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呐喊
hǎn

呐喊



词语解释

呐喊[ nà hǎn ]

1.大声呼喊;尤指士兵在战斗或追击时大声叫喊助威

whoop; cry out; shout loudly;


引证解释

1.大声喊叫

元 无名氏 《马陵道》第二折:“甚么人鸣锣击鼓,呐喊摇旗?”

《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李雄领了将令,放起三个轰天大砲,众军一声呐喊,遍地锣鸣,离了教场,望陕西而进。”

鲁迅 《呐喊·自序》:“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


国语辞典

1.高声喊叫。常用于壮声势、助威之时

《西游记·第四四回》:“忽听得一声吆喝,好便似千万人呐喊之声。”

《福惠全书·卷二三·保甲部·渔埠编保》:“如有他处贼船尾入本保行劫,该保渔船不时巡哨,如遇有此,齐集呐喊。”

大叫 叫喊

低吟


网络解释

1.呐喊 (鲁迅著名短篇小说集)

呐喊》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收录鲁迅于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14篇短篇小说,1923年由北京新潮社初版,现编入《鲁迅全集》第1卷。小说集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从革命民主主义出发,抱着启蒙主义目的和人道主义精神,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旧时中国的制度及部分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希望。

呐喊》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开创了现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作品通过写实主义、象征主义、浪漫主义等多种手法,以传神的笔触和“画眼睛”、“写灵魂”的艺术技巧,形象生动地塑造了狂人、孔乙己、阿Q等一批不朽的艺术形象,深刻反映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间中国社会生活的现状,有力揭露和鞭挞了封建旧恶势力,表达了作者渴望变革,为时代呐喊,希望唤醒国民的思想。奠定了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现代文化史上的地位。1985年,日本出版的50卷本《世界最高杰作》,中国仅有《呐喊》与《论语》被收入;1999年6月,《呐喊》被《亚洲周刊》评选为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之首。

2.呐喊 (汉语词语)

呐喊,即大声呼喊,尤指士兵在战斗或追击时大声叫喊助威,属于动词。


英语翻译 rallying cry; cheering; shout; to shout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相关谜语

谜面:全在里面·徐妃格(打一小说名)
谜底:呐喊
解析:随身携带的手机应该变换了。

呐喊造句

  • 1、大将军挥刀上阵,众士兵们在一旁摇旗呐喊
  • 2、台上如火如荼的演出,对应台下如火如荼的呐喊,这场面真是沸腾了。
  • 3、我可以帮忙做些文书工作,但要我在外抛头露面、摇旗呐喊,则敬谢不敏。
  • 4、不论是古老的东方或西方,常常可见士兵们在战场上摇旗呐喊以壮大声威。
  • 5、只见在场近百名群众齐声呐喊,大家一起动手拿起沙包堵住了河堤的缺口。那一声呐喊,气壮山河!
  • 6、在山谷中呐喊,音调雄壮,回声震荡,山鸣谷应,飘散林海。
  • 7、知了不住地在枝头发着令人烦躁地叫声,像是在替烈日呐喊助威。
  • 8、像你这种人,顶多只能充当摇旗呐喊的角色罢了。
  • 9、这次拔河比赛,全班同学都要到现场给参赛队员摇旗呐喊
  • 10、由于己方啦啦队的摇旗呐喊,使得球员们皆信心大增。
  • 11、政见会上,候选人请了不少桩脚来摇旗呐喊,增加气势。
  • 12、眼见着叶亦凡进入了学校,丢失墨镜的男人搓手顿足的在粉丝群之后,使劲的招手呐喊着。
  • 13、篮球比赛开始了,大家为队员们呐喊助威。
  • 14、球场上比赛正在激烈地进行着,比赛双方拉拉队的助威呐喊声此起彼伏。
  • 15、在与甲队比赛时,许多同学为我们摇旗呐喊,鼓舞了我们的士气。
  • 16、没有了乔布斯,谁来为苹果的艺术性摇旗呐喊
  • 17、远动场上百米运动员个个生龙活虎,你追我赶,场外的观众欢声雷动,加油呐喊,场面真是别开生面,十分壮观。
  • 18、足球赛进行得紧张激烈,两万名观众呐喊助威声此起彼伏,运动员更是精神抖擞,踢出了水平。
  • 19、运动场上,欢呼声、呐喊声此起彼伏。
  • 20、这样奇异的山水,竟产生不了卓特的青年,没有冲锋陷阵的骁将,只有摇旗呐喊的小卒!
呐喊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