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祆教
xiānjiào

祆教


拼音 xiān jiào

简拼 XJ

词语解释

祆教[ xiān jiào ]

1.即琐罗亚斯德(旧译“苏鲁友”)教,俗称拜火教。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琐罗亚斯德创。波斯萨珊王朝奉为国教。其教创善、恶二元论,以火为善神的代表。南北朝时传入中国后又称“火祆教”或“祆教”。唐代曾一度于长安建祠盛行,并立官专管。武宗反佛后渐废不传

2.泛指西方传入中国的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


引证解释

1.即琐罗亚斯德(旧译“苏鲁友”)教,俗称拜火教。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 琐罗亚斯德 创。 波斯 萨珊 王朝奉为国教。其教创善、恶二元论,以火为善神的代表。 南北朝 时传入 中国 后又称“火祆教”或“祆教”。 唐 代曾一度于 长安 建祠盛行,并立官专管。 武宗 反佛后渐废不传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上:“﹝火祆之神﹞其来盖久,至唐贞观五年有传法穆护何禄将祆教诣闕闻奏。勑令长安崇化坊立祆寺,号大秦寺,又名波斯寺。”

章炳麟 《菌说》:“要之,儒、佛、庄子三家,皆属理想,亦皆参以实验,较之祆教各家,诚若玉之视燕石矣。”

2.泛指西方传入 中国 的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

清 黄遵宪 《罢美国留学生感赋》:“亦有习祆教,相率拜天祠。”


国语辞典

1.回教出现前古代伊朗的主要宗教。现存于伊朗偏僻地区及盛行于印度境内帕西人中。约在西元前六~七世纪间,由琐罗亚斯德所创。奉波斯古经为经典。该教认为火、光明、清净、创造、生是善端;黑暗、恶浊、不净、破坏是恶端。代表善端的神是阿胡拉·玛兹达;代表恶端的神是安格拉·纽曼,二者虽都是时间之神楚尔凡所生,却互相斗争,斗争的结果,善必胜恶。人可以在善恶两神之争中,自由选择,决定自己的命运。直到人死后,阿胡拉·玛兹达将根据其在世的言行,进行审判,或上升天堂,或投入地狱。在宗教活动上,教徒在麻葛指导下经过一定的仪式,礼拜圣火,因为火是光明、善的代表,阿胡拉·玛兹达的象征。该教于六世纪约南北朝时传入中国,北宋末南宋初在汴梁、镇江等地还有祆祠,但宋以后,中国史籍则不再提及


英语翻译 Zoroastrianism

德语翻译 Parsismus, Zoroastrismus, Religion der Feueranbeter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祆教造句

  • 1、摩尼教起初在巴比伦传教,在波斯萨珊王朝信任下在波斯传教,但在巴赫兰一世以后,因与祆教矛盾,被迫出亡。
  • 2、祆教最初并无经典,仅由祭司口传心授。
  • 3、在此朞间,敦煌呈现出佛教、景教、摩尼教、苯教、祆教多种宗教共存的局面。
  • 4、祆教是世界历史上最古老的宗教,是波斯阿黑门尼德王朝的主要宗教信仰。
  • 5、其他的宗教团体包括了基督教、锡克教、耆那教、佛教和祆教
  • 6、乌孜别克族先民曾信仰过祆教、佛教,从钦察汗国的乌孜别克汗时代就开头信仰伊斯兰教。
  • 7、难怪岑仲勉先生会作出“当日祆教之分布,观此可得其一脔”的推测。
  • 8、把祆教的演变作为一个典型的历史个案,探讨祆教在其自身发展中发生过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交往,试图从另外一个角度探讨宗教发展的某些规律。
  • 9、这个说法并不准确,就在前两年,中国连续发现了北周安伽墓、史君墓、隋代虞弘墓,他们就是西来的祆教徒。
  • 10、早朞专指祆教和摩尼教教徒。
  • 11、摩尼教吸收了祆教,基督教和佛教的教义。
  • 12、其教义是杂糅佛教、基督教、祆教而成的。
  • 13、哈扎拉人最早信仰祆教和其他自然崇拜。
  • 14、在这些没有锡克教徒,祆教徒和乞丐的特定国家里,看起来,似乎我们都沉浸在道德情绪中,这就会对慈善事业产生消极的结果。
  • 15、从波斯传来的有祆教、摩尼教和景教。
  • 16、后指穆斯林宗教观念中带有祆教和摩尼教倾向者。
  • 17、来自西域的景教、祆教和摩尼教也在这时由波斯传入长安。
  • 18、同时,安禄山也是粟特祆教徒中的宗教领袖,自称“光明之神”的化身。
  • 19、锡克教、耆那教、佛教和祆教
  • 20、信奉佛教,兼事摩尼教和祆教
祆教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