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形容狼跑得快的成语

形容狼跑得快的成语


1雷厉风行 [ léi lì fēng xíng ]

解释 厉:猛烈;行:奔跑;引申为迅速。像打雷那样猛烈;像刮风那样迅速。比喻对法令的执行严厉迅速。也用来形容工作极度紧张;办事果断;行动迅速。

出处 宋 曾巩《亳州谢到任表》:“运独断之明,则天清水止;昭不杀之戒,则雷厉风行。”

2狼狈为奸 [ láng bèi wéi jiān ]

解释 狼狈:传说狈是与狼同类的野兽;因前腿短;要趴在狼身上才能行动。狼和狈常一起出外伤害牲畜。奸:做坏事。比喻坏人互相勾结一起干坏事。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诗翁画客狼狈为奸,怨女痴男鸳鸯并命。”

3昂首阔步 [ áng shǒu kuò bù ]

解释 昂:仰;抬头;阔步:大踏步向前走。抬起头;大步走向前;形容精神振奋勇往直前的样子。有时也用来形容态度高傲。

出处 李大钊《青春》:“惟有昂首阔步,独往独来,何待他人之援手。”

4快马加鞭 [ kuài mǎ jiā biān ]

解释 对本来跑得很快的马再打几鞭。比喻快上加快。

出处 明 徐姬《杀狗记 看书苦谏》:“何不快马加鞭,迳赶至苍山,救取伯伯。”

5鹤发童颜 [ hè fà tóng yán ]

解释 鹤发:白白的头发;童颜:红红的面色。满头白发;面色像孩童一样红润。形容老年人气色好;有精神。

出处 唐 田颖《玉山堂诗文集 梦游罗浮》:“自言非神亦非仙,鹤发童颜古无比。”

6狼狈不堪 [ láng bèi bù kān ]

解释 狼狈:疲惫、窘迫的样子;堪:忍受。指困顿窘迫的样子。

出处 宋 朱熹《与政府札子》:“风痰大作,头目旋晕,几欲僵卧,今已累日,精神愈见昏慢,委是狼狈不堪。”

7狼吞虎咽 [ láng tūn hǔ yàn ]

解释 像狼虎一样吞咽东西。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4回:“有一寸见方大小,和在饭里,不上一刻工夫,狼吞虎咽,居然吃个精光。”

8如狼似虎 [ rú láng sì hǔ ]

解释 像狼虎一样。比喻非常凶暴。

出处 《尉缭子 武议》:“一人之兵,如狼似虎,如风如雨,如雷如霆,震震冥冥,天下皆惊。”

9杯盘狼藉 [ bēi pán láng jí ]

解释 狼藉:像狼窝里的草那样杂乱不堪。形容喝酒吃饭快要完了的时候或吃完以后;桌上的杯子、盘子、碗筷等乱七八糟地放着。形容宴饮已毕或将毕时的情景。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滑稽列传》:“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

10引狼入室 [ yǐn láng rù shì ]

解释 引:招引;把狼引到室内。比喻自己把坏人或敌人招引进来。

出处 元 张国宝《罗李郎》:“我不是引的狼来屋里窝,寻得蛐蜒钻耳朵。”

11耳聪目明 [ ěr cōng mù míng ]

解释 聪:听觉灵敏。形容听觉和视觉非常机敏明利。

出处 汉 焦赣《易林 临之需》:“重瞳四乳,耳聪目明,普为仁表,圣作元辅。”

12狼烟四起 [ láng yān sì qǐ ]

解释 狼烟:古代边境点燃狼粪以报警;即烽火。四处都有报警的烽火。形容外敌侵犯或内敌动荡;到处是战火。

出处 明 沈采《千金记 宵征》:“如今狼烟四起,虎斗龙争,我到街坊上打听楚国招兵文榜消息。”

13狼子野心 [ láng zǐ yě xīn ]

解释 狼子:狼崽子;幼小的狼;野心:野兽凶残的本性。狼崽子虽小却有野兽的凶残本性。比喻坏人凶残的秉性或疯狂的欲望。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四年》:“子文曰:‘必杀之。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弗杀,必灭若敖氏矣。’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

14风驰电掣 [ fēng chí diàn chè ]

解释 弛:快跑;掣:闪过。像风奔驰;像电闪过。形容非常迅速;急闪而过。也作“风驰电赴”。

出处 《六韬 龙韬》:“奋威四人,主择材力,论兵革,风驰电掣,不知所由。”

15健步如飞 [ jiàn bù rú fēi ]

解释 健步:走起路来很有力量;速度很快。步伐矫健;快得像飞。形容行走迅速。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丽人牵坐路侧,自乃捉足,脱履相假。女喜着之,幸不凿枘,复起从行,健步如飞。”

16豺狼当道 [ chái láng dāng dào ]

解释 豺、狼:两种凶残的野兽;当:正当;当道:横在路中间挡路。豺狼两种凶残的野兽横在道路中间。比喻残暴的人掌权得势或违法横行;也作“虎狼当路”。

出处 汉 荀悦《汉纪 平帝纪》:“豺狼当道,安问狐狸!”

