,别我不知何处去?’”

85云翻雨覆 [ yún fān yǔ fù ]

解释 唐杜甫《贫交行》:“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后以“云翻雨覆”比喻人情世态反复无常。

出处 唐·杜甫《贫交行》:“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86杏花春雨 [ xìng huā chūn yǔ ]

解释 初春杏花遍地、细雨润泽的景象。

出处 元·虞集《风入松》词:“为报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87风雨如盘 [ fēng yǔ rú pán ]

解释 盘:大石头。形容风雨极大。

出处 宋 孙光宪《兆北琐言 逸文 丁秀才奇术致物》:“诗僧贯休《侠客》诗云:'黄昏风雨黑如盘,别我不知何处去?'”

88风狂雨横 [ fēng kuáng yǔ héng ]

解释 狂:猛烈;横:粗暴。形容狂猛而迅急的风雨。

出处 宋·辛弃疾《念奴娇·和信守王道夫席上韵》:“风狂雨横,是邀勒园林,几多桃李。”

89银河倒泻 [ yín hé dào xiè ]

解释 泻:水从高处往下直流。象银河里的水倒泻下来。形容雨下得极大,象泻下来的一样。

出处 唐·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90得失在人 [ dé shī zài rén ]

解释 指人生的胜利失败就取决与本人的努力与否。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出处 唐·陈子昂《与韦王虚己书》:“仆尝窃不自量,谓以为得失在人,欲揭闻见,抗衡当代之士。”

91杏雨梨云 [ xìng yǔ lí yún ]

解释 杏花如雨,梨花似云。形容春天景色美丽。

出处 明·许自昌《水浒记·冥感》:“慕虹霓盟心,蹉跎杏雨梨云,致蜂蝶恋昏。”

92飘风苦雨 [ piāo fēng kǔ yǔ ]

解释 形容天气恶劣。

出处 战国·宋·墨翟《墨子·尚同上》:“今若天飘风苦雨,溱溱而至者,此天之所以罚百姓之不上同于天者也。”

93九转功成 [ jiǔ zhuàn gōng chéng ]

解释 转:循环变华。原为道家语,指炼得九转金丹。后常比喻经过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而终于获得成功。

出处 《抱朴子·金丹》:“其一转至九转,迟速各有日数多少,以此知之耳。其转数少,其药力不足,故服之用日多得仙迟也;其转数多药力成,故服之用日少而提仙速也。”

94梨花带雨 [ lí huā dài yǔ ]

解释 象沾着雨点的梨花一样。原形容杨贵妃哭泣时的姿态。后用以形容女子的娇美。

出处 唐 白居易《长恨歌》:“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95暑雨祁寒 [ shǔ yǔ qí hán ]

解释 夏大雨,冬大寒。《书 君牙》:“夏暑雨,小民惟曰怨咨,冬祁寒,小民亦惟曰怨咨,厥惟艰哉!”蔡沉集传:“祁,大也。暑雨祁寒,小民怨咨,自伤其生之艰难也。”后以“暑雨祁寒”为怨嗟生计艰难之典。

出处 《书·君牙》:“夏暑雨,小民惟曰怨咨,冬祁寒,小民亦惟曰怨咨,厥惟艰哉!”蔡沉集传:“祁,大也。暑雨祁寒,小民怨咨,自伤其生之艰难也。”

96久旱逢甘雨 [ jiǔ hàn féng gān yǔ ]

解释 逢:遇到;甘雨:好雨;遂人愿的及时雨。长久干旱之后遇到一场好雨。形容一直渴望得到的东西;终于获得了满足。

出处 宋 洪迈《容斋随笔 四笔 卷八 得意失意诗》:“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