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形容立功很大的成语

形容立功很大的成语


1汗马功劳 [ hàn mǎ gōng láo ]

解释 汗马:战马奔驰出汗。指将士立下战功。后指对事业的辛勤贡献。

出处 韩非《韩非子 五蠹》:“弃私家之事,而必汗马之劳,家困而上弗论,则穷矣。”

2功德无量 [ gōng dé wú liàng ]

解释 世界各地:功业和德行;无量:无法计算。旧时指功劳恩德非常大。现多用来称赞做了好事。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南阳慧忠国师》:“功德无量,非口所说,非意所陈。”

3功高盖世 [ gōng gāo gài shì ]

解释 功劳极大,当代没人能比。

出处 唐浩明《曾国藩》第二部第二章:“小人在江湖上,到处听说将军功高盖世。”

4建功立业 [ jiàn gōng lì yè ]

解释 建:建立;功:功勋;业:事业。建立功勋和事业。

出处 宋 苏轼《应制举上两制书》:“古之圣贤建功立业、兴利捍患,至于百工小事之事皆有可观。”

5功盖天下 [ gōng gài tiān xià ]

解释 功劳天下第一。

出处 唐·李复言《续玄怪录·李卫公靖》:“其后竟以兵权静寇难,功盖天下。”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二折:“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正此之谓也。”

6功标青史 [ gōng biāo qīng shǐ ]

解释 标:写明;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为青史。功劳记在史书上。指建立了巨大功绩。

出处 唐·杜甫《赠郑十八贲》诗:“古人日以远,青史自不泯。”

7不世之功 [ bù shì zhī gōng ]

解释 不世:非凡。指极大的功劳。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隗嚣传》:“足下将建伊、吕之业,弘不世之功。而大事草创,英雄未集。”

8赫赫之功 [ hè hè zhī gōng ]

解释 赫赫:盛大显著貌。显赫的业绩。形容功劳极大。

出处 《大戴礼·劝学》:“无绵绵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9空前绝后 [ kōng qián jué hòu ]

解释 空:空白;绝:断绝。以前没有过;以后也没有。指从古到今非常突出;独一无二的事物。

出处 宋 朱象贤《闻见偶录 男服从军》:“古之木兰,以女为男,代父从军,十二年而归,同行者莫知其为女子,诗歌美之,典籍传之,以其事空前绝后。”

10出类拔萃 [ chū lèi bá cuì ]

解释 出:超过;类:同类;拔:超出;萃:草丛生的样子;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超出那一类;高出那一群。形容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11劳苦功高 [ láo kǔ gōng gāo ]

解释 劳苦:劳累辛苦。出了极大的力气;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身。”

12一脉相承 [ yī mài xiāng chéng ]

解释 一脉:同一血脉;指联络贯通而成的一个系统。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指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

出处 清 李绿园《歧路灯》:“如今这两个侄儿,虽分鸿胪、宜宾两派,毕竟一脉相承,所以一个模样。”

13百尺竿头 [ bǎi chǐ gān tóu ]

解释 桅杆或杂技长竿的顶端。比喻极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学问、事业有很高的成就。

出处 唐 吴融《商人》诗:“百尺竿头五两斜,此生何处不为家。”

14满载而归 [ mǎn zài ér guī ]

解释 满:满满地;载:装载;归:返回。东西装得满满地回来;形容收获极丰富。也作“捆载而归”或“满车而归”。

出处 宋 倪思《经鉏堂杂志》:“里有善干谒者,徒有而出,满载而归,里人无不羡之。”

15改邪归正 [ gǎi xié guī zhèng ]

解释 从邪路上回到正路上来。指不再做坏事。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今可舍邪归正以入佛乘。”

16德才兼备 [ dé cái jiān bèi ]

解释 品德和能力都具备。兼备:都具备。

出处 《元史 丰臧梦解传》:“乃举梦解才德兼备,宜擢清要,以展所蕴。”

17大功告成 [ dà gōng gào chéng ]

解释 功:事业;告:宣告。指完成了一项巨大的工作或十分重要的任务。也作“大功毕成”。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上》:“十万众并集,平作二旬,大功毕成。”

18名列前茅 [ míng liè qián máo ]

