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耳顺的意思 耳顺造句

耳顺造句


10字左右

  • 1、上士之耳训乎德,下士之耳顺乎己。
  • 2、耳顺就是悲天悯人,理解与包容。
  • 3、耳顺之年的他们更倾向清净的生活。
  • 4、人间万事从容对,止怒消嗔耳顺时。
  • 5、而今耳顺之年,记忆犹新也。
  • 6、年余耳顺,而孝思弥笃。
  • 7、已经过了耳顺之年的父亲喜爱怀旧。
  • 8、而此时,他已步入耳顺之年。
  • 9、耳顺是同情,理解和宽容

20字左右

  • 1、已过“耳顺之年”的王国春精神矍铄,说话时更是掷地有声。
  • 2、已经到了耳顺之年的老王,还经常关心国家大事。
  • 3、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 4、那是一个巨大的笼子,里面大的已达耳顺之年,小的方才十岁。
  • 5、已到耳顺之年的他,此时却不得不顽固不灵。
  • 6、耳顺就是悲天悯人,理解与包容别人。独孤求败的境界。
  • 7、而现在,耳顺之年的他们更倾向清净的生活。
  • 8、终于,斯韦沃在耳顺之年获得了他梦寐以求的文名。
  • 9、涛年逾耳顺,居丧过礼,负土成坟,手植松柏。
  • 10、进入耳顺之年的洪宝柱,正面临着三喜三忧。

30字左右

  • 1、耳顺之年过后,他才开始环保事业,那时他风度翩翩,头发开始花白。
  • 2、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3、而我爷爷不仅过了耳顺之年,还稳稳当当的踏上了奔七的路程。
  • 4、如此锐气,弱冠后生有之,耳顺之年,则亦多见,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
  • 5、在中国文化中,六十大寿是吉庆的。人在六十岁时即到耳顺之年。
  • 6、写作之于张洁,已成为人到耳顺之年自我静观默照的一种方式。
  • 7、可我父亲他老人家今年刚好耳顺之年,我见您风采不凡,青春正茂,足具不愁不悔之态。
  • 8、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
  • 9、不管而立之年,耳顺之年,我们始终是那个自己想做的人,岁月从来改变不了我们。
  • 10、耳顺之年能有这样的体力,这样的心境,整个清风镇也找不出几个。

40字左右

  • 1、生为奴子,命至耳顺,男身女相,命运乎?规则乎?去他的,一袭黑衫衣袂飘飘,九星相护畅快修仙路。
  • 2、平时喜欢听悦耳动听的好话,也听惯了顺耳顺心的好听话,活脱脱的一个“顺毛驴”,越捋越欢实。
  •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
  • 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 
  • 6、渡戾大师刚过耳顺之年,留长髯,举手投足满是精干,主持修武的他正在武学大进的时候,威风凛凛。
  • 7、年老时,你能想像最炫的谋生方式是?南韩的潜水妇女在耳顺之年,仍冒着生命危险潜入海里寻找食物。
  • 8、是的,祖父年至耳顺便去世了,时至今日,那原来在我记忆里的那辆自行车与那口火炉的影子也愈发深刻。
  • 9、她们早已过了耳顺之年,瘦削的面庞上满是岁月的痕迹,但那一双双修长的手依旧如少女般灵巧。
  • 10、当时,高爷爷是我们新来的邻居,换谁来看,他只不过是个平凡朴实、已过耳顺之年的老人。

50字左右

  • 1、青春是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懦,进取压倒苟安;如此锐气,弱冠后生有之,耳顺之年,则亦多见,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
  • 2、一个年过耳顺的老妇人,会有一个三四十岁的小丈夫,是一奇,竟然还会老蚌生珠,生下你这娇滴滴的小姑娘,岂不更奇?……
  • 3、不平散人与追魂散人对视一眼,两人霜鬓斑白,一晃眼,见面时双双已过六十耳顺之年,顿感韶华易逝,弹指一挥间,已是半百年身。
  • 4、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懦,进取压倒苟安。如此锐气,弱冠后生有之,耳顺之年,则亦多见,年岁有加,并非垂老;梦想丢弃,方堕暮年。
  • 5、年前的我们,风华正茂,意气书生,踌躇满志,未来都有憧憬,而现在的我们都将到耳顺之年了吧,时光的利剑,早已把我们打磨的老成稳重。
  • 6、这一次,已逾耳顺之年的汤帅又成功了。赛后,林丹第一时间与汤仙虎相拥,然后又毕恭毕敬地鞠了一躬。那份感谢,全在不言中。
  • 7、历练成长是一份过程,古人云,吾十有五而致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 8、当第一朵蘑菇云在罗布泊的上空炸开,从意气风发的青年时代到已白发苍苍的耳顺之年,一生的付出也便无悔。
  • 9、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恭喜你离我想到的境界又进一步,生日快乐。
  • 10、青春是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懦,进取压倒苟安;如此锐气,弱冠后生有之,耳顺之年,则亦多见,年岁有如并非垂老,梦想丢弃,方堕暮年。

