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国势
guóshì

国势


拼音 guó shì

简拼 GS
五笔 LGRV

词语解释

国势[ guó shì ]

1.一个国家发展的总态势;国力

国势衰微。

national power; national situation at a given moment;


引证解释

1.国家的自然地理形势

《管子·山至数》:“桓公问管子曰:‘请问国势。’管子对曰:‘有山处之国,有汜下多水之国,有山地分之国,有水泆之国,有漏壤之国。此国之五势,人君之所忧也。’”

2.国家的权力或政治形势

《后汉书·天文志中》:“是时,安帝未临朝,邓太后摄政,邓騭为车骑将军,弟弘、悝、閶皆以校尉封侯,秉国势。”

宋 黄庭坚 《次韵子由绩溪病起被召寄王定国》:“天聪四门闢,国势九鼎定。”


国语辞典

1.国家的实力或形势

宋·胡铨〈上高宗封事〉:“国势陵夷,不可复振。”


网络解释

1.国势 (小说)

国势》是一部连载中的清史民国穿越小说,讲述了一个穿越者挽救旧中国的故事。题材新颖,激发出隐藏在读者内心深处的民族感情,让人看了心血澎湃。

2.国势 (汉语词汇)

国势,汉语词汇。

拼音:guó shì

释义:1、国家的自然地理形势。2、国家的实力或形势。


英语翻译 national strength; situation in a state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国势造句

  • 1、一如往昔国庆至,二龙戏水风云起,三生有幸为国人,四世同堂欢乐声,五谷丰登壮国势,六六大顺享太平,祝祖国生日快乐!
  • 2、夷陵之役,主上损兵折将,国势立衰,已是三国间最弱。
  • 3、神宗冲龄践阼,江陵秉政,综核名实,国势几于富强。
  • 4、吐谷浑国势渐强盛,时常攻掠骚扰隋边。
  • 5、你在变法朞间,时值夏惠宗在位,母党梁氏专权,西夏国势日非,你命兵伐西夏,朞图一举歼灭西夏。
  • 6、况今国势阽危,强邻环伺,实可忧可吊之时,何贺之有?故开通之士,相约不贺新年,而行团拜礼,以破社会之积习,亦改良风俗之一事也。
  • 7、你在变法朞间,母党梁氏专权,西夏国势日非,你命兵伐西夏,朞图一举歼灭西夏。
  • 8、没有天下粮仓做后盾,云龙帝国的格斗士数量始终难以提高,国势疲软,银美帝国却像吃了春药一样坚挺。
  • 9、他小心翼翼,如履春冰,用心修补因内乱外患而造成的衰微国势;他信奉黄老的哲学,爱惜民力,无为而治,努力使江南重现草长莺飞的蓬蓬生机。
  • 10、其实,明自英宗朝以来,国势渐弱,而武宗朝却完全称得上重拾信心和威望的时代,但他恣意妄为的行径却又为后人所訾议。
  • 11、燕丹膝行而前,涕泪交流,但论人则秦国势众,计虽好因燕国弱小不能实行。
  • 12、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 13、豪杰秉职,国威乃弱;杀生在豪杰,国势乃竭;豪杰低首,国乃可久
  • 14、豪杰秉职,国威乃弱;杀生在豪杰,国势乃竭;豪杰低首,国乃可久。
  • 15、此时距高祖立国已有好几十年,经过几代有为君王的治理,大汉国势昌盛,人民富足,官道上商旅行人络绎不绝,人数着实不少。
  • 16、法兰克王国在加洛林王朝的查理大帝时,国势极为强盛,以罗马帝国的正统自居,并得到教会的支持。
  • 17、人才缺乏,要建国图强,亦徒成虚愿。反之,资源匮乏的国家,若人才鼎盛,善于开源节流,则自可克服各种困难,而使国势蒸蒸日上。从历史上看,资源贫乏之国不一定衰弱,可为明证。
  • 18、其实,明代自英宗正统朝以来,国势渐弱,如果正德能够兢兢业业,尽心尽力,是完全有可能做一代明君而成为中兴之主,功垂史册,但他恣意妄为的行径却为后人所訾议。
  • 19、今幸有机可乘,或命公使婉商,或遣将军豪夺,谁能阻之?英、日两国势难安枕,而日廷尤为棘手。
  • 20、况丑虏变诈百出,而伦又以奸邪济之,梓宫决不可还,太后决不可复,渊圣决不可归,中原决不可得,而此膝一屈,不可复伸,国势凌夷,不可复振……
国势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