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听子的意思 听子造句

听子造句


10字左右

  • 1、三月燕山听子规,追思令我泪垂垂。
  • 2、那听子一路颠跳着滚下了台阶。
  • 3、愁听子规声断续,暝烟疏雨一帘垂。
  • 4、乡心已经花盛开日,莫更三更听子规。
  • 5、不听子午谷计划后悔终生。
  • 6、君听臣遭诛,父听子遭灭。
  • 7、如何独宿荒山坡,更拥寒衾听子规。
  • 8、乡心正在花开日,莫更三更听子规。

20字左右

  • 1、这样大声说话你都听不到,肯定是你的听子有毛病了。
  • 2、听子满言,李壮士是想来见本寨主才跟上山来的?
  • 3、一束麦克风用于监听子弹或榴弹发射器。
  • 4、惑本景公身有恶而守心,则虽听子韦言,犹无益也。
  • 5、伤心少妇深宵悲听子规啼妻真薄命,冢前愿作舍人鸯。
  • 6、经常听子放哥哥提起大哥,今日一见果然非同常人。
  • 7、楚国想攻宋,一听子罕的宽厚仁慈,于是放弃了这个念头。

30字左右

  • 1、人在年轻的时候应该浪迹天涯,用心身去领略异国的风土人情,去倾听子夜的钟乐。
  • 2、在二龙山的时候,他曾听子韵点评天下豪杰,李怀义当位列其中。
  • 3、突然听子鹤道师父,我恍惚觉得那人在告诉我,此心法乃是残卷。
  • 4、在好久都没听子到女的声音时,对子女牵挂的心足以让他们缺少更多的思考。
  • 5、你就是羽墨吧?听子鸣经常提起你,有时间去我家里坐坐,老爷子喜欢男孩。
  • 6、子罕的君子气度远播于外,楚国想攻宋,一听子罕的宽厚仁慈,于是放弃了这个念头。

40字左右

  • 1、褒斜不容幰,之子去何之。鸟道一千里,猿声十二时。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苏枕书
  • 2、士元何出此言,听子孝说士元你在城门处说‘有志不在年少’,那曹某倒想问问,士元之志到底是什么?
  • 3、在轮震石响邪许并起的世界里,听子规、杜鹃吟唱,在清闲,安逸的山林里幸福的生活,挺好。
  • 4、褒斜不容幰,之子去何之。鸟道一千里,猿声十二时。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苏枕书 
  • 5、人在年轻的时候应该浪迹天涯,用心身去领略异国的风土人情,去倾听子夜的钟乐。斯蒂文森

50字左右

  • 1、当下洞府里乱了分寸,纷纷乱嚷,七言八语,有附和的,有劝解的,有说听子况示下的,有说现定夺的好,闹得乱麻一团。
  • 2、我执子之手,敛你前路寒霜;我吻子之眸,引你半世情长;我抚子之面,引飞燕来往流年,我听子之声,唤星月紫薇之巅;生生死死永相恋!
  • 3、同心带绾是前年,今夜情郎在那边,银灯送影,春思正牵,子规啼月,愁人未眠,听子帘前铁马、叮叮咚咚个档凄凉韵,分明是夜半钟声到客船。
  • 4、爸爸可以学习多倾听子女的需要和想法,多欣赏、多鼓励、少指正和少说道理,这样子女才会乐意和爸爸亲近及沟通。
  • 5、对于父母,收到一封家书,坐下仔细倾听子女之言,看着子女的字迹,亲切而熟悉,遥远而亲近,抚摸着信纸如同抚摸着子女,温暖,舒心。

60字左右

  • 1、难道父母画这么大代价养育我们就是为了当我们的奴隶吗?在古时,都是儿女听从长辈的话,为什么到了现代却成了家长听子女的话呢?

80字左右

  • 1、曾几何时我不也是这样?性情如水般纯净,把书当作挚爱,把宁静放在心中。曾记得,我爱听巴山夜雨的倾诉,曾记得,我爱听子夜琵琶里的商宫角羽。曾记得,任窗外云卷云舒,我只愿望庭前花开花落。
  • 2、但是他们并不是想要这种生活,老人来说他们最向往的生活就是每到子女下班到家的时候和子女说说话、听子女讲他们在上班的时候的趣闻,节假日的时候和子女一起出去游玩、坐在一起好好的吃一顿饭。

90字左右

  • 1、安妮号啕大哭着冲向客厅,砰的一声关上了门,屋外挂在门廊墙上的锡皮听子随之发出叮呤哐啷的响声,然后,她像一阵旋风似的穿过客厅,上了楼。楼上传来一阵低沉的砰声,告诉大家东山墙的门也同样被猛烈地关上了。
  • 2、你再听子君的宣告: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缘于读书,我看到了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深沉,看到了苏东坡的豪迈,看到了曹雪芹的沧桑,鲁迅的深刻,更看到了冰心的那盏小橘灯和巴金的那颗滚烫的心。
  • 3、看杏花作雨轻湿衣袖,天街的嫩草渲染了隐约的春色;听子规声啼朦胧烟雨,曲流的溪江清浅了夏日的清凉;观罗扇轻摇起舞流萤,渔火似红枫掩映了秋夜的愁眠;感雪似梨花迷醉人心,孤舟的老翁垂钓着寒冬的寂寞。

词语解释

听子[ tīng zǐ ]

1.〈方〉:装食品、饮料、香烟等的筒子或罐子,一般用铁皮制成,也有合金的或塑料的

茶叶听子。

听子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