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两耳垂肩
liǎngěrchuíjiān

两耳垂肩



词语解释

两耳垂肩[ liǎng ěr chuí jiān ]

1.耳大至肩。《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先主﹞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后因以两耳垂肩为富贵之相


引证解释

1.耳大至肩。按,此说源于佛经,为八十种好之一。参阅 季羡林 《三国两晋南北朝正史与印度传说》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先主﹞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

后因以两耳垂肩为富贵之相。 《三国演义》第一回:“﹝刘备﹞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

鲁迅 《伪自由书·文字上的折扣》:“譬如说罢,称赞贵相是‘两耳垂肩’,这时我们便至少将他打一个对折:觉得比通常也许大一点,可是决不相信他的耳朵像猪猡一样。”


网络解释

1.两耳垂肩

两耳垂肩之相

解释: 1. 耳大至肩。《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先主 ﹞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后因以两耳垂肩为富贵之相。《三国演义》第一回:“﹝刘备 ﹞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 鲁迅 《伪自由书·文字上的折扣》:“譬如说罢,称赞贵相是‘两耳垂肩’,这时我们便至少将他打一个对折:觉得比通常也许大一点,可是决不相信他的耳朵像猪猡一样。”按,此说源于佛经,为八十种好之一。参阅 季羡林 《三国两晋南北朝正史与印度传说》。佛相。据《大智度论》卷四载,佛具三十二相,如足下安平立相、足下二轮相、长指相、足跟广平相、手足柔软相、正立手摩膝、金色相、丈光相、七处隆满相、身体平正威仪严肃如狮子王相、大直身相、四十齿相、狮子颊相、广长舌相、梵声相、眼睫如牛王相、顶成肉髻相、眉间白毫相等等,其中顶成肉髻相成为现代人辨别佛相的重要标志。而在《观无量寿佛经》中,眉间白毫相则是佛之极明了之相。同时,佛相又具八十种随形好。据《大般若经》卷三百八十一、《大乘义章》卷二十载,八十种随形好有:第一好,指甲狭长薄润、光洁明净;第二十八好,唇色红润光泽,上下相称;第三十三好,鼻梁修长,不见鼻孔;第四十二好,耳轮阔大,成轮陲形;第五十七好,面形长宽匀称,皎洁如明月,等等。


英语翻译 Two ear lobe

相关汉字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两耳垂肩造句

  • 1、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姓刘,名备,字玄德。
  • 2、刘备两耳垂肩,双手犹如猿臂;关羽身长约摸九尺,须长尺余,面如重枣,生得一双丹凤眼、卧蚕眉;那张飞豹头环眼,黑面络腮胡。
  • 3、奇怪的是壁画中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神仙面容都一样,轮廓清晰,细眉长目,鼻准方直,两耳垂肩,朱毫点唇,给人一种端庄肃穆和慈祥之感。
  • 4、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姓刘名备,字玄德。
  • 5、这尊佛像方面垂耳,袒胸披衣,螺髻罩顶,两耳垂肩,月眉风眼,鼻直口阔,仰观金光灿灿的风腴面态,慈祥中透出威严,威严中又现慈祥,虔诚凝观。
  • 6、远远的,我们就看见灵山大佛慈眉善目地站着,但又不失庄重与严肃,只见他两耳垂肩、双目垂视、眼神睿智慈祥,仿佛在望着芸芸众生,他的嘴巴微张,似乎要叮嘱什么,给人以十分亲切的感觉。
  • 7、走进第5窟,我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在我面前的是一尊巨大的佛像,我估计这尊佛像至少有6层楼那么高,他的面部圆润、鼻尖高挺、双目有神、两耳垂肩
  • 8、两耳垂肩,贵不可言。
  • 9、我好奇地来到第六窟,一座高大挺立的大佛立在眼前,面部滑润,鼻梁高挺,双目炯炯有神,两耳垂肩,笑容慈祥。
  • 10、主殿是如来佛祖石像,他的头上是许多一圈一圈的螺旋纹头髻,眼睛半闭半睁,面带微笑,两耳垂肩,面部丰满,神态很慈悲。
  • 11、接着又冲出一人,两耳垂肩,抽出双股剑,飞马奔向吕布,四人打得难分难解。
  • 12、他字玄德,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性情宽和,喜怒不形于色,胸怀大志,好结豪杰为友。
  • 13、他身高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五官端正,仪表堂堂。
  • 14、生得脸白身长,眉浓唇厚,两耳垂肩,鼻高准阔。
  • 15、额部宽阔,鼻梁高隆,眉眼细长,方颐薄唇,两耳垂肩,顶有螺髻。
  • 16、1米,眼睛由夜明珠制成,他的面部圆润、鼻尖高挺、双目有神、两耳垂肩
  • 17、其一,在他刚刚出场时,相貌算是奇怪:两耳垂肩、双手过膝,且能自顾其耳。
两耳垂肩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