解释 名:名次;前茅:春秋时楚国用茅草做报警用的旌旗;行军时拿着走在队伍的前面;作为报警的信号;故称“前茅”。比喻名次挂在前面。多指考试或竞赛等。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蔿敖为宰,择楚国之令典,军行,右辕,左追蓐,前茅虑无,中权,后劲。”

19才高八斗 [ cái gāo bā dǒu ]

解释 才:文才。形容人文才很高。

出处 明 陈汝元《金莲记 偕计》:“不佞姓苏,名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也。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20戴罪立功 [ dài zuì lì gōng ]

解释 身负罪责;争取立下功劳;借以赎罪。

出处 《明史 史可法传》:“以平贼逾期,戴罪立功。”

21功成名就 [ gōng chéng míng jiù ]

解释 功:功业。就:达到。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

出处 《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22丰功伟绩 [ fēng gōng wěi jì ]

解释 丰:多;伟:大;显赫。伟大的功勋和成就。

出处 宋 周行己《上宰相书》:“逮事三主,始终一心,丰功伟绩,昭焕今古。”

23见多识广 [ jiàn duō shí guǎng ]

解释 识:知道。看到的多;知道的广。形容资格较老;经验丰富;知识广博。

出处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还是大家宝眷,见多识广,比男子汉眼力,到胜十倍。”

24安分守己 [ ān fèn shǒu jǐ ]

解释 分:本分;守:保持;己:指自己活动的范围或指自身所具有的品节。指谨慎老实;遵守合乎自己身分的规矩;不越轨外求;亦指安于现状。

出处 宋 袁文《瓮牖闲评》第八卷:“自以为一己之能,万一人主见喜,则超臘奋迅何事不可为,彼安分守己恬于进取者,方且以道义自居,其肯如此侥幸乎?”

25马到成功 [ mǎ dào chéng gōng ]

解释 战马一到阵前就取得胜利。形容迅速取得成就。

出处 元 张国宾《薛仁贵》楔子:“凭着您孩儿学成武艺,智勇双全,若在两阵之间,怕不马到成功。”

26举世无双 [ jǔ shì wú shuāng ]

解释 举:全。全世界没有第二个。形容稀有罕见。

出处 清 钱牧斋《钱牧斋尺牍 答定海县张绍谦》:“治行比憺惟之卓鲁,举世无双。”

27蒸蒸日上 [ zhēng zhēng rì shàng ]

解释 蒸蒸:一天天地向上发展。形容发展速度快。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你世兄又是槃槃大才,调度有方,还怕不蒸蒸日上吗?”

28居功自傲 [ jū gōng zì ào ]

解释 居功:自恃有功。自以为有功劳而骄傲自大。

出处 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十章:“然而毛润之不但毫无居功自傲的表情,而且异常谦逊地说:‘这算什么功。”

29天下第一 [ tiān xià dì yī ]

解释 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治平为天下第一。”

30带罪立功 [ dài zuì lì gōng ]

解释 让犯罪的人立功赎罪。

出处 清 李渔《蜃中楼 献寿》:“正要议俺的罪刑,恰好西北地方又报亢旱,上帝就着俺去带罪立功。”

31树功立业 [ shù gōng lì yè ]

解释 树:建立;业:业绩。建立功勋和业绩。

出处 唐·杜牧《上宣州崔大夫书》:“未有不得多士之尽心,而得树功立业流于歌诗也,况于诸侯哉!”

32博古通今 [ bó gǔ tōng jīn ]

解释 博:广博;知道得多;通:通晓。通晓古代和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渊博。

出处 《晋书 石崇传》:“君侯博古通今,察远照迩,愿加三思。”

33立功赎罪 [ lì gōng shú zuì ]

解释 立功:建立功绩;赎:补偿。建立功绩来补偿罪行或过失。

出处 《旧唐书 王孝杰传》:“遣使斩宏晖以徇。使未至幽州,而宏晖已立功赎罪,竟免诛。”

34将功补过 [ jiāng gōng bǔ guò ]

解释 将:拿;补:补偿。用功劳补偿过错。

出处 《晋书 王敦传》:“当令任不过分,役其所长,以功补过,要之将来。”

35永不磨灭 [ yǒng bù mó miè ]