17大步流星 [ dà bù liú xīng ]

解释 流星:比喻走得快。形容步子很大;走得飞快。

出处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六:“他在爬犁的近边,大步流星地走着。”

18狼心狗肺 [ láng xīn gǒu fèi ]

解释 比喻心肠如狼和狗 一样凶恶、狠毒。也比喻忘恩负义。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那知这贼子恁般狼心狗肺,负义忘恩。”

19羊狠狼贪 [ yáng hěn láng tān ]

解释 狠:凶狠。原指为人凶狠,争夺权势。后比喻贪官污吏的残酷剥削。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因下令军中曰:‘ 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

20鬼哭狼嚎 [ guǐ kū láng háo ]

解释 嚎:大声叫或哭喊。像鬼和狼一样哭喊。形容哭声很凄惨。

出处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20回:“又神差鬼使,叫他里面嚷打做鬼哭狼号。”

21声名狼藉 [ shēng míng láng jí ]

解释 声名:名誉;名声;狼藉:传说中狼群垫草而卧;起来时把草踏乱以消灭痕迹。后借以形容散乱;引申为破败得不可收拾。形容声望和名誉败坏到极点;不可收拾。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蒙恬列传》:“以其君为不明,以是籍于诸侯。”唐 司马贞索隐:“言其恶声狼藉,布于诸国。”

22一日千里 [ yí rì qiān lǐ ]

解释 一天前进一千里。形容发展极快。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秋水》:“骐骥骅骝,—日而驰千里。”

23豺狼成性 [ chái láng chéng xìng ]

解释 豺:一种类似狼的凶残野兽;也叫“豺狗”。像豺狼一样凶恶残暴成了习性。

出处 唐 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加以虺蜴为人,豺狼成性。”

24狼奔豕突 [ láng bēn shǐ tū ]

解释 豕:猪。像狼那样奔跑;像猪那样冲撞。比喻成群的坏人到处乱闯;任意搔扰;或敌人仓皇逃跑。

出处 清 归庄《击筑余音 重调》:“有几个狼奔豕突的燕和赵,有几个狗屠驴贩的奴和盗。”

25电掣风驰 [ diàn chè fēng chí ]

解释 形容像闪电刮风一样迅速。

出处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下:“龙腾虎啸,不足比其雄;电掣风驰,不足喻其疾。”

26不好意思 [ bù hǎo yì sī ]

解释 ①表示碍于情面而只能怎样或不便怎样。②害羞;难为情。

27年逾古稀 [ nián yú gǔ xī ]

解释 指年龄已超过七十岁。

出处 唐·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28快步流星 [ kuài bù liú xīng ]

解释 形容步子跨得大,走得快。

出处 单田芳《燕王扫北》第32回:“又等了一会儿,李七骑马回来了。只见他在府门外翻身下马,手提马鞭,快步流星进了里屋。”

29狼奔鼠窜 [ láng bēn shǔ cuàn ]

解释 狼群鼠辈到处流窜。形容人四处奔跑逃窜。

出处 明 沉鲸《双珠记》第十四出:“忽闻访察怕如雷,狼奔鼠窜,无由忏悔。”

30鹰视狼顾 [ yīng shì láng gù ]

解释 形容目光锐利,为人狠戾。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一回:“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久必为国家大祸。”

31豺狼之吻 [ chái láng zhī wěn ]

解释 比喻残酷贪婪的官吏。

出处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使百姓困于豺狼之吻,一夫有死,皆亮之罪。”

32狼虫虎豹 [ láng chóng hǔ bào ]

解释 ①泛指凶猛的动物。②比喻恶人歹徒。

出处 明·贾仲名《对玉梳》第三折:“转过这山坡,一簇榆林,黑洞洞的,不知里面藏着什么狼虫虎豹。”

33狼贪虎视 [ láng tān hǔ shì ]

解释 象狼一样贪婪,象老虎一样睁大眼睛盯着。比喻野心很大。

出处 清·洪昇《长生殿·陷关》:“狼贪虎视威风大,镇渔阳兵雄将多。待长驱直把淆函破,奏凯日齐声唱歌。”

34如狼如虎 [ rú láng rú hǔ ]

解释 见“如狼似虎”。

出处 《尉缭子·武议》:“一人之兵,如狼如虎,如风如雨,如雷如霆,震震冥冥,天下皆惊。”

