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纳粮的意思 纳粮造句

纳粮造句


10字左右

  • 1、粮囤:可容纳粮食的建筑。

20字左右

  • 1、还要我,十八省,完纳粮铜;养给他,五百万,踊跃输将。
  • 2、“迎闯王,不纳粮”这一口号,说明李自成是膏泽斯民的。
  • 3、还要我,十八省,完纳粮铜;养给他,五百万,踊跃输将。
  • 4、又于民间设义仓,人民捐纳粮食以防凶年。
  • 5、你们纳粮,也为这缘故。因他们是神的差役,常常特管这事。
  • 6、关系,抑或以下降纳粮数,以保持盐粮交易比价的平衡。
  • 7、你们纳粮、也为这个缘故因他们是神的差役、常常特管这事。
  • 8、自古以来,种田纳粮天经地义,已经延续了几千年。

30字左右

  • 1、强占私占法不依,违法违纪要处理。种地纳粮自古有,照章交税利国家。
  • 2、我做你们的国王与狄王做你们的国王其间的差异不大,都是一样的缴税、纳粮
  • 3、自从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农民就可以不纳粮了,负担减轻了许多!
  • 4、疏言:广东民纳粮多用老户,臣令改立的名,杜诡寄、飞洒诸弊,民以为便。
  • 5、关中之所以有得天独厚的肥沃土地,在过去也曾为纳粮做出巨大贡献。
  • 6、他们以打铁为生,既不向官府纳粮缴税,也不依附于土匪势力,过着自己的生活。
  • 7、黄册编定之后,发给各户一纸帖文,按四柱式写明该户所纳粮签数额,据此纳粮当差。
  • 8、又各处功臣之家,户有田土,除合纳粮草夫役,其余粮长、里长、水马驿夫尽免。

40字左右

  • 1、至于耗羡归公,官绅一体当差纳粮,臣以为应该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因人制宜,不可千篇一律。
  • 2、若有能杀他的,王必赏赐他大财,将自己的女儿给他为妻,并在以色列人中免他父家纳粮当差。
  • 3、现在奏知大王:如果这城建成,墙垣筑好,他们就不再缴税、进贡和纳粮,王的国库收入必定受损。
  • 4、十四年,携眷西行,道经武陵,绌于费不能行,遂卜居侯家港,垦殖纳粮承差,是为落籍武陵之始祖。
  • 5、凡人所当得的、就给他当得粮的、给他纳粮当得税的、给他上税当惧怕的、惧怕他当恭敬的、恭敬他。
  • 6、流民向山区聚集,归因于山区地旷人稀、统治力量薄弱,即所谓地土可耕、柴草甚便,既不纳粮、又不当差。
  • 7、看着它,我仿佛看到了秦朝纳粮时农民拨米的手,又仿佛看到了商鞅捧着它在殿前讲述自己的宣言。
  • 8、江西民纳粮,出赀俾吏输省城,谓之脚价,寻以违例追入官,承勋疏请罢追,部议不可,上特允其请。
  • 9、他们根据多年经验,知道一个县官无法长朞和成百成千以拖拉方式拒不纳粮的户主抗衡。

50字左右

  • 1、尤其令人不忍的,灾荒如此,粮课依然,县衙门捉人逼拶,饿着肚纳粮,卖了田纳粮,让人联想到杜甫笔下穷凶极恶的“石壕吏”。
  • 2、田到手,权在手,干起活,有劲头。不纳粮,还补贴,新农民,乐悠悠。党指路,我们走,奔小康,有盼头。发短信,到北京,感恩党,给幸福!
  • 3、大寨党支部教育广大群众,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关系,为国家积极缴纳粮食,表现出了以国为怀、顾全大局的高尚风格。
  • 4、当时为解决沿边军需困难,令商人向边郡输纳粮草,按地理远近折价,发给交引作为凭券到解池和东南取盐贩卖。
  • 5、并说田文镜在河南推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过于操切,弄得当地士绅惶惶不可终日,许多河南籍的京官暗中串通着要倒田。
  • 6、那时土地还未更改,各家的土地都得按户头算,到了年底有了收成,便得向队里纳粮,没有粮食的可以用等量的钱替代。

60字左右

  • 1、他不抽烟,只把玩着五冬六夏从不离身的一把湘妃竹扇,沉吟良久才道:“火耗归公发养廉银,损了官员收项,士民一体当差纳粮,又损富益贫。

70字左右

  • 1、无论政统和血统在遥远的帝都如何改变,深山老林中的人民依旧坚守这自己的道统。他们默默耕耘,派丁纳粮,安贫乐道,息讼少争。不到民不聊生之时,一般是不会揭竿而起的。野夫 
  • 2、无论政统和血统在遥远的帝都如何改变,深山老林中的人民依旧坚守这自己的道统。他们默默耕耘,派丁纳粮,安贫乐道,息讼少争。不到民不聊生之时,一般是不会揭竿而起的。野夫

词语解释

纳粮[ nà liáng ]

1.旧指完交税粮

纳粮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