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面缚舆榇
miànchèn

面缚舆榇



词语解释

面缚舆榇[ miàn fù yú chèn ]

1.语本《左传·僖公六年》:“许男面缚衔璧,大夫衰经,士舆榇。”


引证解释

1.亦省作“面櫬”

语本《左传·僖公六年》:“许男面缚衔璧,大夫衰经,士舆櫬。”

杜预 注:“缚手于后,唯见其面……櫬,棺也。将受死,故衰絰。”

《三国志·魏志·邓艾传》:“艾至成都,禪率太子诸王及羣臣六十餘人面缚舆櫬诣军门,艾执节解缚焚櫬,受而宥之。”

《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衍》:“衍君臣面缚舆櫬,出降于七里亭。”

清 黄宗羲 《徵君沉耕岩先生墓志铭》:“即使面缚舆櫬,犹应宣布皇威,而后愍其归死以宥之。”

晋 潘岳 《为贾谧作赠陆机》诗:“子婴面櫬,汉祖膺图。”


国语辞典

1.两手反绑,车载空棺。表示投降并自请受刑

《三国志·卷二八·魏书·邓艾传》:“艾至成都,禅率太子诸王及群臣六十余人面缚舆榇诣军门,艾执节解缚焚榇,受而宥之。”

《三国演义·第一一八回》:“后主率太子诸王,及群臣六十余人,面缚舆榇,出北门十里而降。”


网络解释

1.面缚舆榇

面缚舆榇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miàn fù yú chèn,意思是表示不再抵抗,自请受刑。出自《三国志·魏书·邓艾传》。


相关汉字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面缚舆榇造句

  • 1、是日,浚戎卒八万,方舟百里,鼓噪入于石头,吴主皓面缚舆榇,诣军门降。
  • 2、甲午,秦兵至姑臧,天锡素车白马,面缚舆榇,降于军门。
  • 3、刘璋及群臣六十余人,面缚舆榇,出北门十里而降。
  • 4、次日,魏兵大至,后主率太子诸王及群臣六十余人,面缚舆榇,出北门十里而降。
  • 5、遣使奉皇帝玺绶,为笺诣艾请降;艾至成都,禅率太子诸王及群臣六十余人面缚舆榇诣军门。
  • 6、艾至成都城北,汉主率太子诸王及群臣六十余人,面缚舆榇诣军门。
  • 7、等语,因遣绍良持书返报,自率部兵,径诣成都,后主面缚舆榇,出城降艾。
  • 8、艾至成都城北,后主率太子诸王及群臣六十余入,面缚舆榇,诣军门降。
  • 9、魏王继岌至成都,衍君臣面缚舆榇,出降于七里亭。
  • 10、发兵攻蜀,王衍面缚舆榇,出降,前蜀灭亡。
面缚舆榇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