35豺狼虎豹 [ chái láng hǔ bào ]

解释 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种猛兽。也比喻凶残的恶人。

出处 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八回:“实在可怕的是豺狼虎豹。天晚了,倘若出来个把,我们就坏了。

36鼠窜狼奔 [ shǔ cuàn láng bēn ]

解释 形容狼狈逃跑的情景。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9回:“果然老百姓扶老挈幼,鼠窜狼奔,都奔东平府来。”

37鹰视狼步 [ yīng shì láng bù ]

解释 象鹰那样看东西,象狼那样走路。形容为人阴险狠毒。

出处 汉 赵晔《吴越春秋 勾践伐吴外传》:“夫越王为人,长颈鸟喙,鹰视狼步,可以共患难,而不可共处乐。”

38奔逸绝尘 [ bēn yì jué chén ]

解释 奔逸:疾驰;绝尘:脚不沾尘土。形容走得极快。也形容人才十分出众,无人企及。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田子方》:“颜渊问于仲尼曰:‘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成玄英疏:“奔逸绝尘,急走也。”

39豕窜狼逋 [ shǐ cuàn láng bū ]

解释 狼狈逃窜貌。

出处 元·张国宾《薛仁贵》第一折:“看这赖功贼容颜如粪土,出辕门豕窜狼逋。”

40狼眼鼠眉 [ láng yǎn shǔ méi ]

解释 形容人相貌凶恶。

41狼羊同饲 [ láng yáng tóng sì ]

解释 比喻把坏人同好人一样对待。

出处 明·张居正《答两广凌洋山计罗旁善后》:“若但务招徕,不加审别,兰棘并植,狼羊同饲,将复为昔日之罗旁矣。”

42身轻体健 [ shēn qīng tǐ jiàn ]

解释 身:躯体;健:健壮。身体健壮,行动灵活。

出处 元·无名氏《货郎旦》第三折:“沿路上身轻体健,这搭儿筋乏力软。”

43虎狼之势 [ hǔ láng zhī shì ]

解释 形容极凶猛的声势。

出处 《淮南子 要略》:“孝公欲以虎狼之势而吞诸侯。”

44狼前虎后 [ láng qián hǔ hòu ]

解释 前门赶走狼,后门来了虎。比喻坏人接踵而来。

出处 清·感惺《断头台·党争》:“早知道狼前虎后,一样愤难消。”

45鸷狠狼戾 [ zhì hěn láng lì ]

解释 形容凶狠乖戾。

出处 元·脱脱《金史》卷一百十一:“塔为人鸷狠狼戾,好结小人,不听朝廷节制。”

46使羊将狼 [ shǐ yáng jiàng láng ]

解释 将:统率,指挥。派羊去指挥狼。比喻不足以统率指挥。也比喻使仁厚的人去驾驭强横而有野心的人,这要坏事。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留侯世家》:“且太子所与俱诸将,皆尝与上定天下枭将也。今使太子将之,此无异使羊将狼也。”

47狼心狗行 [ láng xīn gǒu xíng ]

解释 心肠似狼,行为如狗。比喻贪婪凶狠,卑鄙无耻。

出处 元 杨暹《西游记》第四本第13出:“见一人光纱帽,黑布衫,鹰头雀脑将身探,狼心狗行潜踪阚,鹅行鸭步怀愚滥。”

48逸尘断鞅 [ yì chén duàn yāng ]

解释 指马奔跑时扬起尘土,挣断马鞅。形容马跑得很快。

出处 唐许尧佐《柳氏传》:“[许俊]遂升堂,出翊札示柳氏,挟之跨鞍马,逸尘断鞅,倏忽乃至。”

49狼吃幞头 [ láng chī fú tóu ]

解释 狼衔去人的幞头,吞不下又吐不出。比喻有苦难言,强自忍耐。

出处 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一折:“你便骂我一千场,便拷我三十顿,我则索狼吃幞头,心儿自忍。”

50狼贪鼠窃 [ láng tān shǔ qiè ]

解释 如狼那样贪狠;似鼠那样惯窃。常形容敌人贪狠卑鄙。

出处 明 于谦《出塞》诗:“瓦刺穷胡真犬豕,敢向边疆挠赤子。狼贪鼠窃去复来,不解偷生求速死。”

51官虎吏狼 [ guān hǔ lì láng ]

解释 官如虎,吏如狼。形容官吏贪暴。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梦狼》:“窃叹天下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

52如狼牧羊 [ rú láng mù yáng ]

解释 如同狼放养羊一般。比喻官吏残酷地欺压人民。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宁成为济南都尉,其治如狼牧羊。”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