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扼腕
èwàn

扼腕


拼音 è wàn

简拼 EW

词语解释

扼腕[ è wàn ]

1.自己以一手握持另一手腕部。形容思虑、愤怒、激动等心理活动

樊于期偏袒扼腕而进曰。——《史记·刺客列传》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wring one's wrists in sorrow or despair;


引证解释

1.亦作“扼捥”。用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腕、表示振奋、惋惜、愤慨等情绪

《战国策·燕策三》:“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乃今得闻教!’”

《韩非子·守道》:“人臣垂拱於金城之内,而无扼捥聚脣嗟唶之祸。”

宋 陆游 《<傅给事外制集>序》:“每言虏,言畔臣,必愤然扼腕裂眥,有不与俱生之意。”

清 薛福成 《后乐园记》:“抚时扼捥,壎唱篪和,其音如贯。”

柯灵 《香雪海·文苑絮语》:“凄凉的诗篇,像田间可爱的野花遭到风雨摧残一样令人扼腕,叹息。”


国语辞典

1.用手握腕,以表示内心的情绪:(1)​ 失意的样子。(2)​ 愤怒的样子。(3)​ 表示得意、振奋。唐·白行简(4)​ 表示同情与叹息。也作“搤腕”

《醉醒石·第一四回》:“故寒窗扼腕,静舍悲歌,便做出三上书,几叩门根柢。”

《战国策·燕策三》:“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之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

《李娃传》:“扼腕顿颡而登,乃歌『白马』之词。”

《文明小史·第四一回》:“人家知道他于这个小儿子钟爱特甚,见了面都著实代为扼腕。”


网络解释

1.扼腕

扼腕,一词是从史实中留下来的词语。是用手掐住的意思;自己以一手握持另一手腕部。形容思虑、愤怒、激动等心理活动,是书面语言。


英语翻译 to wring one's hands (literally wring one's wrists)​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扼腕造句

  • 1、他牺牲得那么壮烈,让大家扼腕叹息。
  • 2、同学们为这次比赛的失利而扼腕叹息。
  • 3、眼见奸臣当道,摄威擅势,朝政一天天腐败,忠直之士无不攘袂扼腕,痛心疾首。
  • 4、他革命壮志未酬,竟先我们而去,怎能不叫人扼腕叹息。
  • 5、唾壶击碎烛花残,时时扼腕羞权奸;含沙射影阴谋惨,忠良骈首囚狴犴。
  • 6、木棉的叶子茂盛以后,木棉花就不见了。因为春到深处,就如美人之韶华,流逝了,令人扼腕叹息。情到深处,还能不能看见?
  • 7、徒留扼腕长叹,叹荒唐,你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 8、三十而立,一朵本应灿烂绽放的生命之花黯然凋逝,让人扼腕痛惜。
  • 9、也不知是英雄迟暮,还是大意失荆州,总是让人扼腕长叹。
  • 10、经常为孔明出师未捷身先死而扼腕长叹,也为其为国为民的胸襟而折服。
  • 11、一些家里有那待字闺中姑娘的行贩路人,员外商贾,看到这样丰神俊朗的少年道士,不由得纷纷摇头叹息,扼腕不止啊。
  • 12、空有一腔报复,却只能每日寄情于山水琴曲之中,书斋墨舍,皓首穷经,真让人心有不甘、扼腕长叹呐!只怪我当时未听先生之言,韬光养晦,藏锋敛锷,才落得今日下场。
  • 13、传承天外文明的无双利器,域外星空的嗜血天魔,遥远流传的上古道门,手拘星辰日月的武道高手,男儿热血的金戈铁马,英雄末路的扼腕长叹,小人物的奋发求存。
  • 14、可惜了临风玉树的一副好人才,年纪轻轻的,却终得同我这老太婆成亲,真是叫人扼腕长叹,天道不公,不公至斯。
  • 15、众女儿虽不明其事,却也听得扼腕大怒,群雌粥粥,誓与倭人决一生死。
  • 16、在这样的权力争斗中,人性中社会属性减少,兽性增加,荼毒生灵,万民涂炭,让人不由的扼腕叹惜:乱世就是丛林,没有文明可言,适者生存、弱肉强食。
  • 17、在中国相声界,大山算小字辈,论辈分,他得叫侯宝林“太师爷”,师父尚且在相声界摸爬滚打,徒弟却已引退,这让很多人不由扼腕叹息。
  • 18、各家酒楼的幕后掌柜闻讯,无不扼腕长叹,羡慕王家那小兔崽子傻人有傻福,居然能够在半年之内两度请到了李白、高适、公孙大娘、小张探花等风云人物赏光。
  • 19、高兴清楚地记得,宇文招有个女儿名叫宇文千金,其悲惨的经历与命运时常让人扼腕叹息,同情却又万分无奈。
  • 20、撤退的路上,龙文傲和楚云啸一阵扼腕长叹,为死难的将士们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扼腕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