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颠踬
diānzhì

颠踬


拼音 diān zhì

简拼 DZ

词语解释

颠踬[ diān zhì ]

1.倒仆;下跌。败亡;倾覆。跌跌撞撞地行进、奔跑。困顿;挫折


引证解释

1.倒仆;下跌

晋 葛洪 《抱朴子·百里》:“冒昧苟得,闇於自量者,虑中道之颠躓,不以駑薾服鸞衡。”

《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元年》:“既战,伪北;林邑逐之,象多陷地颠躓。”

清 冯桂芬 《启李宫保论减赋》:“駑马日行百里,强以二百里,必不及百里而颠躓矣。”

2.败亡;倾覆

《旧唐书·狄仁杰传》:“自然贼深入必有颠躓之虑,浅入必无虏获之益。”

宋 朱熹 《答张敬夫书》:“鋭於趋事,而昧於自知,吾恐其颠躓之速也。”

明 朱鼎 《玉镜台记·闻鸡起舞》:“荒鸡午夜传,忽惊回客梦残。为只为乾坤颠躓,蹇蹇孤臣睡怎安。”

3.困顿;挫折

唐 独孤及 《唐故范阳郡仓曹参军京兆韦公墓志铭序》:“安禄山以范阳叛,劫胁元元,以杀整众,士之因官因居而困窘颠躓堕围中者数千计。”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二十:“东坡归阳羡时,流离颠躓之餘,絶禄已数年。”

清 王韬 《淞滨琐话·金玉蟾》:“所虑者君家夙称素封,今颠躓归来,其能免邻里訕笑乎?”

柯灵 《香雪海·创作学习笔记》:“曹雪芹如果不是亲身经历繁华,颠踬而堕入贫困,根本就不可能产生《红楼梦》。”

4.跌跌撞撞地行进、奔跑

唐 陆龟蒙 《野庙碑》:“一旦有大夫之忧,当报国之日,则佪挠脆怯,颠躓窜踣。”

张贤亮 《灵与肉》一:“车辙交错的土路坎坷不平,牲口在上面颠踬地踏着碎步。”


国语辞典

1.倾仆失足。比喻处境困穷

唐·杜甫〈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诗:“故旧独依然,时危话颠踬。”


网络解释

1.颠踬

diān zhì

①跌倒:战败,颠踬于地。

②比喻处境艰难困苦:处颠踬之中而意志弥坚。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颠踬造句

  • 1、以逸待劳则战士力倍,以主御客则我得其便,坚壁清野则寇无所得;自然贼深入则有颠踬之虑,浅入必无虏获之益。
  • 2、以逸待劳则战士力倍,以主御客则我得其便,坚壁清野则冠无所得,自然二贼深入则有颠踬之虑浅入必无寇获之益。
  • 3、就听得哗哗哗接二连三响来,赵三哥跟的近了,一个立足不稳,当场颠踬而倒。
  • 4、那匹筋疲力竭的老马已经对鞭子和缰绳毫无反应了,它只不过拖着四条腿在蹒跚地行走,有时踢着了小石块就颠踬或摇晃一下,几乎跌倒。
  • 5、若一味骏快奔放,必有颠踬之时;一向贪图美名,必有大污辱之时。
  • 6、苦心孤诣,颠踬奔走竭蹶筹谋近十年,所创阳明精舍卒告其成。
  • 7、但想要在上坡时坐稳马背而不至于从马上跌落,要随着重心向前俯,才能不颠踬又快速。
  • 8、我刚过那个路口不久,天色就整个黯淡下来,阳光已飘忽到不可知的所在,回到家,我脸上的泪痕还未完全干去。坐在饭桌前面,我一口饭也吃不下,心里全市一个人牵着一条狗从路口,一步一步,倾斜颠踬的走过。
  • 9、平淡真好!平平地,不令我们颠踬;淡淡地,不让我们昏醉;使我们坦坦荡荡地处世,明明确确地看人。所以平淡也就是最美的“真”。刘墉 
  • 10、平淡真好!平平地,不令我们颠踬;淡淡地,不让我们昏醉;使我们坦坦荡荡地处世,明明确确地看人。所以平淡也就是最美的“真”。刘墉
  • 11、坦白质朴的忠诚,是用不着浮文虚饰的;可是没有真情的人,就像一匹尚未试步的倔强的弩马,表现出一副奔腾千里的姿态,等到一受鞭策,就会颠踬泥涂,显出庸劣的本相。
  • 12、它的一条前腿有些颠踬,像被狼夹子打过。
  • 13、他颠踬而踉跄的在大街上走着,疲软的脚步显示着无力,手颓然的垂落。
  • 14、老马已经对鞭子和缰绳毫无反应了,它只不过拖着四条腿在蹒跚地行走,有时踢着了小石块就颠踬或摇晃一下,几乎跌倒。
  • 15、医者苦病之毫厘千里,动罹颠踬
  • 16、历经岁月沉淀之后的父辈,弹指一挥或是沧海桑田之后,始终指引着未走出青春的我辈,予以方向,给以指导,在我们风雨飘摇,颠踬无以转圜之余,帮助我们保留下绽放的华容,让我们仍不忘怀初为儿女恣意的执念。
  • 17、小驴子驮着我们颠踬到西山,灰暗的黄昏已在那儿等着我们,赶驴的老头儿嘱告我们最好不要上山了,太晚了赶不回城。
  • 18、在成长路上,每个人都有颠踬无依的时候。但在迷茫而不知何去何从时,你所认识的人、身边的物、经历过的事会锃锃地跳入你的脑海,使你能效仿学习或许汲取教训地走下去。
  • 19、才尽伤形体,病渴污官位。故旧独依然,时危话颠踬
  • 20、蒙哲恰好在青年再一次踉跄颠踬之际赶到,一把扶住危危欲倒的青年。
颠踬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