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杏花村的意思 杏花村造句

杏花村造句


10字左右

  • 1、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2、借问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4、泛舟桃叶渡,沽酒杏花村
  • 5、军用挎包里,揣着杏花村的一捧土。
  • 6、荡尽污泥浊水日,人间随处杏花村
  • 7、岁时婚嫁杏花村,桑麻鸡犬桃源世。
  • 8、几度斜阳桃叶渡,一川旧雨杏花村
  • 9、胜日寻芳杏花村,偷得浮生一日闲。
  • 10、牧童遥指杏花村

20字左右

  • 1、在下从天姥山而来,欲前往杏花村枫林晚剑派拜见紫薇神剑。
  • 2、春,酒里飘香,“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3、的千古绝唱更使杏花村和汾酒天下闻名,妇孺皆知。
  • 4、那天,雨如丝,水如烟,杏花村就这样出现在了细雨纷纷的远处。
  • 5、杏花村有取之不竭的优质泉水,给汾酒以无穷的活力。
  • 6、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销魂一诗,皆碎人心。
  • 7、杏花村,一个古老的村庄,一上可望不可及的地方。
  • 8、这就是我的美丽的家乡,犹如世外桃源一般的杏花村
  • 9、春,酒里飘香,“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10、念张志和垂钓不归;观牧童雨中遥指杏花村;闻南山野菊飘香。

30字左右

  • 1、明代又进行大面积复植,逐步恢复旧观,可惜,当清军进入,杏花村又重遭毁坏。
  • 2、有一年,杏花村又在举办花酒会,酒香花香直冲霄汉,惊动了天上的八洞神仙。
  • 3、其实“杏花村”并不在山西,诗为小杜作池州刺史时所作,杏花村在今贵池县城南。
  • 4、军用挎包里,揣着杏花村的一捧土  一身迷彩服,老兵出征了。
  • 5、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洒家何处有,牡童遥指杏花村
  • 6、我很高兴,为有喝了一瓶香醇的酒一样的感觉开心,是杏花村老酒。
  • 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8、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9、牧童的短笛吹散了年少的无知,昔日的杏花村停驻着曾经的回忆。
  • 10、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0字左右

  • 1、洛阳行省杏花村的一个平凡少年,受疯癫老乞丐传授修妖大法,看他如何重掌堕塔!修复六道!
  • 2、刚进杏花村大门,一股淡淡的清香随风飘来,再往前走,我们便看到了夹杂在青草中的映山红。
  • 3、驱车从汾阳城出发,沿着巍峨的吕梁山脉向北行进,大约半小时以后,我们便来到誉满全球的杏花村汾酒厂。
  • 4、杏花村是否有我说的那么好吗?呵,虽说我是个池州人,可我对杏花村的描写没有半点夸大啊。
  • 5、虽然杏花村的景点我没有全部游览完,但下一次我一定还会来这里,肯定还能大饱眼福!
  • 6、古杏花村复建一朞工程于2002年竣工,它主要包括古井文化园和黄公酒垆两个部分。
  • 7、但冬天的杏花村也别具特色,梅花傲霜挺立,粉红粉红的,像一个个高雅的小姑娘,所剩无几的小叶子衬托着梅。
  • 8、爸爸讲到这,我和伙伴们真替他们高兴,愿花儿更香,果实更大,杏花村的村民生活越来越美好。
  • 9、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断句读出不一样清明
  • 10、简评:牧童遥指杏花村,就是杜牧的这一句诗,让一个默默无闻的杏花村红了千年,还让一瓶酒闻名天下。

