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尔雅
ěr

尔雅


拼音 ěr yǎ

简拼 EY
五笔 QIAH

词语解释

尔雅[ ěr yǎ ]

1.文雅;近于雅正

温文尔雅。

elegant;

2.中国古代最早解释词义的专著,汉代学者缀辑而成。《汉志·尔雅》30篇,传至今只有19篇。后世经学家多用以考证解释儒家经典的义意,遂成为《十三经》之一,注释《尔雅》的有晋人郭璞(注)、宋人邢昺(疏)、清人邵晋涵(尔雅正义)、郝懿行(尔雅义疏)

Erya(Near Corretness);


引证解释

1.书名。我国最早解释词义的专著。由 秦 汉 间学者缀辑 周 汉 诸书旧文,递相增益而成,为考证词义和古代名物的重要资料

2.雅正,文雅

《史记·儒林列传》:“文章尔雅,训辞深厚。”

司马贞 索隐:“谓詔书文章雅正。”

《汉书·王莽传中》:“其文尔雅依託。”

颜师古 注:“尔雅,近正也。”

宋 苏轼 《贺蒋发运启》:“蔚然西汉之文,深厚尔雅。”

马其昶 《濂亭集序》:“汉隆儒术,其文辞彬彬尔雅,冠绝后代。”

川剧《柳荫记》第七场:“想当初,弟本是白面书生,尔雅温文。”

冰心 《寄小读者》十三:“他从对山的树梢,雍容尔雅的上来。”


国语辞典

1.书名。十九篇。相传〈释诂〉一篇,为周公所撰。其他或言为孔子、子夏、叔孙通、梁文 所增补。基本上当是由汉初儒者缀辑旧文递相增益而成,为中国最古训诂名物的书。前三篇〈释诂〉、〈释言〉、〈释训〉解释一般语词,后十六篇专门解释各种名物术语。《尔雅》的注释有晋郭璞注,宋邢昺疏,清邵晋涵的《尔雅正义》,郝懿行的《尔雅义疏》,皆称精博

2.文雅正直

《汉书·卷八八·儒林传·序》:“文章尔雅,训辞深厚,恩施甚美。”

宋·苏轼〈司马君实独乐园〉诗:“洛阳古多士,风俗犹尔雅。”


网络解释

1.尔雅 (尔雅)

尔雅》,儒家的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词典,是辞书之祖。收集了比较丰富的古代汉语词汇。事实上,《尔雅》并不是经,也不是某一部经书的附庸,它是一本独立的词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

尔雅》是现已知的第一部词典,“尔”是“近”的意思(后来写作“迩”),“雅”是“正”的意思,在这里专指“雅言”,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尔雅》的意思是接近、符合雅言,即以雅正之言解释古语词、方言词,使之近于规范。


英语翻译 "Erya" or "The Ready Guide", first extant Chinese dictionary, c. 3rd century BC, with glossaries on classical texts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相关谜语

谜面:君美甚(书名)
谜底:尔雅

尔雅造句

  • 1、明眸善睐,温文尔雅,容貌虽说不是天资仙容,却是姱容修态。
  • 2、冬夜里,万籁俱寂温文尔雅的莎士比亚不拘形迹地走进来了。
  • 3、我的新老师是一个温文尔雅的人。
  • 4、小李是个温文尔雅的书生。
  • 5、一贯温文尔雅,图穷匕见时,竟如此生猛?
  • 6、王老师说话慢言慢语,一副温文尔雅的风度。
  • 7、小娟品学兼优,为人温文尔雅,正是一位你心目中理想的窈窕淑女呢。
  • 8、别看他西装革履,温文尔雅,其实是个衣冠禽兽。
  • 9、王叔叔举止温文尔雅
  • 10、一眼望去,湖水好似一位温文尔雅的女子。
  • 11、温文尔雅的他写得一手飘逸的好字,得到别人送的笔墨纸砚冰清玉洁的脸上绽放出笑容!
  • 12、这公子姓顾名礼眉清目秀,温文尔雅,表里如一,博古通今,可是京城多少姑娘的一心人。
  • 13、朱先生小心、拘谨,温文尔雅,从来不会厉色疾言。
  • 14、文质斌斌指一个人的气质温文尔雅,行为举止端正。
  • 15、亚运会开幕式上,温文尔雅的礼仪小姐给中外来宾留下美好的印象。
  • 16、一向温文尔雅的他显得缺乏阳刚之气,也注定了他的性格取向。
  • 17、蜡烛像明灯,燃烧自己,给人光明;蜡烛像和风,从容淡定,让人安心;蜡烛像微笑,温文尔雅,予人温馨。
  • 18、这小姑娘天生仪态万方,温文尔雅,大家都很喜欢她。她在客人面前落落大方,显得很有礼貌。
  • 19、大媳妇温文尔雅,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 20、看他温文尔雅的样子,肯定是个学生。
尔雅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