解释 永远不会消灭。常指光辉事迹或伟大精神永远流传。

出处 郭沫若《创造者》:“你们是永不磨灭的太阳,永远高照着时间的大海。”

36功成名遂 [ gōng chéng míng suì ]

解释 遂;成功。建立了功绩;有了名声。

出处 墨翟《墨子 修身》:“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37以功赎罪 [ yǐ gōng shú zuì ]

解释 赎:抵偿。用功劳抵消罪过。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凌统传》:“以功赎罪。”

38罪上加罪 [ zuì shàng jiā zuì ]

解释 指罪恶更为严重。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7卷:“见今县里告下忤逆,如今又打死小四,罪上加罪。”

39戴罪图功 [ dài zuì tú gōng ]

解释 戴罪:身负重责;图:谋取。指有罪之人立功,争取减免罪行。

出处 《明史·马芳传》:“帝令察广堪办贼,许戴罪图功,否即以赐剑从事。”

40升官发财 [ shēng guān fā cái ]

解释 谓提升了官职,同时就能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6回:“总而言之,我不曾提挈侄儿子升官发财,是我的错处。”

41计功受赏 [ jì gōng shòu shǎng ]

解释 同“计功行赏”。受,授。

出处 《淮南子·人间训》:“是故忠臣事君也,计功而受赏,不为苟得;积力而受官,不贪爵禄。其所能者,受之勿辞也。”《后汉书·南匈奴传》:“其南部斩首获生,计功受赏如常科。”

42开国功臣 [ kāi guó gōng chén ]

解释 指为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立下汗马功劳的人。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十回:“他见单雄信好客,是一个做得开国功臣的,因此借寓东岳庙中,图与交往。”

43涓滴之劳 [ juān dī zhī láo ]

解释 涓:细流;滴:水珠。很小的一点功劳。

出处 唐 李世民《赐刘洎自尽诏》:“刘洎出自闾武,言行罕称,于国无涓滴之劳,在朕匪粉榆之旧。”

44将功赎罪 [ jiāng gōng shú zuì ]

解释 将:用;拿;赎:抵尝;弥补。拿功劳来抵偿罪过。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1回:“今云长虽犯法,不忍违却前盟。望权记过,容将功赎罪。”

45功高不赏 [ gōng gāo bù shǎng ]

解释 功:功勋,功业。赏:赏赐。功劳极大,无法赏赐。形容功劳之大。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

46功高望重 [ gōng gāo wàng zhòng ]

解释 功:功劳,功绩。望:名望,声望。功劳和名望都很大。

出处 明·孙梅锡《琴心记·相如受世》:“将军不必怨怅,你功高望重,不久自明。”

47将功折罪 [ jiāng gōng zhé zuì ]

解释 将:拿;用;折:抵偿。用功劳来抵偿罪过。

出处 元 无名氏《隔江斗智》楔子:“如今权饶你将功折罪,点起人马,随我追赶出来。”

48骄傲自大 [ jiāo ào zì dà ]

解释 盛气凌人,过分抬高自己。

出处 邓小平《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要特别提出谦虚,反对骄傲自大。”

49震古烁今 [ zhèn gǔ shuò jīn ]

解释 烁:光亮的样子。震动古代,显耀当世。形容事业或功绩非常伟大。

出处 清 谭嗣同《仁学》:“称震古烁今之仁政焉。”

50矜功伐能 [ jīn gōng fá néng ]

解释 矜、伐:自夸。夸耀自己的功劳和才能。

出处 三国 魏 刘劭《人物志 卷下 释陵人》:“彼小人则不然,矜功伐能,好以陵人。”

51尺寸之功 [ chǐ cùn zhī gōng ]

解释 尺寸:形容数量少。微末的功劳。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一》:“夫民劳而实费,又无尺寸之功,破宋肥仇,而世负其祸矣。”

52功高震主 [ gōng gāo zhèn zhǔ ]

解释 功:功劳,功勋;震:震动、威震;主:君主。功劳太大,使君主受到震动而心有疑虑。

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

53计功行赏 [ jì gōng xíng shǎng ]

解释 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

出处 韩非《韩非子 八说》:“计功而行赏,程能而授事。”

