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公断
gōngduàn

公断



词语解释

公断[ gōng duàn ]

1.秉公判断

arbitration;

2.官府判决

(以私商为第一步,公断为第二步)

3.由非当事人仲裁

根据几方面报告进行公断。

4.由第三者进行裁决的行为或实例

被联盟中温和的公断结合在一起。

umpirage;


引证解释

1.秉公判断

郑观应 《盛世危言·日报》:“如有无端詆毁、勒诈财贿,祗準其禀明上司委员公断,以存三代之公。”

张天翼 《脊背与奶子》:“祥大嫂子在数说着任三嫂的罪状。她用了很多重复的句子,一直说到任三嫂抓回来。她要请族人当了祖宗的面公断。”

2.官府判决

《老残游记》第十四回:“赎身一事又分两层:以私商为第一步,公断为第二步。”


国语辞典

1.秉公判断

《老残游记·第一四回》:“就托齐河县替他当堂公断一下,仍以私了结局。”

2.公家判断

“公事公断”。


网络解释

1.公断

公断,指由非当事人居中裁断;秉公裁断。

仲裁又称公断。根据百科全书法学卷对仲裁的定义是:“仲裁是指争议双方在争议发生前或争议发生后达成协议,自愿将争议交给第三者作出裁决,双方有义务执行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法”。


英语翻译 arbitration; umpirage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公断造句

  • 1、此事法官自有公断,不容他在法庭强词夺理,狡辩耍赖!
  • 2、问候前来,因你可爱。给个任务,睡觉比赛。自由组合,动作要快。草席枕头,各人自带。呼噜伴奏,周公断裁。别露肚脐,当心冻坏。明见分晓,晚安拜拜!
  • 3、公断人,仲裁人;裁决者。
  • 4、“明德慎罚”、“令顺民心”是我国古代法律思想的基本观念,我们寄希望法规能够惩恶扬善,何谓善恶,民心自有公断
  • 5、在“贝子”最反感的“取证版”恶搞段子中,包公断案如神,是因为他就在作案现场,亲眼看见案发。
  • 6、人们赞颂包公断案如神,却不能忽略,他能秉公执法,恰因心中无贪欲,可以无所顾忌。
  • 7、他生前不畏权贵,秉公断案,公正廉洁之名。
  • 8、一番望闻问切后,外公断定老人是因为背部经络不通、气血不畅引起的,于是为她开了7付失笑散,同时嘱咐老人的女儿继续为她做背部按摩,还介绍了背部按摩的具体方法。
  • 9、上论三皇五帝,下贬庶士黎民,千年底事,纵横舌间,英名耀千古,骂名臭万代,是非虽如麻,民间有公断
  • 10、它是公众群体性一致的、共同的或者是有代表性的情感、态度、观点和决定。在内涵上它接近于传统的公论、公断、民心、民意等概念。
  • 11、并没调和公断之永久机关。
  • 12、大人生前不畏权贵,秉公断案,公正廉洁之名,即便是千年过去,依然名垂青史,人尽皆知。
  • 13、有时,她会温一杯薄酒,有时,会泡一杯花茶,伴着缕缕水雾,嗅着阵阵酒香。婉转在西湖美景里,听白娘子诉痴情,看包公断案的大快人心,想像着罗裳轻盈,笑靥明丽的昭君走在和亲路上。
  • 14、尽管在封建社会也有不少"两袖清风,秉公断案"的清官,但他们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的追求目标。
  • 15、杨家兄妹一看县衙不秉公断案,决定上告。
  • 16、噶尔玛六宗诸地,事平后当有公断
  • 17、看你的动作。楼阁之上,虞姬舞剑,把握住了分寸,快慢分明,把那种忧愁、哀怨与无奈的情感表示地淋漓尽致;包公断案,拍板十分威严,更加突出他的形象。
  • 18、比如,我做的口算作业,用手机对准一拍,它就能立刻辨别出对错,也不会有计算错误,就像包公断案似的。
  • 19、唐公断后不容北,腹背未殊秦宛间。
  • 20、黑包公铁面无私,秉公断案留清名至今;林则徐虎门销烟,为民请命成为民族英雄;焦裕禄为兰考人民治沙防风而鞠躬尽瘁这些人就是经过了人生的打磨,所以经得起一切的考验。
公断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