50字左右

  • 1、清明时节雨,行人欲断魂。低头寻住处,遥指杏花村。春风拂杨柳,思念上心头。点点滴滴泪,情切思故人。清明节,静哀莫,泪低垂!
  • 2、原来这是大唐盛世啊!我拉着小兰走遍了杏花村的每一个角落,贪婪的看着周围的每一个景色,想把这美好的一切的深深印入脑海。
  • 3、七八十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或许等一切趋向终极时,回头再站在雨中,看着遥指杏花村的牧童,恍如隔世,泪流满面。
  • 4、清明节下雨,行人欲断魂。低头寻找住处,指着杏花村。春风拂过柳树,思念在心里。一点一点的泪水,思念老朋友。清明节,静哀莫,泪流满面!
  • 5、书如老玉,清透有古意,有诗经里的老彤管,有喝小酒的杏花村,有姑苏老城的院角的茉莉,更有从容优雅、静谧深沉的气质。
  • 6、杏花村文化区张灯结彩,一派气氛。我和来到湖边,只见岸边的树林里密密麻麻地站满了看龙舟的人群,大家兴高采烈,个个笑容满面。
  • 7、一进杏花村,就是一片树的海洋。放眼望去,都是绿色,哪里看的出已是深秋。连地上的小草小花也不甘寂寞,绿油油地生长,傲然绽放。
  • 8、老板看到那个奇怪的人心想:这个人去杏花村干什么呢?难道是去观赏杏花?还是去那里吃饭呢?可是,那把大刀又怎么解释呢?
  • 9、杏花林大约有十里路长,所以叫十里杏花村。每逢春天,杏树上就开满杏花,整个杏林就变成了杏花的海洋,引得远近的游客前来观赏。
  • 10、红烛枕五月花叶深六月杏花村,红酥手青丝万千根姻缘多一分,等残阳照孤影牡丹染铜樽满城牧笛声,伊人倚门望君踏归程。郭敬明

60字左右

  • 1、清明时节雨纷纷,送你一把遮风挡雨的伞。路上行人欲断魂,送你一道消灾辟邪的符。借问酒家何处有?送你一壶暖胃暖心的酒。领取地点:快乐的杏花村
  • 2、勿幕一边请大家就座,一边让玉贞从内室取出两瓶珍藏的好酒,一瓶是陕西凤翔的西凤酒,一瓶是山西杏花村竹叶青,给大家斟满了酒杯。
  • 3、太阳偏西了,河水荡起金色的微波,映山红被来往人们美好的称赞而羞红了脸蛋。我望着它那绚丽多彩的身姿,终于在爸爸的催促下,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杏花村
  • 4、走进书的世界里,我仿佛和陶渊明在南山下悠然地采菊,与杜牧一同走进雨纷纷的杏花村,随李白在金陵凤凰台上看那美丽的白鹭洲……天下美景尽收眼底。
  • 5、杏花村的美景果然名不虚传,景区山环水绕,柳暗花明。青翠的竹林里莺歌燕舞,古色古香的茅屋,仿佛再现当年杜牧在酒肆品酒赋诗的情景。
  • 6、两年前,我去杏花村奶奶家的时候,那里的房子破破烂烂的,看起来很不卫生。那里的马路坑坑洼洼,看起来很不平整,可是,现在的杏花村可真是太漂亮了!
  • 7、岭围宿草默晨昏,时听啼鹃泣冷魂。耹训耹音唯是梦,孝亲孝养已无门。祭香炉上供三炷,奠酒坟前奉五樽。饮量料知仍未减,阴冥可有杏花村
  • 8、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更能显示出它的悲凉,清明节是寄托对死者的哀思,更有对烈士的缅怀。
  • 9、放学到家的时候,真的下起了大雨,好像夏天要到临了。这时,我想起了一首古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10、这一带真不相同,不愧是我们杏花村的命根子呀!只见河水清澈见底,水中有几只刚出生的小青蛙,他们还没有中指指甲那么大,在水中嬉戏打闹。

