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友于的意思 友于造句

友于造句


10字左右

  • 1、尔内外兄弟,敬谨相友于
  • 2、内友于兄弟,外好交游。
  • 3、言善事父母者必友于兄弟。
  • 4、友于甚笃,家产为异母弟所据。
  • 5、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 6、是所谓孝于父母,友于兄弟者也。

20字左右

  • 1、忠诚不偏私,和而不同、刚柔适中,恭敬,恒常,孝敬父母,友于兄弟。
  • 2、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孔子
  • 3、卿友于兄弟,接百官以礼,勿以储位生骄慢。
  • 4、孝顺父母,友于兄弟;而且比以前更加诚恳谨慎。
  • 5、阎氏称此句应断为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 6、其父绍敬,字俨若,孝名昭着,友于兄弟,急公好义,不计资财。
  • 7、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 8、选保傅于旧老,求四友于髦俊,引诱情性,导达聪明。
  • 9、又使既废之亮不得其死,友于之义薄矣。
  • 10、及采女告殂,因此感气,孝乎惟孝,友于兄弟。

30字左右

  • 1、其异母弟王览以友于兄弟闻名,其母虐待王祥,他百般庇护史长,官至太中大夫。
  • 2、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于居敬慎独之功,致知格物之要,深究之。
  • 3、走入前厅,友于堂三个大字呈现眼前,整个前厅呈开放式,可以一次性容纳百余人。
  • 4、友于兄弟,分形共气,兄肥弟瘦,无复相见之朞,让枣推梨,永罢欢愉之日。
  • 5、舜也不放在心上,一如既往,孝顺父母,友于兄弟;而且比以前更加诚恳谨慎。
  • 6、舜也不放在心上,一如既往,孝顺父母,友于兄弟;而且比以前更加诚恳谨慎。
  • 7、友于兄弟,分形共气,兄肥弟瘦,无复相代之朞;让枣推梨,长罢欢愉之日。
  • 8、其不顺于父母,不友于兄弟,不睦于宗族,不诚于朋友,言行相反,文过饰非者,不在此位。
  • 9、情深友于友于:本指兄弟相爱,后亦为“兄弟的”代称。比喻情谊比兄弟之间还要深厚。

40字左右

  • 1、尔臣民孝于父母、友于兄弟、夫妇相和、朋友相信、恭俭持己、博爱及众、修学习业以启发智能、成就德器。
  • 2、接下来,我们来到了友于堂的后厅,后厅是山乡农具文化博物馆,里面存放了130余件器具。
  • 3、穿行在清幽的山间小道中,看山花烂漫,听鸟鸣啁啾,诗人吟出了“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山花吾友于”的佳句。
  • 4、离别总是匆匆,道一声再见,从此“朋友天一端,友于甚相欢。”也许不能再见,总有无尽伤悲,但不代表着不想念。

50字左右

  • 1、本院受理张渊泉诉你与苟友于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依法向你公告送达起诉状副本,应诉及举证通知书、开庭传票。
  • 2、乙未,令诸郡中正以六条举淹滞:一曰忠恪匪躬,二曰孝敬尽礼,三曰友于兄弟,四曰洁身劳谦,五曰信义可复,六曰学以为己。
  • 3、休以旧爱宿恩,任用兴、布,不能拔进良才,改弦易张,虽志善好学,何益救乱乎?又使既废之亮不得其死,友于之义薄矣。
  • 4、他声称,君主比如心意,臣民比如四肢百骸,孝于父母,友于兄弟,归根结柢还是为了国家,自己的身体应该献给国家,为君父牺牲。

60字左右

  • 1、重阳节祝福到:祝你早上中午晚上蒸蒸日上;理想梦想幻想心想事成;晴天阴天雨天天天开心;爱情亲情友情情深友于;财路官路运路轻车熟路。
  • 2、吃过中饭,我们继续往前走,来到了友于堂,听妈妈说:友于堂是潘氏祖先始建于1795年,占地面积约1980平方米,是现今保存最好的单体徽派古建筑。
  • 3、重阳节祝福到:祝你早上中午晚上蒸蒸日上;理想梦想幻想心想事成;晴天阴天雨天天天开心;爱情亲情友情情深友于;财路官路运路轻车熟路。

70字左右

  • 1、陌生人之间尚且能相互理解、宽容,相处多年的朋友又何至于为了一点小事就说翻就翻呢?友谊,本就是两个人之间的事,多一份理解,少一点自私,于友于己都有好处。
  • 2、本人一向奉行的宗旨是:老老实实地做人,严于律己,乐于助人,甘于奉献;脚踏实地的做事,肯于钻研,精于业务,忠于事业;豁达大度的处世,淡于名利,尊于领导,友于同事。

100字左右

  • 1、参观完友于堂,来到了对面的乡村大舞台,整个舞台设计实尚新颖,既能够迎合现代人高品质生活需求,又不失传统文化风韵,窈口老百姓深爱当年新四军金萧支队文工团的影响,文化的种子得以发扬,在窈口村现有女子板龙队、腰鼓、拍手操、扇子舞等十余支文体队。

词语解释

友于[ yǒu yú ]

1.《尚书·君陈》:“惟孝友于兄弟”。后割裂用典,以“友于”代“兄弟”

朱鲔涉血于友于。——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友于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