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明心见性的意思 明心见性造句

明心见性造句


10字左右

  • 1、我们知道明心见性,即心即佛。
  • 2、若持之有恒,即可明心见性
  • 3、乐、清心寡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 4、佛教主旨在明心见性,心性语异实同。
  • 5、一花一草一茶,皆可明心见性
  • 6、用心,才能明心见性
  • 7、便是明心见性的最好注脚。
  • 8、以明心见性,定心安神为主旨。
  • 9、讲演深入浅出,颇能明心见性
  • 10、明心见性是要在觉性中来成就。

20字左右

  • 1、二禅相同之处,皆能明心见性,成佛作祖。
  • 2、我们若真的想学佛,就应追求明心见性
  • 3、儒以穷理尽性,释以明心见性,道以修真炼性。
  • 4、二、明心见性论中国文字语言,内涵丰富,言简意深。
  • 5、亲爱的同修:让我们一路走来,做德,明心见性,功圆果。
  • 6、回头,坐着的巨岩上鲜然的刻着四个大字――明心见性
  • 7、明心见性论中国文字语言,内涵丰富,言简意深。
  • 8、若讲大澈大悟明心见性,当然莫过于佛。
  • 9、五祖法演一直认为克勤尚未明心见性
  • 10、明心见性之性,岂有所谓善恶,有善恶者,乃阿赖耶藏识耳。

30字左右

  • 1、洞真,通玄达妙,明心见性;洞玄,穷极变化,通天彻地;洞神,普度众生,功德入圣。
  • 2、这样,程朱所讲的“即物穷理”,亦无非是“明心见性”,“冥心求理”的一种“内观返视”而已。
  • 3、绕着护城河晃荡,走着走着,不见得就是明心见性,却醺醺然有入画的冲动。
  • 4、缓一缓节奏,来沉思默虑、明心见性;停一停脚步,来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 5、不辞辛劳,代佛宣化,因弘法而忘我;岂避讥嫌,撰着论述,以广开明心见性方便门。
  • 6、邪知邪见,似是而非,使人沉沦;正知正见,明心见性,使人自在。晚安!
  • 7、自评是一以贯之又有所升华,称得上是明心见性,透过现象看本质。
  • 8、每个人都有佛性,明心见性,万法智慧在自然中自然涌现,你就是佛,佛就是你,没有区别。
  • 9、前进不了的时候,后退也是种智慧;任何执着都只是苦,心底清净才能明心见性
  • 10、怀一颗平常心,看淡得失,超越失败,不为物欲所迷,不被烦恼所扰,明心见性,随缘自适。

40字左右

  • 1、你须立定宗旨,明心见性,勿为利欲所诱,勿为财色所迷,见义必为,视恶如仇,诸善力行,百邪远避。
  • 2、没有狂歌当哭的勇气,却在倒地时明心见性,瞥见万里风沙之上,有人沉腕拨镫,疾书一行字:“相忘于江湖”。
  • 3、他写道: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 4、我们东方人,讲求明心见性,东方人心明,油灯自亮。东方人不像西方人那样专门看重表面功夫。辜鸿铭
  • 5、虽然要明心见性并不简单,但是,若懂得把佛法带入日常生活中,举手投足无不是见性妙法。
  • 6、人或许就该如此吧,有时不要想太多,踏实做自己便好。脚踏实地,明心见性,晓了自己的内心,方可无畏立于世间。
  • 7、佛教和禅宗以直面人生的态度,要求我们在生存中安定下来,在生活中明心见性,在生死的流浪中死去。

50字左右

  • 1、佛祖也说,人人皆有佛性,只要明心见性,人人可以成佛;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悟道只有先后、顿渐之分,并无优劣和等级之别。
  • 2、儒道之于养身,名异实同;儒家尽心知性,是一气贯三才;道家修真养性,是一气化三清;释家明心见性,是一气成三宝。
  • 3、我们的不快乐、压力的反映来自于内心,起作用的是自身对内心的认识,明心见性,透过事物的表象渗透内在的本性。
  • 4、民国廿三年春天受戒毕,明朗风光给与一行脚僧人者,非春之妩媚与良辰美景,而是明心见性,得无挂无碍的快乐。

60字左右

  • 1、血劫既出,生灵涂炭;从善如登,从恶是崩;明心见性,十载悟道;缘尽宝殿,直追本心;自龙背来,从云山去;痴行天下,得道于渊;聚则成形,散则成风。
  • 2、禅就存在于红尘中,所谓最深的红尘,不过是提供了一个清静的修禅道场。红尘中,懂得放下,懂得慈悲,觉悟。做到明心见性,不贪念,不执拗,是为参禅。
  • 3、你我今日的落寞早已蛰伏于五月的烟雨,只待你回腕拨镫,杀我于永无翻身之日的险境,而我,仍苦苦相依,盼你明心见性,一如徐徐如来的你:念与不念
  • 4、忍是一生的修行。耐的过程是痛苦的,但结果却是甜蜜的。耐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生存智慧,一种明心见性的处世哲学。耐不是软弱,不是逃避,而是一种心灵的超越。
  • 5、禅宗存在于红尘中。所谓最深的红尘,只提供了一个安静的禅修道场。在红尘中,懂得放手,懂得慈悲,懂得意识。明心见性,不贪心,不固执,就是参禅。

