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漕运
cáoyùn

漕运


拼音 cáo yùn

简拼 CY

词语解释

漕运[ cáo yùn ]

1.旧指由水路往京城运粮或运送军粮

water transport of grain to the capital (in feudal times);


引证解释

1.旧指从水路运输粮食,供应京城或军需

汉 桓宽 《盐铁论·刺复》:“涇淮造渠,以通漕运。”

晋 王羲之 《与尚书仆射谢安书》:“今事之大者未布,漕运是也。”

宋 陆游 《知兴化军赵公墓志铭》:“抵公去,所发漕运四十万緡,不费一钱。”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利源调度·漕运》:“秦伐匈奴,令天下飞芻輓粟,此漕运之始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二节:“五八四年,隋文帝令宇文恺率水工开凿广通渠,引渭水自大兴城,东至潼关,长三百余里,漕运便利。”


国语辞典

1.旧时从水路运米供给京城或供应军旅等,称为“漕运”。唐宋以来,设有专官掌理


网络解释

1.漕运

漕运是我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经济措施。用今天的话来说,它就是利用水道(河道和海道)调运粮食(主要是公粮)的一种专业运输。中国古代历代封建王朝将征自田赋的部分粮食经水路解往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的运输方式。水路不通处辅以陆运,多用车载(山路或用人畜驮运),故又合称“转漕”或“漕辇”。运送粮食的目的是供宫廷消费、百官俸禄、军饷支付和民食调剂。这种粮食称漕粮,漕粮的运输称漕运,方式有河运、水陆递运和海运三种。狭义的漕运仅指通过运河并沟通天然河道转运漕粮的河运而言。


英语翻译 (old)​ to transport by water, to ship grain as tax

相关汉字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漕运造句

  • 1、漕运衙门的官吏经常勒索敲诈这些船户,暴力搜刮他们的钱财,漕帮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 2、先秦秦汉漕运史研究在古代漕运史研究中具有突出地位,研究成果繁富。
  • 3、研究内河漕运的兴废史,对振兴我国内河航运事业有重要参考价值。
  • 4、屯兵营田,地主的庄园、漕运的驿栈、仓库,以至皇帝游览的湖淀和行宫,供应皇家的果园、菜庄和牛羊牧场等等,无不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
  • 5、什刹海地区自元代形成漕运码头以来,在经历了数百年的变迁后,沉淀了十分丰富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和人文文化。
  • 6、光绪二十三年初,重情重义的黄金祥,遵曹大帅临终之嘱解甲还乡,并与大帅之子合营漕运,又在家乡开办“祥德厚”米面庄。
  • 7、卑职在任漕运总督时,清查账册,明察暗访,试图通过各种渠道,将上缴的赋税,全部查没。
  • 8、之美誉,明末扬州占漕运、盐务、河务三大要政之利,成为漕运枢纽和全国最大的盐业经销中心,四方豪商大贾鳞集麋至。
  • 9、唐初漕运,岁不过二十万石,借以养兵。
  • 10、在渝水河出九阴山时所冲积而成的三角洲上,因为地势平坦,漕运发达便形成了一座城池,被命名为渝城。
  • 11、盖自秦政征匈奴,使天下飞刍挽粟,起琅琊输河北,漕运遂代为民困,而繁费亦代以为难。
  • 12、龙宫是江南第一船帮,霸占漕运,强行收取费用,令人怨声载道。
  • 13、河南是漕运负担大省,由于各地交通状况不一,交通便利的县份便代交通不便的县份代纳漕粮,同时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此之谓“代替”。
  • 14、东省诸道府州县官员,毋以本钦差查处国泰一案怠忽职守,所有民刑纠案乃及地方治安、赈恤灾民、河防漕运诸事,凡差使在职,勿以省垣人事有所更张有所轻慢。
  • 15、漕运、治河、盐务、榷税、交通五大支柱萃聚淮安一地,河员漕吏,挥金若土;盐商大贾,抛银似泥,烹天煮海,穷奇极妙。
  • 16、每到漕运时节,“帆樯如林,百货山积,当其盛时,北至塔湾,南至头闸,绵亘数十里,市肆节比”。
  • 17、2001年,这块最大的漕运巨石被立起来做成了石碑,摆放在村口位置,并由王光英题写了“皇家新村”4个大字。
  • 18、卑职在任漕运总督时,清查帐册,明察暗访,试图通过各种渠道,将上缴的赋税,全部查没。
  • 19、渔阳托长江之利,倚巫山之险,是东西漕运要道。
  • 20、东汉初朞,漕运军饷粮船从潞河装载起航,沿温榆河溯流而上,运至昌平,然后转为陆运,经南口出居庸关。
漕运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