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贤人
xiánrén

贤人


拼音 xián rén

简拼 XR

词语解释

贤人[ xián rén ]

1.德才兼备的人

自古贤人。——《史记·魏公子列传》

明阴洞阳,贤哲罕穷其数。——《西游记》

a person of virtue;


引证解释

1.有才德的人

《易·繫辞上》:“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

《史记·太史公自序》:“守法不失大理,言古贤人,增主之明。”

唐 杜甫 《述古》诗之一:“贤人识定分,进退固其宜。”

老舍 《四世同堂》十九:“一个贤人若是甘心受苦难而一声不出,一个凡人就必须说出自己的苦难,以便自居为贤人。”

2.浊酒的别名。参见“贤人酒”

《三国志·魏志·徐邈传》:“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

唐 柳宗元 《从崔中丞过卢少府郊居》诗:“蒔药闲庭延国老,开罇虚室值贤人。”

宋 陆游 《对酒》诗:“气衰成小户,醅浊号贤人。”


国语辞典

1.志行崇高,才德兼修的人。北周·庾信〈道士步虚词〉一〇首之一〇:“无妨隐士去,即是 贤人逃。”也作“贤者”

《儒林外史·第四〇回》:“小弟是一个武夫,新到贵处,仰慕贤人君子。”

2.

《三国志·卷二七·魏书·徐邈传》:“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

宋·陆游〈对酒〉诗:“气衰成小户,醅浊号贤人。”


网络解释

1.贤人

所谓的贤人,就是有才有德的人,所爱好、厌恶的情感与人民完全相同,想要选择与舍弃的事物与人民完全一致。行事完全顺应天道、地道、人道客观规律,处理问题能够标本兼治,尤其注意从根本上解决。所说的话能够作为天下人的行为准则,按照他说的话去做就能成功。身为平民时有志向、有抱负,希望能够身居高位为人民造福,成为王侯将相时也不积攒财物。这样的人,被人们称作贤人


英语翻译 a person of virtue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贤人造句

  • 1、封建时代,不少贤人超然物外,宁肯尧舜千钟,也不愿在官场勾心斗角。
  • 2、我并不刚愎自用,以至于对贤人高见一概排斥。
  • 3、皮鞭抽打是不会产生贤才的,引申之意是贤人在于教育培养。
  • 4、古贤人伯夷叔齐不满周武王挑起战争,逃至此处,不食周粟,采薇而食,留下千古佳话,是抱节守志的典范。
  • 5、只要你们老老实实地交出七大贤人,我们也不为难军师,两下走马换将交换人质,一拍两散各自走人。
  • 6、一个人不能自甘堕落也不能自己瞧不起自己,圣人和贤人的境界都是可能通过自身的努力逐渐达到的。
  • 7、在蠢人感到人生困难的时候,贤人看起来容易;而当蠢人感到容易的时候,贤者就感到困难。
  • 8、读史须见圣贤所存治乱之机,贤人君子出处进退,便是格物。
  • 9、凡间自出三皇五帝、贤人将相等有才之人后,隔三差五,王母便会邀约这些名贯天庭的俗世圣人来寿殿做客。
  • 10、窃以为天地之因此不息,国之因此立,贤人之德业之因此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
  • 11、圣贤人的教导千言万语,都是教人一切先从近处做起。
  • 12、是啊,奸人再奸,势力再大,他也只是人,奸人和贤人的最后结局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化为一抔黄土,如此而已。
  • 13、唐玄宗为广纳贤人,不惜委屈自己,这都让我一一折服,但人算不如天算,如此明理的皇帝最后也因贪图享乐而自作自受。
  • 14、诚然,古之贤人对待鸟兽都有网开三面的仁者之心,但殊不知有些恶人并不比鸟兽,因此才有了除恶务尽的警世恒言。
  • 15、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
  • 16、大公无私圣人,公而忘私为贤人,先公后私为善人,先人后己为良人,公私兼顾为常人,损公肥私为罪人。
  • 17、在蠢人感到人生困难的时候,贤人看起来容易;而当蠢人感到容易的时候,贤者就感到困难。歌德
  • 18、自古贤人君子,莫不与时消息,以避祸患。
  • 19、古之贤人君子在列位者皆如是,是故下高其行而从其教,民化其廉而不贪鄙。
  • 20、窃以为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贤人之德业之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
贤人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