70字左右

  • 1、佛家说“明心见性”,愿你拥有好心性;道家说“存心炼性”,愿你天天好心情;儒家说“修心养性”,愿你时时都心静;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祝德行兼备的您心性平和,笑走人生路。
  • 2、习禅,若不能证入与佛同等之境界,不但自身无受益,亦难以担当弘法利生之责任。明心见性,必须具备坚固不退转之信心,金星不现,决不可懈怠,否则,归家之日无有朞。
  • 3、纷纷扰扰的社会让人百转千回地寻找着生活的本真初心,一杯茶的时光让人明心见性遇见不一样的自己。静下来,听茶叶绽放,壶语满腹,感受手指与具的每一次温柔触碰。

80字左右

  • 1、因此,贪可分成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有我的,叫作贪心;第二个层次是无我的,叫作悲愿。如果是贪心,则不能明心见性;如果是悲愿,则与明心见性相应;如果愿心中带有私心,便是不清净的,还是贪心而不是明心。
  • 2、或许我们一介凡人,无法成为闪烁的钻石,那便做永不放弃,努力散发哪怕只有一丝光芒的渺小沙粒,不迷失于道,不醉心于身外之物,日参一惮,以明心见性,守护自己的初心,在这浩浩宇宙中独行。
  • 3、在这清晨的山迹中,一切都返璞归真。她,明心见性。我相信她是善良的,一直都是痌瘝在抱,偶尔在纷飞的竹影中,看一看世界。山脚下的那口潭,水波微漾,绿意盎然。何时不见得你,等再见后,请旧缘再相续。

90字左右

  • 1、只有切实地克制情欲,方能逐渐地做到“情枯智讫”的功夫。所有的宗教无不强调克己的修养,斩断情根,裂破俗网,然后才能湛然寂静,明心见性。就是佛教所斥为外道的种种苦行,也无非是戒的意思,不过做得过分了些。梁实秋
  • 2、诸位一定听说过明心见性这句话。明心究竟明什么心呢?它指的是本来就有而人们却没有见到,本来存在而人们没有感觉到,本来处处都是现成的人们却不知道,人们时时都跟它在一起却没有发现的那个心。
  • 3、许多的情况下,大家必须为自己的性命留有一点间隙,如同两车中间的间距,一点一点缓存,那样可以随意调节自身,胜败有据。生活的室内空间,需借清除挪减而空出;内心的室内空间,则经思索明心见性而拓展。晚安!
  • 4、许多的情况下,大家必须为自己的生命留有一点间隙,如同两车中间的间距,一点一点缓存,那样可以随意调节自身,胜败有据。日常生活的室内空间,需借清除挪减而空出;内心的室内空间,则经思索明心见性而拓展。晚安!
  • 5、只有切实地克制情欲,方能逐渐地做到“情枯智讫”的功夫。所有的宗教无不强调克己的修养,斩断情根,裂破俗网,然后才能湛然寂静,明心见性。就是佛教所斥为外道的种种苦行,也无非是戒的意思,不过做得过分了些。梁实秋 
  • 6、许多的情况下,大家必须为自己的性命留有一点间隙,如同两车中间的间距,一点一点缓存,那样可以随意调节自身,胜败有据。日常生活的室内空间,需借清除挪减而空出;内心的室内空间,则经思索明心见性而拓展。晚安!
  • 7、许多的情况下,大家必须为自己的性命留有一点间隙,如同两车中间的间距,一点一点缓存,那样可以随时随地调节自身,胜败有据。日常生活的室内空间,需借清除挪减而空出;内心的室内空间,则经思索明心见性而拓展。晚安!

100字左右

  • 1、想要立刻把贪心去掉,是很困难的;要立刻明心见性也很不容易。但话说回来,明心见性也并不是难事,就看你的心能不能转贪心为愿心。例如,人人都是贪生『白死的,那便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烦恼心;但是,地藏菩萨却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虽也有个我在那里,但那是悲愿心的我,而凡夫贪生怕死的我便不是悲愿心了。
  • 2、但如果说金钱是万恶,名位是腐败,这种说法也未必是对的。名利权位势力,未必是坏事,但看是如何得来的,如何运用。例如:我现在为办教育就需要钱,问题在于如何要钱?要来做什么?要不到时又怎样?如果以悲愿心来经营,就是明心见性的清净心;如果以自私心来经营,就成了贪心和烦恼。
  • 3、胸部有一颗平常心,幸福自然来。人们的心态就像钢琴上的弦。如果他们太紧,他们很容易断裂,如果他们太松,他们就会沉默。只有适度的松紧,他们才能弹出美妙的声音。保持一颗平常心是生命的真谛。有一颗平常心,看不起得失,超越成败,不被物质欲望所迷惑,不被烦恼所困扰,明心见性,随缘自适。平常心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生活智慧。
  • 4、平淡是心静如水,是人生的一道风景,是平平静静,是一种境界,一种状态,一种心情。忍是一生的修行。忍耐的过程是痛苦的,但结果却是甜蜜的。不论是对逆境,对内在的烦恼还是外在的灾祸,都要忍。忍耐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生存智慧,一种明心见性的处世哲学。早安!

词语解释

明心见性[ míng xīn jiàn xìng ]

1.佛教语。谓屏弃世俗一切杂念,彻悟因杂念而迷失了的本性(即佛性)

2.指率真地表现心性

明心见性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