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西双版纳的意思 西双版纳造句 50字左右

西双版纳造句50字左右


  • 1、竹筒最早是盛水的器具,后来成了西双版纳地区许多少数民族狩猎时敲击的响器,用于集体围猎撵山时惊吓野兽。
  • 2、万里长城,闻名中外,气势磅礴;桂林山水,壮美多姿,山清水秀;西双版纳,中国奇观,热带雨林;青藏高原,世界屋脊,颠峰重叠。
  • 3、西双版纳的凤尾竹筒饭,是空运而来的正宗特色,剥开竹筒,清新的米饭上有一层薄薄的竹膜,饭内的软糯豆子,香浓可口。
  • 4、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是随处可见的。西双版纳的沟谷热带雨林是十分有名的一个热带雨林。今天,我们一行人就去了沟谷热带雨林。
  • 5、1943年,象兵在西双版纳大罗江畔和日寇打了一仗,鬼子死了七十多个人,我方的八十多头战象全部中弹倒地。
  • 6、尽管这样,西双版纳还有一些恶心的美食,比如油炸竹虫,我觉得很恶心,竟然吃虫子,但图图妈妈说很像薯条,而且竹虫的蛋白质比较高。
  • 7、假如我是照相机,我一定要主人带我去大草原、热带雨林,带我去像广西、西双版纳这些遭到滥砍乱伐、毫无忌惮的捕杀动物的地方。
  • 8、你可曾仔细的看过一棵树?你又可曾用心的去欣赏过它?西双版纳的树木固然美丽,但街边的松柏也是独一无二的。
  • 9、傣族,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它是西双版纳头顶上的桂冠,也是云南一颗神圣的明珠。傣族有三大绝:建筑绝!美食绝!服饰绝!
  • 10、我们有头顶千年积雪的珠穆朗玛峰,有莽苍的黄土高原,有草树蒙密的西双版纳在云南省南部,是傣族主要聚居区之一。
  • 11、沈石溪到西双版纳时,和之前他向来讨厌的乌鸦做了邻居,乌鸦的叫声很难听,羽毛也是乌黑的,没有一点鲜艳的颜色。
  • 12、我们先到西双版纳吃了傣族饭,有菠萝饭,香草烤鱼,特色烤鸭,白菜包肉……最好吃不过的还是菠萝饭,甜里带酸,酸里带甜。
  • 13、白袜子野牛在哭泣:我是西双版纳特有的物种,我们的角和犀角,虎皮一起被称做猎坛上的三大宝。所以成为偷猎者最有价值的战利品
  • 14、他的小说可不是瞎编的,初中他赴西双版纳插队,在云南生活了十八年,经常和打交道,特殊的生活经历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厚的素材。
  • 15、西双版纳的植物还有很多:火龙果、木瓜、芭蕉、榕树、榴莲这些都是我以前没见过的。我喜欢西双版纳,我喜欢这里新奇的植物!
  • 16、下课了,大家都一直很羡慕课本上西双版纳的泼水节,每到夏天最热的时候,同学们都会从家里带一把特别小的水枪。
  • 17、说起西双版纳,不由得让人想起傣族自治州,那天正好赶上傣族泼水节。泼水节是傣族最大的节日,为此许多游客专程赶来。
  • 18、两年前,带我去西双版纳游玩,车行在马路上,我望见路旁有一块田地,上面种着一棵棵叶子细长,形状极似凤梨的水果。
  • 19、虽然西双版纳、大理、丽江的风景让我们流连忘返,但我和妈妈不大会坐车,一路上的舟车劳顿让我们回忆起来真有够苦的了。
  • 20、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今年终于有幸去西双版纳,领略那傣族的风情,见识那别具一格的傣族。
  • 21、我又和妈妈请教讨论后得出浙江省有三谭印月、云南省有西双版纳、广东省有孙中山故居、湖北省有神农架、甘肃省有敦煌……
  • 22、不要说俄罗斯的森林、挪威的河、英吉利的海。而我们有着资源丰富的西双版纳、头顶上有着千年不化的珠峰,这些还不够吗?
  • 23、他推着因患小儿麻痹而坐着轮椅的母亲,步行93天,跋涉了3359公里,只为满足母亲想到西双版纳旅行的心愿。
  • 24、然而,从沧源去西双版纳的路上,天空无比晴朗,大堆大堆的白云堆积在天边,抬头一看,顶上是湛蓝的天空,四周却都是大片的云。
  • 25、我要歌颂您,歌颂您的美丽。因为您珍存有万里长城,秦兵马俑;因为您是苏杭,桂林的母亲,因为您拥有西双版纳,西沙群岛……
  • 26、暑假里我去了云南旅游。在西双版纳中科院热带植物园的那个晚上,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去寻找传说中的萤火星河。
  • 27、这就是我的家乡,它没有西双版纳美丽,也没有布达拉宫富丽堂皇。但是,我爱我的家乡,我更爱家乡的春、夏、秋、冬的美景!
  • 28、在别样的风情,别样的植物与别样的人文魅力间,我又回到了酒店,感谢这次西双版纳之行,使我懂得了别样的风景。
  • 29、游完了野象谷,虽然我们没有亲眼看到野象的身影,有点遗憾,但也为此高兴,现在在西双版纳,野象有了一个无拘无束的家园。
  • 30、在西双版纳还有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植物,就像语文课文第十一课里说的一样,有望天树,扁担藤,海芋叶,见血封喉,会跳舞的草。
  • 31、我要歌颂祖国,歌颂她的美丽。因为她珍存有万里长城、秦兵马俑;因为她是苏杭、桂林的母亲;因为她拥有西双版纳、西沙群岛
