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扇枕温衾的意思 扇枕温衾造句

扇枕温衾造句


10字左右

  • 1、扇枕温衾是二十四孝里的一个故事。
  • 2、扇枕温衾真自得,谨身节用有赢余。

20字左右

  • 1、扇枕温衾图: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
  • 2、“啮指痛心”、“亲尝汤药、“卧冰求鲤”、“卖身莽父”、“扇枕温衾”……。
  • 3、拾葚异器、扇枕温衾是中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是大孝。

30字左右

  • 1、如,“孝感动天”、“啮指痛心”、“亲尝汤药、“卧冰求鲤”、“卖身莽父”、“扇枕温衾”……。
  • 2、主题活动以中华孝道情景演出开场,“扇枕温衾”等“二十四孝”故事搬上了舞台。
  • 3、在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中,“拾葚供亲”“扇枕温衾”是两则孝顺父母的典故。
  • 4、无论是董永卖身葬父,还是黄香扇枕温衾,无不闪烁着中华传统美德的光芒。
  • 5、汉朝年仅九岁的黄香便知扇枕温衾,后汉陆绩怀橘遗亲之时,也只是6岁。

40字左右

  • 1、端茶送水,侍奉双亲,送终守墓,这是小孝;鹿乳奉亲、拾葚异器、扇枕温衾是中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是大孝。
  • 2、在传统“二十四孝”的故事中,“卖身葬父”的董永、“扇枕温衾”的黄香和“哭竹生笋”的孟宗均出自孝感。
  • 3、二十四孝故事中为父母“扇枕温衾”的黄香,死后就埋葬在禹州,他的孝行在当地广为传颂。
  • 4、“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枕温衾”等故事在各中小学的孝德文化墙生动再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 5、古有“扇枕温衾”等24孝故事代代相传,今有“为父捐肾”“背母上学”等当代中国24孝典范。
  • 6、世间百事,以孝为先,古有陆绩怀橘遗亲,黄香扇枕温衾,王祥卧冰求鲤,董永卖身葬父,传为千古佳话,吾辈应效之。

50字左右

  • 1、诞生于云梦的东汉孝子黄香,在历史上被誉为“忠孝两全,天下无双”,名列“中华二十四孝”,其“扇枕温衾”的故事,流传千古。
  • 2、“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枕温衾”、“孟宗哭竹生笋”……二十四孝文化长廊,游人不时驻足,细细端详品味栩栩如生的画雕和孝子故事。
  • 3、厚街镇涌口村文明街文化巷10号78岁老人王仲坤,为了照顾104岁的老母亲,搬回老屋每天为母亲扇枕温衾
  • 4、作为全国唯一以“孝”命名的中等城市,中华民族“二十四孝”中的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枕温衾、孟宗哭竹生笋的动人故事起源于此。
  • 5、古今中外,因孝义而感天动地的故事数不胜数,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枕温衾,孟宇哭竹生笋,无不闪烁着中华传统美德的光芒。
  • 6、这就是中国古代二十四孝中鹿乳奉亲的故事,除此之外还有孝感动天、卖身葬父、扇枕温衾、芦衣顺母、打虎救父、弃官奉亲等。
  • 7、“黄香扇枕温衾”、“孟宗哭竹生笋”……二十四孝文化长廊,游人不时驻足,细细端详品味栩栩如生的画雕和孝子故事。
  • 8、古今中外,因孝义而感动天地的故事数不胜数,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枕温衾,梦宇哭竹生笋无不闪烁着中华传统美德的光芒。

60字左右

  • 1、他是传统文化研究者,自然熟悉卧冰求鲤、扇枕温衾这类故事。长朞悉心照顾瘫痪的老人已不是书上的故事,而是现实当中发生的事情了!
  • 2、因为感恩,才有了陆绩怀橘遗亲,黄香扇枕温衾,王祥卧冰求鲤,董永卖身葬父等千古佳话广为流传。可见,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心非金石所铸,岂能不知感恩。
  • 3、古有二十四孝,无论是亲尝汤药,啮指痛心,百里负米,还是鹿乳奉亲,扇枕温衾,卧冰求鲤,皆触动真情;今也不乏孝子,田世国捐肾救母,令国人感动。
  • 4、因为感恩,春秋时朞伯牙摔琴谢知音;因为感恩,豫让不惜漆疮烂身,吞炭哑音;因为感恩,陆绩怀橘遗亲,黄香扇枕温衾,王祥卧冰求鲤,董永卖身葬父。

70字左右

  • 1、梅李自古以来就是孝子之乡,黄香扇枕温衾、孟宗哭竹生笋、丁兰刻木事亲等典故早已妇孺皆知、家喻户晓。身为一个梅李人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把祖先的这一份孝心传承下去。

90字左右

  • 1、古之有扇枕温衾的黄香,为酷夏中的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有亲尝汤药的刘恒,为照顾病中的母亲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有怀橘遗亲的陆绩,为让母亲吃到爱吃的橘子,而不顾他人的嘲笑,怀中藏橘。

100字左右

  • 1、相信扇枕温衾的故事大家都有所了解,黄香十分体贴自己的父亲,夏天,蚊子很多,入睡前,黄香总是要用扇子讲父亲的床前的文字扇走,让蚊子咬自己而不咬父亲,到了冬天不忍让父亲钻入冰凉的被窝就先去给父亲暖好被窝再叫父亲入睡。

词语解释

扇枕温衾[ shàn zhěn wēn qīn ]

1.同“扇2枕温席”

扇枕温衾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