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朴拙
zhuō

朴拙



词语解释

朴拙[ pǔ zhuō ]

1.质朴;纯真敦厚

simple and sincere;


引证解释

1.质朴率真

三国 魏 丁仪 《励志赋》:“惟受性之朴拙,亮未达乎测度。”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中:“其词虽朴拙,然亦可见其意也。”

朱自清 《清华的一日》:“齐氏朴拙苍老,独创一格,有时不免粗野。”

2.古朴粗糙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古声遗制》:“余谓古声之存於器者,唯琴音中时有一二,不患其器之朴拙,使人援絃促軫,想见太古自然之妙,然后为胜。”

秦牧 《艺海拾贝·茅台、花雕瓶子》:“茅台和花雕的瓶子,虽然朴拙,也自有它们卓特的地方,它们独创一格,不落窠臼。”

1. 古朴简陋;古朴少修饰。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戴逵》:“逵既巧思,又善铸佛像及雕刻,曾造无量寿木像高丈六,并菩萨。逵以古制朴拙,至於开敬,不足动心……研思三年,刻像乃成。”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上:“次至三千铁佛殿,云普贤居此山,有三千徒众共住,故作此佛,冶铸甚朴拙。”

3.朴实纯厚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故近岁朴拙之人愈少,而巧进之士益多。”

宋 陆游 《南唐书·周本传》:“﹝周本﹞性朴拙,无他才,惟军旅之事若生知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蛙神》:“楚有薛崑生者,幼惠,美恣容。六七岁时,有青衣媪至其家……愿以女下嫁崑生。薛翁性朴拙,雅不欲,辞以儿幼。”


国语辞典

1.朴实坦率,不曲意奉迎别人

《宋史·卷三三八·苏轼传》:“近岁朴拙之人愈少,巧进之士益多。”


网络解释

1.朴拙

pǔ zhuō ㄆㄨˇ ㄓㄨㄛ

三国 魏 丁仪 《励志赋》:“惟受性之朴拙,亮未达乎测度。”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中:“其词虽朴拙,然亦可见其意也。”

朱自清 《清华的一日》:“ 齐氏 朴拙苍老,独创一格,有时不免粗野。”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古声遗制》:“余谓古声之存於器者,唯琴音中时有一二,不患其器之朴拙,使人援弦促轸,想见太古自然之妙,然后为胜。”

秦牧 《艺海拾贝·茅台、花雕瓶子》:“茅台和花雕的瓶子,虽然朴拙,也自有它们卓特的地方,它们独创一格,不落窠臼。”

朴拙

质朴率真。

古朴粗糙,不加修饰。


英语翻译 Simple and honest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朴拙造句

  • 1、那幅画的缐条虽然朴拙,但描绘出来的人物形象却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 2、茅台和花雕的瓶子,虽然朴拙,也自有它们卓特的地方,它们独创一格,不落窠臼。
  • 3、火山村镇朴拙淳美,那是一种雅俗共赏的大美。
  • 4、金秋的岁月,丰收的季候,愿我最朴拙的笑颜陪同你,深深的祝福你国庆节手抄报,国庆节快欢愉乐,事业光辉腾达!
  • 5、姜的功用:长相朴拙的姜,几千年来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好东西,家家户户必备的姜,不但做调味品,还可以成为最天然安全的保健良方。
  • 6、如若造成的是负反馈,那么,不管它多么朴拙、背谬,都是成功的修辞。
  • 7、或圆润雍容,或散淡宽舒,或瘦劲端居,或朴拙纵横。
  • 8、本着“客户第一、质量第一”的原则,银鹰公司朴拙欢迎各位前来洽商、互助!
  • 9、现在,杨嵩山家里唯一留下来的老家什,就是一张核桃木的柜桌,和桌上放置的祖先神位,以及一张雕刻大气朴拙的太师椅。
  • 10、其笔线如锥画沙,似虫蚀本,茂密朴拙,浑厚雄强。
  • 11、百万富翁已有百万人死于依赖,朴拙的山芋
  • 12、明代犀角雕刻简古朴拙,清代则工整细致,多染色烫蜡,唯内廷犀角杯不加染烫,保留本色。
  • 13、用笔沉雄浑厚,朴拙中显刚韧,静穆中显舒徐,雄浑中显豁达。
  • 14、时评其书笔势精妙,萧散朴拙
  • 15、他的山水朴拙淋漓,水墨腴润,喜欢作平坡远景。
  • 16、佛像形体方整,面相略显方圆,素面低平肉髻,袒右或内着僧衣,衣纹简洁朴拙;菩萨头戴花冠,斜披络腋,双肩垂挂穗状璎珞;弟子着袒右式偏衫。
  • 17、虽然阅历不多,笔下的人物也普通得很,但就是这样朴拙的文字,往往唤起我们心中久违的童真与感动
  • 18、热水沏茶叶成浓喷鼻,由于温度;伴侣挂念联络成习气,由于朴拙;消息祝愿你高兴一笑,由于情绪;消息传情,早上好!愿你高兴高兴天天!
  • 19、我喜爱甲骨文的朴拙,喜爱探究甲骨文的乐趣。浩瀚的甲骨文和中华文化,从祖先的心里流传到我的笔端,在我眼前展开了一个充满魅力的世界,刻骨铭心而又美仑美奂。
  • 20、你不畏凛冽的寒风,瘦硬的枝干朴拙遒劲、傲然挺立,花暖新春、生机蓬勃。你不屑于繁华富贵,甘愿墨守孤寒清贫,着意装点早春的单调清冷。却赋予了文人多少才思,一树梅花千首诗,冷艳高雅赢得世人讴歌颂咏。
朴拙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