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发难
nàn

发难


拼音 fā nàn

简拼 FN


词语解释

发难[ fā nàn ]

1.发动反抗或叛乱;起义;起事

天下初发难,假立诸侯后以伐秦。——《汉书·项籍传》

launch an attack; rise in revolt;


引证解释

1.发动某种政治斗争,多指反抗或革命

《左传·定公十四年》:“梁婴父恶董安于,谓智文子曰:‘不杀安于,使终为政於赵氏,赵氏必得晋国。盍以其先发难也,讨於赵氏?’”

《史记·太史公自序》:“秦既暴虐,楚人发难。”

徐特立 《辛亥革命之始末》:“一切革命运动当初发难时,常有对于环境估计不足的机会主义。”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二篇三:“暴动的中心是在新津,这儿是先发难的地方。”

2.指发动暴乱或叛乱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九:“奸民乘机煽惑,於是发难於荆襄达州,駸淫於陕西,而乱作也。”

清 严如熤 《<洋防辑要>序》:“迨后纪纲日驰,卫所虚存,内地奸民勾结倭夷,乘间发难。”

3.指带头提出反对意见进行责难

沙汀 《困兽记》二一:“首先发难的是田畴。他是那么大声的骂出一句粗话,而且,那么乖戾的一下跳起来了。”

4.问难,提出质问责难

《东观汉记·桓荣传》:“荣门生数百人,天子亲自执业。时执经生避位发难,上輒谦曰:‘太师在是。’”

《资治通鉴·汉明帝永平二年》:“诸生或避位发难。”

胡三省 注:“发难,发疑难也。”

唐 王季友 《酬李十六岐》诗:“千宾揖对若流水,五经发难如叩鐘。”

清 管同 《范增论下》:“酈生説汉王立六国后以挠楚权,赖张良发难而止。”

田北湖 《与某生论韩文书》:“愈固弗习二氏之书,尤未闻君子之道,故执词发难,局蹙不寧。”

5.犹言发生变乱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十:“齐丘少梦乘龙上天,至垂老犹抱狂妄;及国家发难,尚欲因其衅以窥覬,时已年七十三矣。”


国语辞典

1.首先起事

《汉书·卷三一·陈胜项籍传》:“天下初发难,假立诸侯后以伐秦。”

起事

2.发问质难

唐·王季友〈酬李十六岐〉诗:“千宾揖对若流水,五经发难如叩钟。”


网络解释

1.发难

发难,起事;发问;质难。见《东观汉记·桓荣传》:“ 荣 门生数百人,天子亲自执业。时执经生避位发难,上辄谦曰:‘太师在是。’”


英语翻译 to raise difficult questions; to rise in revolt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发难造句

  • 1、法官用严厉的刑罚来惩处他擢发难数的罪行。
  • 2、这群强盗的罪行累累,擢发难数。
  • 3、侵略者所犯的暴行擢发难数,令人痛恨不已。
  • 4、那个年轻人犯下的罪状擢发难数,让他的父母亲羞愧不已。
  • 5、十九世纪帝国主义的侵略暴行擢发难数,人民无不恨之入骨。
  • 6、这个通缉犯的罪行擢发难数,每个人都希望能早日将他绳之以法。
  • 7、他犯的罪擢发难数;应施以重刑。
  • 8、这个恶霸横行乡里,欺压百姓,犯下的罪行真是擢发难数。
  • 9、擢发难数的他,死有余辜。
  • 10、越发难以忘却的回忆,让泪水决堤。
  • 11、人生不需要懊恼,愁白的头发难以再黑。
  • 12、用这种方式对中国哲学所做的解释和阐发难免产生圆凿方枘、走样变形的情况。
  • 13、发难反秦,由陈胜开始;暴厉灭秦,出于项氏;拨乱诛暴,平定海内,成就帝业,则是刘邦。
  • 14、目前,大庆油田开发逐渐转向储量丰度低、开发难度大的外围油区。
  • 15、府尹大人,今日安陆群贤毕至少长咸集,那位李将军定不会再次发难
  • 16、林平之听不见声音只能彷徨四顾,令狐冲长剑慢慢递出,等到挨近是突然发难,断其一手一足。
  • 17、袁隗等朝臣正打算今日朝议上对董卓发难,可见了这般架势,心胆俱碎,哪里还敢多言,最后不了了之。
  • 18、洪亮嗓子一马当先凑上前去想看个究竟,就在那葱白玉指即将展开之际,夏侯瑾轩左手突然发难,判官笔一招仙女引针,点向他的印堂,同时喊道:“皇甫兄,快走!”。
  • 19、人生无需后悔,逝去的事就像一阵风;人生不需要遗憾,该来的终究还是要来;人生不需要懊恼,愁白的头发难以再黑;人生不需要哀叹,丧失自信就将失去一切!
  • 20、人老壮志不会老,努力拼搏在今朝。白发难掩心潮涌,青春年少身边绕。奋发向上不懈怠,誓与青壮比低高。五四青年节到了,祝你青春之志永存,壮心不老!
发难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