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字典 辨的意思
辨

拼音 播放 biàn ㄅㄧㄢˋ
部首辛部 总笔画16画 部外笔画9画
结构左中右结构 五笔UYTU 仓颉YJILJ 郑码SEUS 五行
四角00441 电码6587 区位3371 统一码U+8FA8 造字形声字
笔顺编号 4143113434143112 类型 常用字一级字表现通表
笔顺名称 点、横、点、撇、横、横、撇、点、撇、点、横、点、撇、横、横、竖
相关查询 辨的笔顺 辨组词 辨的成语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biàn(ㄅㄧㄢˋ)

1分别,分析,明察

~别。~认。~析。~正。~识。明~是非。

2古代土地面积单位,九夫为一辨,七辨为一并

异体字

详细解释

biàn(ㄅㄧㄢˋ)

〈动词〉

(1) 形声。从刀,辡( biǎn )声。本义:判别,区分,辨别

(2) 同本义

discriminate; distinguish

辨,判也。 —— 《说文》

辨,别也。 —— 《小尔雅》

辨方正位。 —— 《周礼·天官》

辨是与非。 —— 《易·系辞下》

目辨白黑美恶,耳辨音声清浊。 —— 《荀子·荣辱》

不辨牛马。 —— 《庄子·秋水》

男女辨姓。 —— 《左传·昭公元年》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 《乐府诗集·木兰诗》

明辨是非;辨白(分辨清楚);辨色(辨别物色)

(3) 通“辩”。口头上争论

argue

吾闻穷巷多怪,曲学多辨。 —— 《商君书·更法》

传曰:析辞而为察,言物而为辨,君子贱之。 —— 《荀子·解蔽》

分争辨讼,非礼不决。 —— 《礼记·曲礼上》

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 —— 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辨士(善辩的说客);辨给(口才敏捷,能言善辨);辨驳(根据事理加以反驳)

(4) 通“班”。颁布

promulgate

吏以文法教训辨告,勿笞辱。 —— 《汉书·高帝纪下》

辨社诸侯,出门见之,著以为戒。 —— 《汉书·王莽传上》

辨告(古代官吏将所订法律颁布告知民众)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辨

卷别正文・酉集下

位置第1251頁,第20字

部首辛部

康熙筆画16画 部外 9画

《集韻》、《韻會》:皮莧切;《正韻》:備莧切,𡘋音辯。《說文》:判也。《廣韻》:別也。《易・乾卦》:問以辨之。《禮・學記》:離經辨志。〔註〕辨謂考問得其定也。《周禮・天官》:弊羣吏之治,六曰廉辨。〔註〕辨謂辨然,于事分明無有疑惑也。

,《韻會》:牀䏶足笫閒也。《易・剝卦》:剝牀以辨。〔疏〕牀足之上、牀身之下分辨處也(牀身之下、牀足之上,足與身分辨之處)。〔程傳〕:牀之幹也。

,變也。《楚辭・九辨》〔註〕:辨者,變也,謂陳道德以變說君也。

,井地之數也。《禮・王制》〔註〕:京陵之地,九夫爲辨,九辨而當一井。

,姓。

,《集韻》:𤰞見切,音徧──與徧通。帀也。《史記・禮書》:萬民和喜,瑞應辨至。〔註〕同“徧”。

,《廣韻》:苻蹇切;《集韻》、《韻會》:平免切;《正韻》:婢免切,𡘋辯上聲──義同。

,《集韻》:邦免切,鞭上聲──義同。

,與貶通。《禮・玉藻》:立容辨𤰞,無讇。〔註〕辨作貶──容雖貶損𤰞降,不傾側柔媚也。

,《廣韻》:普麪切;《集韻》、《正韻》:匹見切,𡘋音片──革中斷也。《爾雅・釋器》:革中絕謂之辨,革中辨謂之韏。〔註〕革中斷之名辨,復中分其辨名韏。《集韻》作㸤。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卷别卷四下 位置第135頁,第20字

反切蒲莧切

说文解字:辨判也。从刀辡聲。

附注桂馥義證:「辧,隸作辨,刀變為刂,與𤤻作班同。」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辨判也。

段注《小宰》傅別。故書作傅辨。朝士判書。故書判爲辨。大鄭辨讀爲別。古辨判別三字義同也。辧從刀。俗作辨。爲辨別字。符蹇切。別作從力之辦。爲幹辦字。蒲莧切。古辧別,幹辧無二義。亦無二形二音也。

从刀。辡聲。

段注十二部。

辨的字谜

谜面:为赶中班两辛苦(打一字)
谜底:辨
解析:“人”字残缺了,好像“丿”,与不残缺完整的“心”组合起来,构成“必”字。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