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字典 焞的意思
焞

拼音 播放 tūn ㄊㄨㄣ
部首火部 总笔画12画 部外笔画8画
结构左右结构 五笔OYBG 仓颉FYRD 郑码UOJY
四角90847 区位7422 统一码U+711E
笔顺编号 433441251521 类型 三级字表
笔顺名称 点、撇、撇、点、点、横、竖、横折、横、横撇/横钩、竖钩、横
相关查询 焞的笔顺 焞组词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tūn(ㄊㄨㄣ)

1光明

~耀天地。

2〔~~〕a.(星光)暗弱,如“天策~~。”b.(声音)盛大,如“戎车嘽嘽,嘽嘽~~,如霆如雷。”

3古代卜卦用来烧灼龟甲的火炬

异体字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焞

卷别正文・巳集中

位置第673頁,第20字

部首火部

康熙筆画12画 部外 8画

《集韻》:徒渾切,音屯。《說文》作𤑴,隷作焞。《玉篇》:焞焞,無光耀也。

,《集韻》:灼龜火也。

,《集韻》、《韻會》、《正韻》𡘋他昆切,音暾。《左傳・僖五年》:鶉之賁賁,天策焞焞,火中成軍,虢公其奔。〔註〕天策,傳說星(傅說星);時近日,星微;焞焞,無光燿也。

,《集韻》:一曰灼龜炬。

,《廣韻》:常倫切;《集韻》、《韻會》、《正韻》:殊倫切,𡘋音純。《廣韻》:明也。《韻會》:火色也。

,《集韻》、《正韻》:通回切;《韻會》:吐雷切,𡘋音推。《玉篇》:焞焞,盛貌。《詩・小雅》:戎車嘽嘽,嘽嘽焞焞,如霆如雷。〔傳〕焞焞,盛也。〔釋文〕焞,本又作啍。《前漢・韋𤣥成傳》引《詩》又作推。

,《集韻》:祖管切;《韻會》:作管切,𡘋音纂。《集韻》:灼龜也。或作焌。

,《集韻》:徂悶切,音鐏──然火以灼龜。或作焌。

,《集韻》、《類篇》𡘋祖寸切,音捘。《儀禮・士喪禮》:楚焞置于燋,在龜東。〔註〕楚,荆也──荆焞,所以鑽灼龜者。〔疏〕荆是草名。古法鑽龜用荆,謂之荆焞也。〇〔按〕《廣韻》十八諄焞字註云:又,他昆切;而二十三䰟內止收燉字,無焞字──疑焞爲燉之重文。又,《周禮・菙氏》註引楚焞疏,與《釋文》皆作燉──是焞、燉古通用也。互詳燉字註。《六書㴑原》作。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卷别卷十上 位置第336頁,第36字

反切他昆切

说文解字:焞明也。从火𦎫聲。《春秋傳》曰:「焞燿天地。」

附注段玉裁注:「今本《國語》作淳,漢碑作焞。」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焞朙也。

段注《鄭語》。史伯曰:黎爲高辛氏火正。以淳燿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崔瑗河閒相張平子碑云:遷大史令。實掌重黎厤紀之度。亦能焞燿敦大。天明地德。光照有漢。今本《國語》作淳。漢碑作焞,與許所據合。韋云:淳,大也。燿,明也。下文云:敦大則焞燿。自皆當訓明。《士喪禮》楚焞。所以鑽灼龜者。楚,荊也。焞,葢亦取明火之意。引申之又訓盛。《采芑》傳曰:焞焞,盛也。漢時有敦煌郡。應劭《地理風俗記》曰:敦,大也。煌,盛也。唐時乃作燉煌。見《元和郡縣志》。燉乃唐人俗字。非焞之異體也。

從火𦎫聲。

段注他昆切。十三部。毛詩吐雷切,音之轉也。

《春秋傳》曰:

段注傳,當作《國語》。

𤑴耀天地。

段注檃括《鄭語》。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