54计功程劳 [ jì gōng chéng láo ]

解释 计算功劳。

出处 明·张居正《答督抚吴环洲言敬事后食之义书》:“人臣自靖之义,若铢铢两两,计功程劳,以责望于上,似非所谓怀仁义以事君者也。”

55计功行封 [ jì gōng xíng fēng ]

解释 犹言计功行赏。

出处 《晋书·齐王冏传》:“计功行封,事殷未遍。”

56小儿破贼 [ xiǎo ér pò zéi ]

解释 比喻年纪轻就建立功业。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57计勋行赏 [ jì xūn xíng shǎng ]

解释 同“计功行赏”。

出处 《旧唐书·房玄龄传》:“今计勋行赏,玄龄等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所以汉之萧何,虽无汗马,指踪推毂,故得功居第一。”

58将功折过 [ jiāng gōng zhé guò ]

解释 同“将功折罪”。

出处 元·李直夫《虎头牌》第三折:“既然他复杀了一阵,夺的人口牛羊马匹回来了,这等呵将功折过,饶了他项上一刀。”

59功盖天地 [ gōng gài tiān dì ]

解释 盖:胜过。功绩胜过天下所有人。形容功劳极大。

出处 汉·李陵《答苏武书》:“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

60拔剑论功 [ bá jiàn lùn gōng ]

解释 指争论功劳激烈到几乎动武。

出处 语出《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

61建功立事 [ jiàn gōng lì shì ]

解释 犹“建功立业”。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桂阳太守李温等,皆建功立事,有补于世。”唐·林蕴《上宰相元衡弘靖书》:“见古人之有建功立事者,心则幕之。”

出处 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桂阳太守李温等,皆建功立事,有补于世。”

62但求无过 [ dàn qiú wú guò ]

解释 但:仅,只要;过:错误。只追求没有过错。形容做事保守平庸怕出差错。

出处 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

63酬功给效 [ chóu gōng jǐ xiào ]

解释 赏赐有功劳者。

出处 《敦煌变文集 伍子胥变文》:“子胥随帝部卒入城,检纳干戈,酬功给效。”

64荫子封妻 [ yìn zǐ fēng qī ]

解释 妻子得到封号,子孙获得世袭官爵。指建立功业,光耀门庭。

出处 明 汤显祖《邯郸记 东巡》:“我暂把洛阳绕一遭,专等你捷音来报。那时节呵重叠的荫子封妻恩不小。”

65阿保之功 [ ē bǎo zhī gōng ]

解释 阿保:保护养育。保护养育幼儿的功劳。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丙吉传》:“是时掖庭宫婢则令民夫上书,自陈尝有阿保之功。”

66阿保之劳 [ ē bǎo zhī láo ]

解释 阿保:保护养育。保护养育幼儿的功劳。

出处 《晋书 顾和传》:“帝以保母周氏有阿保之劳,颌假其名号,内外皆奉诏。”

67不赏之功 [ bù shǎng zhī gōng ]

解释 形容功劳极大。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

68功薄蝉翼 [ gōng bó chán yì ]

解释 功劳象蝉的翅膀那样微薄。形容功劳很小。常用作谦词。

出处 汉·蔡邕《让高阳乡侯章》:“臣事轻葭莩,功薄蝉翼。”

69丰烈伟绩 [ fēng liè wěi jì ]

解释 丰:多;烈:功业;伟:大,显赫。伟大的功绩和成就。

出处 清·汪琬《代寿洪太傅七十序》:“其品望在乡国,其威名在遐荒,其丰烈伟绩在太史。”

70积功兴业 [ jī gōng xīng yè ]

解释 指建立功业,实现抱负。

出处 《意林》卷五引晋 杨泉《物理论》:“傅子曰:‘诸葛亮诚一时之异人也,治国有分,御军有法,积功兴业,事得其机。”

71班功行赏 [ bān gōng xíng shǎng ]

解释 班:排列等级,依次。按照功劳大小,依次给予赏赐。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李云传》:“举厝至重,不可不慎。班功行赏,宜应其实。”

72横草之功 [ héng cǎo zhī gōng ]

解释 横草:把草踩倒。如同将草踩倒的那样功劳。比喻轻微的功劳。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终军传》:“军无横草之功,得到宿卫,食禄五年。”