70字左右

  • 1、时间真快,转眼间到了一点半,我们起身去杏花村了,那里我觉得环境优美,风景比较好,我们在一个水车旁合影,合影结束后我们就自由活动了,我们围着大湖绕了一圈就上车回家了。
  • 2、于是我和同学们就绕着杏花村逛了起来,看到了独木桥那儿有歌分岔路口,在我们前面有两条路,一条路看起来很华丽,看似便捷;另一条杂草丛生,但仔细看起来也不那么难走。
  • 3、我拿出材料:画板、夹子、彩铅……取出一张纸,用了一只4B的笔,先画出大概的轮廓,再认真描绘细节,然后画水中桥的倒影……不一会儿,杏花村便被我移到了画纸上。
  • 4、说到清明节呢,有扫墓、祭祀、吃美味可口的清明饼,还有踏青、荡秋千。清明,令我不禁联想起了有关清明节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5、我们快要走了,三伯,爸爸,大伯把白子炮在坟前摆满,当我们要走的时候,烟花想起了,突然我耳边响起了一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6、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风景如画的云龙湖风景区,湖光山色相互辉映,我们站在巍峨的云龙山脚下,一眼望去,十里杏花村的美景跃然眼前。
  • 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小学时候学过的这首古诗印象深刻至极。又是一年清明时,心里难免徒伤悲。清明年年有,不知何年新人终究变故人。
  • 8、岳阳君山银针,大庸古丈毛尖,长沙高桥银峰与湘波绿茶,杏花村的汾酒,古朴典雅的书画,还有少数民族各具风味的地方特产,亦是祖国留给我们的宝藏,留给我们千年不失的传统。
  • 9、古人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诗人杜牧描写清明节的一首诗。又是一个清明节,爸爸带着我和哥哥姐姐去给奶奶扫墓。
  • 10、来到杏花村公园,只见来游玩的小朋友真不少,他们个个兴高采烈。稻草人也真多呀,随处可见。有正在耕种的农民伯伯,有多种卡通形象,还有供人们拍照的稻草人……

80字左右

  • 1、俗话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可是,今年的清明节却是一个艳阳天,虽然太阳公公一直在天上冲我们微笑,但今天的我们心情却是十分沉重。
  • 2、路一程,行时便行歌击筑,路穷时,在天涯解鞍稍驻,酒尽便寻一家杏花村再沽,下一程并辔再行。所以,无须迷茫,无须颓丧,在路与行的人生中,就这么一直行走,一直在路上,总会有寻见花开的时候。
  • 3、怀恋天空,因为他的深邃,于是乎,有相思泪,点点滴滴,湿了芭蕉;有故乡情,迷迷蒙蒙,垄上阡陌;有丝竹韵,淋淋漓漓,洒向驿路;于是乎,有客舍有柳色有溪水有蛙鸣;有杏花村有酒旗风有巴山夜有西窗烛。
  • 4、终于到了杏花村。我们透过车窗户,只见漫山遍野的犹如的黄衣天使;树木奇形怪状:有的像木乃伊的无敌巨型手,有的像升在高空中的绿云……石头形态各异,有的像一条龙,有的像鲨鱼的嘴巴……
  • 5、怀恋天空,因为他的深邃,于是乎,有相思泪,点点滴滴,湿了芭蕉;有故乡情,迷迷蒙蒙,垄上阡陌;有丝竹韵,淋淋漓漓,洒向驿路;于是乎,有客舍有柳色有溪水有蛙鸣;有杏花村有酒旗风有巴山夜有西窗烛。
  • 6、说到池州,自然会想起才建起的新村。春夏之交时,一进入村,你就会沉浸在浓浓的杏花香味之中。继续向新杏花村纵深前进,四处野花遍地,树木逐渐变少,这时你就走进了杏花村野花最茂盛的地方,非常漂亮。
  • 7、牧童遥指杏花村。倾泄一场盛世疏璃,晕开颜色的秘密,沙漏的宁静是时光的相遇,乱了情绪,失了笑靥,扰了烟雨。清明给自己留下一份无言的沉寂,在夜深人静的时刻画着无法触碰的距离。
  • 8、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遇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节放假既是休息也是怀抱沉重的心去祭祀。我们家的习俗是:低于18岁的儿童是不能去祭祀,但是在清明的一天也不能太过开心了。
  • 9、云龙湖三面环山,湖中有水族馆水上世界。东侧与云龙山相邻,有拔剑泉、十里杏花村;南面的小南湖,风景雅致,长桥卧波,云飞鸟悦,竹林飒飒,是最好的休闲、娱乐场所。那亭台阁楼,质朴典雅;佳花名树,姿态万千。
  • 10、春天,生长在我身边的垂柳长出嫩绿的枝条,在春风的吹拂下随风舞蹈。旁边的十里杏花村,一簇簇粉白色的杏花,怒放在枝头。夏天,荷花仙子红的似火,白的似雪,装点着我,吸引了许多游客观光游览,热闹极了。

