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一丘之貉的意思 一丘之貉造句

一丘之貉造句


10字左右

  • 1、小明和小李真是一丘之貉
  • 2、他们都有是一丘之貉
  • 3、所有行政管理人员都是一丘之貉
  • 4、他们是一丘之貉,净干些卑鄙的勾当。
  • 5、林彪、“四人帮”及其爪牙都是一丘之貉
  • 6、林彪、"四人帮"及其爪牙都是一丘之貉
  • 7、大药厂在这和军火商是一丘之貉

20字左右

  • 1、梁山泊好汉在官府来看,都是一丘之貉
  • 2、你不用再狡辩了,你和盗匪根本就是一丘之貉
  • 3、何须多费唇舌解释,摆明的,你们就是一丘之貉
  • 4、这伙坏蛋都是一丘之貉,没有什么差别啦!
  • 5、这些一丘之貉的作为,完全是豹子野心,贪婪凶残无比。
  • 6、管他什么帮派,在我看来都是一丘之貉
  • 7、他俩一个马屁精,一个笑面虎,都是一丘之貉
  • 8、在我看这群人都是一丘之貉,无一例外。
  • 9、这群人不是抢就是骗,都是一丘之貉,实在没出息。
  • 10、他们互相勾结,沆瀣一气,正是一丘之貉

30字左右

  • 1、审理这件案子的官员虽然手段不同,但都是一丘之貉,每个都贪赃枉法。
  • 2、此种入主出奴,反自由精神之论,以较压迫言论者之器识与见地,实无殊于一丘之貉
  • 3、“哦,原来你们都是一丘之貉”,贝蒂一边说着一边流露出对他的失望。
  • 4、一丘之貉:同一个山丘上的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40字左右

  • 1、黄世仁和穆仁智是一丘之貉,一个是满嘴仁义道德,一个张牙舞爪欺负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
  • 2、臭味相投,朋比为奸,裙带关系,同流合污,同恶相求,同恶相济,一唱一和,一丘之貉,一鼻孔出气,引绳批根,招降纳叛。
  • 3、另一边,姜天雄竟与那百草门门主马金花竟然是一丘之貉,两个人狼狈为奸,大行苟且之事。
  • 4、"她们都是一丘之貉,"他自言自语地说,心里想到,并非他一人遭到与那下流女人结合的悲惨命运。
  • 5、她还不了解我的福什利,他是一个更卑鄙的男人,他和女人姘居,是为了谋取更高的地位他们都是一丘之貉
  • 6、重要的是我们的驴象两党都是穿一条裤子的,只要看到这两党谁都不反对自由贸易,就知道他们是一丘之貉
  • 7、我们一丘之貉坐着素车白马,很快地到了动物园,不料参观的人多到豺狼当道草木皆兵,害我们一家骨肉分离。
  • 8、美国和叙利亚有正式的外交关系,并可以在多边组织如联合国中动用否决票制裁伊朗的一丘之貉们。
  • 9、一些华盛顿的律师甚至推测考克斯与投资者实为一丘之貉,因为他承认己方几乎不会得到法庭的支持。
  • 10、另外,一些在外面招摇撞骗、不守戒律的人,他们也是一丘之貉,物以类聚地各自形成一个小团体。

50字左右

  • 1、他们只管提高知名度,而不管提高的是“美名度”还是“丑名度”,缺少道德血液,与那些靠丑闻出名的所谓名人,属于一丘之貉
  • 2、东林?那几个元老还好,是被魏忠贤逼的,至于现在嘛!已经和别的政党一丘之貉了,群而不党才是正理,东林也歪了!
  • 3、任谁都知道,这二国乃是一丘之貉,狼狈为奸,搬弄是非的主子,借着自己的强大,多次发动战争,发了一笔笔的战争财。
  • 4、南宫云本以为能入议事厅的都是一丘之貉,没想到独有青云子一人敢仗义执言,当真令得南宫云对其刮目相看。
  • 5、武植的盟兄弟与西门庆狼狈为奸一丘之貉,恶毒毁谤武植与潘金莲,而施耐庵的后代则深明大义,引疚自责,竭力为武潘平反昭雪。

60字左右

  • 1、面对局长的询问,他忍不住把事情的原委和盘托出,幸亏自己跟了三年的领导宽宏大量,没认为他和那帮人是一丘之貉,不然,以后的仕途还想万事亨通?
  • 2、这个人叫冷建,今年二十岁,是冷寒霜的娘家侄子,与萧楠兄弟二人那是臭味相投、一丘之貉,毁在他们三人手里的小姑娘,没有一百也有八十。
  • 3、哈哈哈哈,确实不输勇者风范,我真是没有看错,你不必将我视如寇仇,因为你终会与我融合为一体,什么是一丘之貉你也不用我来解释吧?

70字左右

  • 1、这使我不得不想到当时社会清政府的无能,让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使人们变得自私;让一些有志之士也报国无门,直至最后与那些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同流合污,成为一丘之貉

90字左右

  • 1、尽管他们像丝瓜一样随风摇曳,却又装得超然物外,他们既有凡心,又有贪欲。竞争之念,好强之心,即使在他们的日常谈笑中,也隐约可见端倪。在我们猫眼里,他们与那些被他们平时痛骂的俗骨凡胎本属一丘之貉,真是可悲极了。

词语解释

一丘之貉[ yī qiū zhī hé ]

1.同一个山丘上的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一丘之貉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