  • 32、土壤硬化、沙尘暴、泥石流、雾霾等一个个悲剧上演,让人类呼唤出现更多像神农架,大小兴安岭与西双版纳原始森林。
  • 33、我非常喜欢沈石溪写的动物小说,里面的情节有许多都是来源于云南,作者本身也是云南西双版纳人,所以我一直很想去云南。
  • 34、所以,他选择了云南西双版纳去种地,但他为什么要去西双版纳?这是他小时候的好奇心和无知,他认为西双版纳的物产丰富。
  • 35、西双版纳的下午,天空一如既往的阴沉。天气预报说下午有大雨,于是,我们便早早回到了竹楼。闲来无事,我和你便爬在窗前极目远眺
  • 36、基诺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分布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基诺乡,人数较少,但在服饰上是一个很有特点的民族。
  • 37、正在探亲的西双版纳公安边防支队麻木树边防派出所一级士官郭向军获知这一消息后,主动跑到镇政府报名要求参加灭火。
  • 38、同时要把西双版纳森林里的无用之材变成有用之材,把外国的变成中国的,把野生的变成家种的……要研究一下科研结合生产问题。
  • 39、西双版纳森林属原始热带雨林,导游向我们介绍森林里有2000多种植被和野生。我对不感兴趣,但对野生却非常朞待。
  • 40、泼水节?难道你们去了西双版纳了吗?你肯定会这么想。但是你想错了,我们去的地方不是西双版纳,而是锦绣中华的民族文化村。
  • 41、云南西双版纳的旅行,一直是我心中念念难忘的旅行之因为不同的生活气息,有着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一切都感觉是那么的新奇。
  • 42、远方的朋友们:你们好!我是赵斐妍,一个刚迈进中学大门的初中生。写这封信的原因是想请你们来我的家乡西双版纳游玩。
  • 43、西部有许多名胜古迹,如敦煌的莫高窟、拉萨的布达拉宫等,西部的自然风光也很美,如黄果树瀑布、西双版纳、大理的风光等。
  • 44、暑假里,妈妈代着我去西双版纳游玩。那里风光迷人,到处都是花草树木,还有各种各样的水果,有菠萝、野山竹、火龙果和椰子。
  • 45、坐在西双版纳的旅游巴士上,向外望去,我看到的不是那里的青山绿水,也不是那里的特色民居,而是车窗外的道路。
  • 46、晚上我们回到西双版纳市区,去民族村看了歌舞表演,从哪里我知道了云南少数民族是非常喜欢唱歌跳舞的,我们去河边放了心愿灯。
  • 47、我向往云南的西双版纳。戴着白头巾的傣族小伙,穿着裹裙、身材窈窕的傣族姑娘,壮实的大象,还有那雨雾迷朦中的热带椰林……
  • 48、它们就是解放前西双版纳的那一群象兵,那一群奋勇杀敌、保卫祖国边疆的象兵,那一群在沈石溪笔下血染打洛江、撼动国人心的战象!
  • 49、相传这儿原来是一块天然石碑,五十年前被雷电击毁,当时的土司派人到西双版纳首府允景洪特制了这根石柱,重新竖立在神位上。
  • 50、西双版纳之旅,让我领略到了祖国西南边境的美丽风光,清新的空气,幽雅的环境;同时也见识到了不同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民族特色。
  • 51、假如我会变,我就变成雨神,飞到天空中,把水挤进云朵里,飘到云南灾区,让雨水滴进干裂的土壤里,使西双版纳重现原来的美丽。
  • 52、这个季节,我们就像在过西双版纳的泼水节一样,每次回家,身上都是狼狈不堪的落汤鸡样子,心里总想着:反正回去也要洗澡!
  • 53、我是一个生在美丽的西双版纳林边上村落的傣族人,我出生时,正巧有位禅师来化缘,说我必有佛缘,要我十八岁后要去找他修行。
  • 54、西双版纳的傣族妇女上着各色紧身内衣,外罩紧无领窄袖短衫,下穿彩色统裙,长及脚面,并用精美的银质腰带束裙。
  • 55、在我九岁生日即将到来的时候,我盼望已久的暑假旅游也终于出发了。这次我们全家要去往的目的地,是美丽的西双版纳
  • 56、我的家乡里有许多名胜古迹,例如:昆明、丽江、香格里拉、西双版纳……我只去过几个地方我游览了这几个地方以后感觉流连忘返。
  • 57、寒假里,我去了香港和西双版纳旅游,两地相差甚远,一个是发达城市,一个则是傣家城镇,一富一贫。但是透过车窗,我却看到了共同之处。
  • 58、假朞很快过去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西双版纳。我舍不得那美丽的风景,还舍不得那可爱的动物,更舍不得那些人对我们的帮助!
  • 59、第二天上午,我们又飞往西双版纳,这里温度很高,还时不时来一场大雨,这里还有很多新鲜的水果,如菠萝、芒果、香蕉、椰子等等。

词语解释

西双版纳[ xī shuāng bǎn nà ]

1.在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包括景洪、勐海、勐腊三县市。地处滇西山地南部,澜沧江斜贯,多平谷平坝。具有热带风光,原始森林茂密,多珍禽异兽和热带经济作物。有橄榄坝、曼飞龙塔、曼阁佛寺、景真八角亭、热带植物园等名胜古迹。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

西双版纳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