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襟抱的意思 襟抱造句

襟抱造句


10字左右

  • 1、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 2、襟抱春云翔远雁,文章秋月印寒汀。
  • 3、可见其襟抱脱俗。
  • 4、声情激越,宜抒豪壮情感和恢张襟抱
  • 5、青年人当有家国之襟抱
  • 6、帝业袖手成,慷慨襟抱开。
  • 7、果是墨家精义在,先生襟抱爱能兼。
  • 8、邂逅淇南,岁寒独在,故人襟抱
  • 9、虚襟抱灵素,凝然坐中洲。
  • 10、此系襟抱堂网络策划机构首创。

20字左右

  • 1、二记并读,从中可感知两位作者襟抱相投,气质相类。
  • 2、但读来却感觉到一种非凡的襟抱、气概。
  • 3、那一年,他重拾了乐观不屈,重拾了胸襟抱负,重拾了豪放坦率。
  • 4、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
  • 5、但读者却感觉到一种非凡的襟抱、气概。
  • 6、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崔珏
  • 7、但作诗人之胸襟抱负,于此间倒已可略见一斑。
  • 8、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才有第一等真诗。
  • 9、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
  • 10、天赋甚高,文笔华美,胸襟抱负不凡,也带有创造性格。

30字左右

  • 1、林泉好处将诗买,风月佳时用酒酬。三百六旬去如箭,肯教襟抱落闲愁。
  • 2、这显然是取诸葛亮隐居待时之意,表示自己澹泊明志,宁静致远的胸襟抱负。
  • 3、没有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气魄,没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缁的襟抱,是难以措笔的。
  • 4、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
  • 5、在这份感发生命中,蓄积了古代伟大诗人的心灵、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
  • 6、可是,古典诗词中蓄积了古代伟大诗人的心灵、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
  • 7、清朝的沈德潜说过一句至理名言: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才有第一等真诗。

40字左右

  • 1、在这一花一草、一木一竹中负载了人们一片真情,从而使之升华了原有的意义,成为人格襟抱的象征和隐喻。
  • 2、在具体的历史事件面前,知识分子或者作家,应该保有一种更加长远的眼光,那样一种襟抱
  • 3、一叶渔舟,使自己淡怀逸致的襟抱,闲适脱俗的意趣,永远泊在了露飞鱼跃,桃花流水的西塞山前。
  • 4、深夜,我终于读懂了李商隐的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的悲凉,终于明白那匹绝食无人知的千里马。
  • 5、过去江南月,今朝漠北天。独怀襟抱沥肝胆,只愿春来,只愿桃李妍。只愿此生无憾,落寞化尘烟。

50字左右

  • 1、时报之所以能受到广大读者的追捧,朝着精品报这个目标阔步向前,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其中“读者襟抱”和“报社胸怀”不可忽视。
  • 2、正是因了这“娟娟犹未沉”的晨月,那一片孤云,那一丛幼竹,才如此富于诗意,这个清晨才如此别具兴味,这个赏月的人才如此襟抱雅洁。

60字左右

  • 1、茶挡药臼伴吟身,世事苍茫白发新。市井有谁知国士,江湖容汝作诗人。胸中兵甲连霄汉,眼底干戈接塞尘。尚拟一魔筹建笔,书生襟抱本无根。杨度
  • 2、网络写作应该展示时代风貌,引领社会风气,网络作家也应该有大襟抱、高视野和价值选择的导向自信,并把正确的文学观贯彻到自己的网络创作实践中。
  • 3、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良马足因无主踠,旧交心为绝弦哀。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
  • 4、茶挡药臼伴吟身,世事苍茫白发新。市井有谁知国士,江湖容汝作诗人。胸中兵甲连霄汉,眼底干戈接塞尘。尚拟一魔筹建笔,书生襟抱本无根。杨度 
  • 5、他们有的激情澎湃、气魄山河;有的柔情婉约、悲凉孤寂;有的山水田园、淡泊名利他们用诗词歌赋作为他们胸襟抱负的抒发,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瑰丽的文学珍宝。

70字左右

  • 1、今年暑假,我在这本书作为我的暑朞课外读物,选择这本书是因为我认为古诗词中蕴含了我们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蓄积了古代诗人的所有灵性、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

80字左右

  • 1、在快节奏的社会下,我总是喜欢将一杯淡绿清香的香茗置于案头,呷茶捧书,或感受诗词中的儿女情长,胸襟抱负之于千古绝唱;或揣摩传记中的真真假假,飞短流长;或感叹小说中的命运造化,人生无常。
  • 2、我喜欢在万籁俱寂、灯火阑珊的午夜,将一杯淡绿清香我银针茶置于案头,焚香捧书,或感受诗词中的儿女情长、胸襟抱负之千古绝唱;或揣摩传记中的真真假假、飞短流长;或感叹小说中的命运造化、人生无常。

词语解释

襟抱[ jīn bào ]

1.胸怀;抱负

身老时危思会面,一生襟抱向谁开。——杜甫《奉持严大夫》

襟抱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