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辛弃疾
xīn

辛弃疾


拼音 xīn qì jí

简拼 XQJ

词语解释

辛弃疾[ xīn qì jí ]

1.(1140—1207) 南宋著名词人,号稼轩,少年参加抗金义军,后率军归宋,先后任大理寺少卿及湖南、江西、福建、湖北、浙东安抚使等职,后去职闲居江西上饶一带,善作词,抒发其渴望复国统一的壮志,抨击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投降妥协行经,著有《稼轩长短句》

Xin Qiji;


国语辞典

1.人名。(西元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词人。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人,生时北方已陷于金。后归宋,治军有声,官至龙图阁待制。作品以豪放著称,具有爱国情操,且融会了经、史、子、集,创造出多种的风格。著有《稼轩词》


网络解释

1.辛弃疾 (南宋将领、词人)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英语翻译 Xin Qiji

相关汉字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相关谜语

谜面:勤劳除百病(打一南宋人名)
谜底:辛弃疾
解析:勤劳乃健康之道。

谜面:葱姜大蒜能去病(打一南宋人名)
谜底:辛弃疾
解析:“葱、姜、大蒜”皆为辛辣之物,扣“辛”;“去病”即“弃疾”。

谜面:葱姜蒜皆可治病(打一宋代词人)
谜底:辛弃疾
解析:“葱姜蒜”皆属“辛”辣的食物,“可治病”就是去掉疾病(弃疾)。

谜面:良药苦口利于病(打一宋代词人)
谜底:辛弃疾
解析:辛弃疾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

辛弃疾造句

  • 1、辛弃疾单枪匹马冲入敌营,长枪挥舞,如入无人之境。
  • 2、辛弃疾后来过着含饴弄孙的生活。
  • 3、由于南宋王朝当权者软弱无能,辛弃疾自感无力回天而忧愤成疾。
  • 4、宋代爱国词人辛弃疾,有过金戈铁马的经历。
  • 5、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
  • 6、有的提高粮价,有的用小斗小秤,克扣粮米,辛弃疾发现后,分别轻重,当场处理,从没收囤粮户和奸商的全部粮、款,直到判处死刑。
  • 7、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辛弃疾
  • 8、还有,陈子昂之与幽州台,崔灏之于黄鹤楼,辛弃疾之与郁孤台……莫不都是诗韵与名胜相得益彰。
  • 9、而且在文学上用楚辞体的形式以及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写作词赋,辛弃疾、陆游、李纲等人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 10、神甚放,行则眠,鸿告鸟一再高举,天地睹方圆。辛弃疾
  • 11、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
  • 12、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 13、掷地刘郎玉斗,挂帆西子扁舟。千古风流今在此,万里功名莫放休。君王三百州。燕雀岂知鸿鹄,貂蝉元出兜鍪。却笑泸溪如斗大,肯把牛刀试手不?寿君双玉瓯。辛弃疾
  • 14、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
  • 15、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辛弃疾
  • 16、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
  • 17、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唤得笙歌劝君酒。酒如春好,春色年年如旧。青春元不老,君知否。席上看君,竹清松瘦。待与青春斗长久。三山归路,明日天香襟袖。更持银盏起,为君寿。辛弃疾
  • 18、但身为女人,她既不能像岳飞那样驰骋疆场,也不能像辛弃疾那样上朝议事,甚至不能像陆、辛那样有政界、文坛朋友可以痛痛快快地使酒骂座,痛拍栏杆。
  • 19、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辛弃疾
  • 20、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梁衡
辛弃疾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