60字左右

  • 1、伴随着一阵中气十足的爽朗笑声,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从内间走了出来,看摸样怕是已经进入耳顺之年,却不显老迈姿态,步履轻盈、面色红润。
  • 2、耳顺乐归闲,置身书斋间。徘徊高楼上,举目天地宽。吟读南窗下,悠然见惠山。云气浮碧峰,山色多变幻。挥毫习书画,心旷神怡然。人生有晚晴,安居享余年。
  • 3、男子20岁称弱冠,30岁称而立,40岁称不惑,50岁称知天命,60岁称耳顺。70岁称古稀,80岁称杖朝。90岁称合耄耋。100岁称乐朞颐。
  • 4、徐校长虽已是耳顺之年,没有了初升的太阳般锋芒,却更像未落下的夕阳一般平易近人,几乎每日清晨几乎都可以看到徐校长在校园里漫步的身影。
  • 5、四十年前的我们,风华正茂,意气书生,踌躇满志,未来都有憧憬,而现在的我们都将到耳顺之年了吧,时光的利剑,早已把我们打磨的老成稳重。
  • 6、六十岁已过了不惑,知天命的黄金岁月,进入了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耳顺之年。生活的积累,岁月的沉淀,凡事拿得起放得下,荣辱不惊,心静气平。

70字左右

  • 1、那抹绿色是爷爷静心泡出的清茶的颜色,是一个已过耳顺之年的老人教育子孙的独特秘方。那抹绿色是我永藏心底的特别颜色,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不忘初心的精神源泉。
  • 2、就像孔子说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些都是人生需要经历的,也是必须经历的,这就是碎片。碎片组成生活。
  • 3、活到老,学到老,是他的终身追求。他说,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似乎把一生的精力都置于学业身上。

80字左右

  • 1、是当地的一些挑担老人,他们都挑着百十来斤的担子,或是捆着两大袋垃圾,或是绑着七八箱水,倶已是耳顺、知天命之年,满头白发,脸上千沟万壑般的比群山还要连绵的皱纹,折叠出岁月的艰辛。
  • 2、我已经许久未见到奶奶了,如今她已过耳顺之年,无情的岁月在她的脸上镌刻下一条条深深的皱纹,花白的头发失去了昔日的光泽,粗糙的长满老茧的手指几乎伸不直,身子微驼,显得更加瘦小。
  • 3、第四泡是无味的,我的人生只剩下四分之一的时间,也不可能像以前一样去拼搏奋斗,就只能像孔子先生所说的: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就好好珍惜这段时间吧。
  • 4、在乡间传为美谈;做人讲:心善眼实耳清;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夫子儒家之训,对吾家影响甚远,儒家为吾所崇之派。
  • 5、林肯,美国历史上杰出的领袖之一,他一生遭遇了无数次的挫折,直到耳顺之年才当上了美国总统。他的出身并不高贵,甚至可以说是卑微的,可他却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中逆袭,最终收获成功。

90字左右

  • 1、在我醒来的时候,一缕阳光照在了妈妈的面容上,我脑海浮出了妈妈而立之年的样子,妈妈不惑之年的样子,妈妈知天命之年的样子,妈妈耳顺之年的样子,直到妈妈耄耋之年的样子我不敢往下想象了,这就是时间的脚步。
  • 2、后来才知晓老人的妻子早逝,儿女皆已搬进城,他却固执独守在自己曾满盈欢笑的清冷庭院,或是在悼念已逝的妻子,或是在回想从前温情的岁月,但这都只是一个已过耳顺之年老者的故事,我在局外,仍不知所然。

100字左右

  • 1、人生,少年,中年,老年,就如喝茶的三个阶段。头遍苦涩,正如初入社会磕绊坎坷。二遍舌底生津,在拼搏后收获财富,稳重和信心。第三遍茶已逐渐淡去,犹如年纪渐大,耳顺易平心静,经过时光的洗练,心中一片清澈,诚如茶之味淡,茶水愈加透明。
  • 2、到了耳顺之年,不再为其他事物而担忧、烦恼,只是病痛的困扰,让老人开始觉得生命正在走向尾声,开始有些害怕生命的乐章在某一天会戛然而止,又像个小孩一样需要人照顾、安慰,需要有一双有力的大手把他牢牢握住,安全感才油然而生……
  • 3、人生,少年,中年,老年,就如喝茶的三个阶段。头遍苦涩,正如初入社会磕绊坎坷。二遍舌底生津,在拼搏后收获财富,稳重和信心。第三遍茶已逐渐淡去,犹如年纪渐大,耳顺易平心静,经过时光的洗炼,心中一片清澈,诚如茶之味淡,茶水愈加透明。

词语解释

耳顺[ ěr shùn ]

1.指人到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来用“耳顺”指人六十岁

年近耳顺。

2.顺耳

这个唱腔我听着倒还耳顺。

耳顺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