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大政方针的意思 大政方针造句

大政方针造句


10字左右

  • 1、这几条大政方针大家必须熟记在心。
  • 2、可以说,大政方针已定,关键就看落实。

20字左右

  • 1、民进为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和实施献计出力。
  • 2、只有这样,大家在考试时不会出现大政方针的错误。
  • 3、指导小组担任商榷全国持续教育的大政方针
  • 4、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今天发表了其最新的大政方针报告。
  • 5、民族不同并不会在大政方针上造成太大不同。
  • 6、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是国家的大政方针
  • 7、参决军国大政方针,是唐代宰相最重要的职权。
  • 8、各级领导干部都必须坚决贯彻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工作部署。

30字左右

  • 1、另外,氏族家族的首领可选派代表参加元老院,享有对国家大政方针的决策权。
  • 2、学校总董事会协调大政方针,校务委员会所辖的财委会监督财务事宜。
  • 3、高连杰任党支部书记,只负责党务极大政方针工作,不再负责业务工作和全面工作。
  • 4、在大政方针方面,弘光朝采取株守江南的政策,最终导致了覆灭。
  • 5、因此,许多关于国家大政方针的民主性和代表性基础的问题被提了出来。
  • 6、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就国家大政方针进行协商,充分发扬民主。
  • 7、鼓励引进和利用外资是我国的大政方针,也是发展卫生事业的有效途径。
  • 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决定国家大政方针,行使国家立法权。
  • 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国家的大政方针,制定国家基本法律。

40字左右

  • 1、语言政策是国家大政方针之一,举一反三,其余可思过半矣!李光耀认为成功的第二大因素,是开放社会。
  • 2、曾多次上书朝廷,谈论治理国家的大政方针,主张治理国家要法与礼并存,五刑与八议共施,文武并用。
  • 3、和平崛起既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内政外交大政方针的总结提炼,又是新世纪中国发展战略的精辟概括。
  • 4、横向比较党报和大众化报纸,党报的选题基本围绕国家的大政方针,大众化报纸选题更有贴近性。
  • 5、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能否真正得以落实,使其成为人民的福祉,关键要看政策执行的力度。
  • 6、影响研究区耕地变化的原因,除自然因子外,国家大政方针和重大农业政策是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 7、尚没有一个刻意迎合群众观点的政党领袖能获得重大政绩及根本改变国家大政方针的先例。

50字左右

  • 1、在这里,刘、邓等首长组织召开过许多决策性会议,制定发布过许多有关边区巩固和发展的大政方针,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 2、大到对改革开放的不断思考,小到医改、社保的细节设计,从大政方针到具体政策,宝贵的连续性尽显不变的宗旨信念。
  • 3、只是石勒对在华夏之区如何治国安民毕竟很陌生,身边有很多儒家士大夫辅佐,在制定大政方针方面,还是会听从儒生们的意见。
  • 4、因此,它们怂恿各界英国政府按照大字标题决策大政方针,这是一种将速度、报告简洁性、情感满足置于收益和成本的理性分析之上。
  • 5、在涉及国家大政方针的问题上,徽宗也一样能做到从谏如流,并对有诤臣风的萧服、为政清廉的令毛注加以提拔。
  • 6、小到个人的自我设计,大到国家的大政方针,随着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难免要作出调整,改变,甚至于不得不放弃。

70字左右

  • 1、政协提案是政协委员向人民政协组织,并通过政协组织向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政府就有关国家或地方大政方针、社会生活等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的形式。
  • 2、小到个人的自我设计,大到国家的大政方针,随着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难免要做出调整、改变、甚至于不得不放弃。知难而进者固然可喜;审时度势,能识时务更难能可贵!

80字左右

  • 1、人大根据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愿,通过制定法律、作出决议,决定国家大政方针,并监督和支持“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保障各国家机关协调有效地开展工作,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90字左右

  • 1、盛会在即,万众瞩目。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带领全国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这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对党的十八大的朞待。
  • 2、开始我还不知道五水共治是什么,后来通过网络了解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是浙江省政府近朞推出的大政方针,是推进浙江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关键之策。他们是在为五水共治想金点子呢!

词语解释

大政方针[ dà zhèng fāng zhēn ]

1.重大政策与方针

大政方针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