73酬功报德 [ chóu gōng bào dé ]

解释 酬:报谢;报:报答。酬谢功劳,报答恩德。

出处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80回:“呜呼!酬功报德,率由旧章。”

74封侯万里 [ fēng hóu wàn lǐ ]

解释 封:古代帝王分封部下;封侯:立功而得功名;万里:指边远地区。在边疆立功以求功名。形容志向高远,气度非凡。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祭酒,布衣诸生耳,而当封侯万里之外。”

75将功抵罪 [ jiāng gōng dǐ zuì ]

解释 用功劳来抵罪。

76崇德报功 [ chóng dé bào gōng ]

解释 崇:尊重,推重。尊崇有德之人,酬报有功之人。

出处 《尚书·武成》:“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

77彪炳千古 [ biāo bǐng qiān gǔ ]

解释 形容伟大的业绩流传千秋万代。

出处 南朝 梁 钟嵘《诗品》中卷:“宪章潘岳,文体相辉,彪炳可玩。”

78功狗功人 [ gōng gǒu gōng rén ]

解释 比喻立功的战将和指挥。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萧相国世家》:“今诸君徒能走兽也,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

79矜功伐善 [ jīn gōng fá shàn ]

解释 矜、伐:自夸。夸耀自己的功劳和才能。形容极不虚心。

出处 《晋书 段灼传》:“艾性刚急,矜功伐善,而不能协同朋类,轻犯雅俗,失君子之心。”

80矜功自伐 [ jīn gōng zì fá ]

解释 以为功高而自我夸耀

出处 《晋书 陆机传》:“冏既矜功自伐,受爵不让,机恶之,作《豪士赋》以刺焉。”

81丘山之功 [ qiū shān zhī gōng ]

解释 比喻功绩伟大。

出处 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故乃建秋山之功,享不訾之禄。”

82创业垂统 [ chuàng yè chuí tǒng ]

解释 创业:创建功业;垂:流传;统:指一脉相承的系统。创立功业,传给后代子孙。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

83进德脩业 [ jìn dé xiū yè ]

解释 指增进道德与建立功业。

84称德度功 [ chēng dé duó gōng ]

解释 称:衡量;度:估量。对被任用的人既要考虑到他的品德,也要考虑到他的功劳。

出处 《管子·君臣下》:“称德度功,劝其所能。”

85鸿业远图 [ hóng yè yuǎn tú ]

解释 鸿:大。宏伟的事业,远大的志向或谋划。

出处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若国家不为体恤,不为保护,则小者无以觅蝇头微利,大者无以展鸿业远图。”

86辅弼之勋 [ fǔ bì zhī xūn ]

解释 辅:辅助;弼:纠正。辅助国家的功绩。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何夔传》:“以亲则君有辅弼之勋焉,以贤则君有醇固之茂焉。”

87较德焯勤 [ jiào dé chāo qín ]

解释 显着的德行和功劳。

出处 唐·韩愈《刘统军碑》:“自我公薨至葬,凡所以较德焯勤者,莫不粗完。”

88枕戈汗马 [ zhěn gē hàn mǎ ]

解释 枕着武器,疾驰战马。形容时刻准备杀敌立功。

出处 明·屠隆《昙花记·公子受封》:“念亲恩主德总来难报,须教,枕戈汗马,努力塞云边草,儿时得功成大漠,鹤归华表。”

89生功止过 [ shēng gōng zhǐ guò ]

解释 止:禁止,组织。鼓励立功,防止过失。

出处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说疑》:“赏有功,罚有罪,而不失其人,方在于明者也,非能生功止过者也。”

90立功自效 [ lì gōng zì xiào ]

解释 立:建树;效:报效,献出。指建树功绩以作出贡献。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3回:“只将郭子仪手下仆人失慎的,就地正法,赦郭子仪之罪,许其自后立功自效。”

91立人达人 [ lì rén dá rén ]

解释 立:建树,成就;达:发达,显贵。旧指帮助人建立功业,提高地拉。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92立功立事 [ lì gōng lì shì ]

解释 立:建树。指树立功勋与事业。

出处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立功立事,开国称孤。”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