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萌动
méngdòng

萌动


拼音 méng dòng

简拼 MD
五笔 AJFC

词语解释

萌动[ méng dòng ]

1.草木发芽。比喻事情刚起头

[孟春之月]天地和同,草木萌动。——《礼记·月令》

sprout;


引证解释

1.开始发芽

《礼记·月令》:“﹝孟春之月﹞是月也,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萌动。”

南朝 宋 谢庄 《郊庙歌辞·宋明堂歌之四》:“萌动达,万品新。润无际,泽无垠。”

《西游记》第九一回:“芳草阶前萌动,老梅枝上生馨。”

陈独秀 《敬告青年》:“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

2.开始发生;产生

《汉书·辛庆忌传》:“故姦轨不得萌动而破灭。”

明 李贽 《征途与共后语》:“盖生死念头尚未萌动,故世间参禪学道之夫,亦只如此而止矣。”

李大钊 《新旧思想之激战》:“那些旧人见了,尚且鬼鬼祟祟的,想用道理以外的势力,来铲除这刚一萌动的新机。”


国语辞典

1.草木发芽

《礼记·月令》:“天地和同,草木萌动。”

2.开始发动

《汉书·卷六九·辛庆忌传》:“故奸轨不得萌动而破灭,诚万世之长册也。”


网络解释

1.萌动

萌动:出自《礼记。月令》的汉语词汇

萌动:“传世未来”研发的智能孕期助手


英语翻译 sprout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萌动造句

  • 1、青春是乐章悠扬的一节,是电影唯美的一幕,是旅途轻松的一段,是一颗心的懵懂,是爱情的萌动,童真的逝去,理想建立的季节。
  • 2、小小的向日葵像青春少女萌动的火焰,从土地里钻了出来。
  • 3、世间男子见她,不该春情萌动,款曲暗通么?为何一个、两个,都弃她而去,说什么“春梦无痕,不如相忘!”。
  • 4、柳芽咬碎了冬天的包裹,萌动了;麦苗仰起泥染的脑袋,拔节了;竹笋挣脱严寒的束缚,冒尖了;花瓣启开温馨的心窗,绽放了。
  • 5、心动不如行动,与其蠢蠢欲动还不如冲动!情人节,让表白多飞一会!兄弟们给力啊,萌动完了努力的煽动,祝大家都把女孩儿们感动!
  • 6、人人都说生命在于运动,可是我说假日在于互动。发条短信是为了证明我的行动,目的是你是否也会感动,如果你真的感到怦然心动,说明我的心意也在和你一起萌动,我的祝福已经倾巢出动。周末到了,愿好朋友快快乐乐,开心健康,周末快乐哦!
  • 7、春雷萌动惊蛰到,万物复苏暖气冒,再睡早起要记牢,规律作息健康保,春捂保暖防感冒,阻挡病毒戴口罩,饮食清淡粥多煲,多食果蔬辛辣少,惊蛰节气,愿您身体健康步步高!
  • 8、他精心地种下一株幼苗,不,那不是幼苗,那是他心底萌动的希望。
  • 9、惊蛰节气,“春雷萌动”,我的问候,“雷鸣电闪”,我的祝福,“欢声雷动”。祝福你:工作生活,“雷厉风行”;爱情事业,“春蕾甜蜜”;健康财富,“雷霆万钧”。
  • 10、希望在失望里重生,办法在苦难里萌动,快乐在忧伤中出发,失败孕育出成功,高端源于精细之处,耻辱也能重生光荣。复活节,只要你满怀爱心信心,幸福就在手中。
  • 11、当爱在眼神的交流中萌动,我感受到心灵的交融,请打开心门与我沟通,我会珍惜相遇的每一份感动,相信有一天我们会念念想通,未来的幸福将紧握手中!
  • 12、惊蛰节气,春雷萌动,万物复苏,乍暖还寒。
  • 13、惊蛰节气,春雷萌动,万物复苏,乍暖还寒,别忙减衣,注意保暖,多饮绿茶,清肺泻火,多吃青菜,营养丰富,多多运动,增强免疫,预防流感,愿你,身体倍棒,幸福安康,百事可乐,春。
  • 14、有了母爱,人类才从洪荒苍凉走向文明繁盛;有了母爱,社会才从冷漠严峻走向祥和安康;有了母爱,我们才从愁绪走向高歌,从顽愚走向睿智;有了母爱,也才有了生命的肇始,历史的延续,理性的萌动,人性的回归。
  • 15、偶然得到人间的藏宝图,热忱让时间拼命追逐,哪怕是一颗星的闪烁,也会告诉自己那是希望的萌动,你迷雾里绽放的笑容,就是我信仰的路途,宝贝,爱你。
  • 16、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宝贵之时朞也。
  • 17、春的萌动、夏的奋发、秋的成熟、冬的蛰伏,自然以季节为单位延续着它的生命,季节是它回响曲中的每个段落。
  • 18、谷雨送暖温度升,万物萌动好心情,快乐工作业绩增,愉快祝福穿时空,平安健康来跟踪,幸福吉祥涌心中,谷雨快乐数不清。
  • 19、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
  • 20、春风和畅,当阳胡家湾樱花园里春意萌动,一朵朵樱花挤破冬的束缚,颤盈盈地挂满了枝头,红的妩媚,粉的淡雅,白的高洁,一番热烈奔放的景象,甚是好看。
萌动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