90字左右

  • 1、隐约雷鸣,阴霾天空,晦暗的气息压抑着人的心情,似乎什么要冲存禁锢,带来漫天离殇。心中似乎也浸染了难言的痛楚,远方传来了渺渺的呤唱: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2、抬眼一望,竟见一牧牛小童,快步上前询问卖酒之地,小童抬手一指,远处小桥流水、屋檐人家,那便是杏花村吧!尽管隔了千年时光,那雨中飘摇着鲜红的酒幡,迷离的村庄,匆忙的行人,却仍是一坛香醇的酒,唱罢、喝罢,便是清明。
  • 3、坐看云起时,好一轮红日破空而出,光芒四射,尊严便是此身。涅槃何处在,牧童遥指杏花村,即便走进穷山恶水之处,也要在心中留有尊严,还心以坚强不屈,还灵魂以自由洒脱。站出来的,不是一个被现实压垮的灵魂。
  • 4、池州有很多有名的地方,比如:一望无际的平天湖,清澈见底的清溪河,第一之村杏花村,中国有名的鹤湖之美称的升金湖,国家动物养殖之地牯牛降,莲花佛国九华山,动物园齐山,神仙一般的洞口蓬莱仙洞,大王洞……美丽的地方。
  • 5、清明节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古诗让人想到了清明节的细雨绵绵。今天就是清明节了,虽然今天没有下雨,但是天阴着脸。妈妈和我去东台山的烈士陵园,怀念逝去的英雄。
  • 6、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祝指杏花村。是啊!清明节的寄思;怀念我慈祥善良的父母抵;还思念为了歌剧艺术追求和具有艺术道德的大哥。最爱我也让我永远的怀念。为了报答疼爱照顾他的爷爷奶奶。
  • 7、过了一会儿,二娃子的鱼线在动个不停,二娃子心想:一定是大鱼上钩了。于是他迅速把鱼竿往上一拉,从水下拉起了一条很大的红尾巴大鲤鱼。二娃子这才想起那个路人,又飞快地跑到路人面前说明了杏花村的方向。
  • 8、有新疆羊肉干,内蒙古牛肉干,甘肃的猪肉干,山东的鱼干,东北的人参、海参,四川的麻辣烫,云南的茶叶干鸡,贵州的茅台酒,山西的杏花村汾酒,香港澳门的手信,马来西亚的饼干、咖啡,韩国的糖果、泡菜等等数不胜数。
  • 9、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杏花村的大门,看见一个用石头堆成的大圆圈儿,我们一拥而入,哇!里面云雾缭绕,小桥流水、亭台楼阁都浸在朦朦胧胧的雾气中,空气中还弥漫着阵阵花香,我们走在这里如入人间仙境,有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100字左右

  • 1、下车后,在的安排下,们排好队,口中吟着唐代大诗人杜牧的诗句,怀着急切的心情往此次写生的地方走去,在这百花盛开的阳春三月里,杏花村更是妩媚多姿,沿途中,路旁竟相开放的各种鲜花、枝头的绿芽……们一边漫步观赏,一路惊呼赞叹。

词语解释

杏花村[ xìng huā cūn ]

1.唐杜牧《清明》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后因以“杏花村”泛指卖酒处

2.地名。因村多杏花,故称。在今安徽省贵池县城西。向以产酒著名

3.地名。因村多杏花,故称。在今山西省汾阳县东,相传自南北朝以来,即以产“汾酒”著名

4.地名。因村多杏花,故称。在今江苏省南京市

杏花村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