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均田制
jūntiánzhì

均田制



简拼 JTZ

词语解释

均田制[ jūn tián zhì ]

1.中国古代一种分配土地和交纳赋税相结合的制度。北魏于公元485年颁布均田令,规定农民按人口、官吏按等级分配无主荒地,并向国家纳租调。此后在授田对象、授田年限、赋役等方面多有变化,至唐中叶止


国语辞典

1.由于东汉末年战乱频仍,人民流离,户口锐减,土地逐渐集中于少数大地主和权势之家。北魏孝文帝为了制止地主强豪的兼并而实行“均田制”。即男夫十五岁以上受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又给桑田男夫一人二十亩,身终不还。其后北齐、隋、唐均沿用此制而稍有变革


网络解释

1.均田制

均田制是由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部分土地在其死后还给官府。到了唐朝中期,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至唐天宝年间,根本无法实行土地还授,故至德宗年间被“两税法”取代。实施范围一说始终仅实施于北中国,一说隋统一后实施于全国。

均田制的实施,肯定了土地的所有权和占有权,减少了田产纠纷,有利于无主荒田的开垦,因而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均田制的实施,和与之相联系的新的租调量较前有所减轻以及实行三长制,有利于依附农民摆脱豪强大族控制,转变为国家编户,使政府控制的自耕小农这一阶层的人数大大增多,保证了赋役来源,从而增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同时,西魏权臣宇文泰,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创立了府兵制,一直沿用至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起用募兵制,停用兵府鱼符,之后名存实亡。


英语翻译 equal-field system of Wei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北魏 and Tang 唐 dynasties

相关汉字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均田制造句

  • 1、初唐时,濮阳一带地旷人稀,均田制实行程度较高,水利兴修,农业生产恢复较快。
  • 2、我国古代的屯田与均田历史悠久,屯田制与均田制也曾作为封建国有土地的两种主要经营方式长朞存在。
  • 3、但是,由于这种制度本身固有的矛盾以及土地私有制的发展等原因,均田制在推行了将近三个世纪之后退出了历史舞台。
  • 4、均田制在当时地旷人稀的前提下施行,在不损害地主阶级既得利益的前提下施行,有益于生产发展和稳定的。
  • 5、其一,效法隋唐的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
  • 6、就此而言,实际上已经预示均田制末日的到来。
  • 7、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法,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 8、曹魏时朞曾经实行屯田制;北魏到唐朝中朞,实行均田制
  • 9、试论唐前朞均田制在西域地区的实施
  • 10、特别登记丁、中男口和合已受田数,与封建国家重视赋役、兵源和执行均田制有关。
  • 11、唐在颁布均田制的同时颁布了租庸调制对农民进行剥削。
  • 12、德宗建中元年实行两税法后,均田制终于废弛。
  • 13、租庸调制是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役制度。
  • 14、制订计帐是在实行均田制及租庸调制的情况下推行的。
  • 15、在均田制下,小农经济独立性日益增强,乡村市场日趋繁荣。
  • 16、他在位朞间,推行府兵制、租庸调制和均田制,并积极推行科举制。
  • 17、府兵制,是一种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兵农和一、寓兵于农的制度。
  • 18、但是,在均田制实施的过程中,却遭遇到了来自下层的变通与退出力量,使得均田制度的演进过程又呈现出既定利益结构下的诱致性变迁。
  • 19、颁行班禄制,整顿吏治,统一度量衡,推行"三长制",实行均田制
  • 20、经济方面,仿北魏的均田制,实行均田法,定丁男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
均田制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