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思致
zhì

思致


拼音 sī zhì
注音 ㄙ ㄓˋ

简拼 SZ

词语解释

思致[ sī zhì ]

1.指人的思想意趣或性情、才思

2.指文学作品的意趣或意境


引证解释

1.指人的思想意趣或性情、才思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时人道阮思旷骨气不及右军,简秀不如真长,韶润不如仲祖,思致不如渊源,而兼有诸人之美。”

南朝 梁 任昉 《为萧扬州荐士表》:“﹝王僧孺﹞理尚栖约,思致恬敏。”

《新唐书·刘祎之传》:“方是时,詔令丛繁,禕之思致华敏,裁可占授,少选可待也。”

2.指文学作品的意趣或意境

唐 皎然 《诗式·诗有二废》:“虽欲废巧尚直,而思致不得置;虽欲废词尚意,而典丽不得遗。”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一:“陶潜、谢朓诗皆平淡有思致,非后来诗人怵心劌目琱琢者所为也。”

清 王韬 《淞滨琐话·画船纪艳》:“虽是小诗,颇有思致。”


国语辞典

1.思想的能力、意态

《南史·卷二七·殷景仁传》:“景仁不为文而敏有思致,不谈义而深达理。”

《文选·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理尚栖约,思致恬敏。”


网络解释

1.思致

思致,汉语词汇,

拼音:sī zhì

释义:1、指人的思想意趣或性情、才思。2. 指文学作品的意趣或意境。

出自《世说新语·品藻》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思致造句

  • 1、汝等不加细思致想,掀起学难,招致衅端,辱没学馆,做下此等菲薄尊长、扰攘学宫之事,全无些许绳墨规矩,岂不怕儒、法、兵三家嗤笑我墨家之家声门风耶?
  • 2、博览群籍,思致渊深。
  • 3、五两句,愈觉韵味浓醇,思致渺远。
  • 4、朕每深轸念,思致小康,特示渥恩,复其军额。
  • 5、间作外域鞍马,点染精工,思致茂密。
  • 6、数岁,为弈棋诗,有思致,后主赏叹之。
  • 7、何用叙我心,遗思致款诚。
  • 8、澍博学,为诗文古谈有思致
  • 9、高出流辈,笔情雅秀,思致清逸,不落王嘉。
  • 10、思致深细而出语浅近。
  • 11、散文奥博纵横,思致深刻,自成一家。
  • 12、观其思致,视格调为深。
  • 13、此外,还有食气辟谷、胎息养形、守静存神、存思致神等仙道方术,以及尸解和白日升天两种成仙形式。
  • 14、人物学仇英,思致异,并堪垂久。
  • 15、再诵李白诗,思致肖逸。
  • 16、雅善花鸟,颇有思致
  • 17、起句即点题,述说心情的喜悦,次句突转,透露沉郁的心情,用笔腾挪跌宕,使平淡的语句体现微妙的思致
  • 18、间作小词,极有思致
  • 19、工小词,思致妍密。
  • 20、思致超妙而文笔诙谐,已开元曲先声。
思致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