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杂色

杂色


拼音 zá sè

简拼 ZS


词语解释

杂色[ zá sè ]

1.具有各种颜色的

杂色的大理石。

varicolored;

2.混杂不纯的颜色

穿着专为他们设计的杂色的奇异服装。

motley; motle;


引证解释

1.多种颜色

《后汉书·西域传·大秦国》:“刺金缕绣,织成金缕罽、杂色綾。”

北周 庾信 《谢明皇帝赐丝布等启》:“奉敕垂赐杂色丝布绵绢等三十段,银钱二百文。”

老舍 《二马》第四段:“街上的卖花女已经摆出水仙和一些杂色的春花,给灰暗的伦敦点缀上些有希望的彩色。”

2.特指除正色外的颜色

震钧 《天咫偶闻》卷一:“见皆服天青褂,蓝色袍。杂色袍概不得服,羊皮亦不得服,恶其近丧服也。”

3.各式各样

《北齐书·文宣帝纪》:“九月壬申,詔免诸伎作、屯、牧、杂色役隶之徒为白户。”

唐 陈子昂 《上军国机要事》:“即日江南、淮南诸州租船数千艘已至巩洛,其船夫多是客户,游手隳业无类杂色人。”

《儒林外史》第二回:“和尚捧出茶盘--云片糕、红枣,和些瓜子、豆腐乾、栗子、杂色糖,摆了两桌。”

茅盾 《子夜》四:“曾沧海父子和押着他们的七八个人被围裹在一大群杂色的队伍里了。”

4.古代铨选职官的一种制度

《新唐书·刘祥通传》:“臣谓应杂色进者,切责有司试判为四等:第一付吏部,二付兵部,三付主爵,四付司勋。”

宋 秦观 《官制下》:“盖入仕之门有制策、进士、明经诸科,任子、杂色之异。”

5.古代戏曲中的角色名。指生、旦、净、末、丑以外的可以扮演任何人物的角色


国语辞典

1.混杂不纯或各种不同的颜色

《后汉书·卷八八·西域传·大秦传》:“刺金缕绣,织成金缕罽、杂色绫。”

纯色


网络解释

1.杂色

杂色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是zá sè,意思是1、多种颜色。2. 特指除正色外的颜色。3. 各式各样。4. 古代铨选职官的一种制度。古代戏曲中的角色名。


英语翻译 motley; varicolored

相关汉字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杂色造句

  • 1、它的学名叫做蟪蛄,浑身有着晦暗的杂色,拿在手里觉得花不棱登的,但这种杂乱的颜色是它的保护色。
  • 2、豚鼠,天竺鼠:一种体小、短耳的豚鼠属家禽啮齿类动物,毛杂色、尾短几不可见。
  • 3、秋天正是紫荆树开花的好时机,花正在枝头上怒放,红的耀眼,颜色是那么纯。没有一点杂色。简直就像熊熊火焰。
  • 4、不过还好,振业集团派来几个专家,对杂色蛤的养殖进行了细心的关注与管理,所以,徐浩心里还是比较放心的。
  • 5、月季红艳艳的花儿在枝头昂首怒放,颜色是那么浓,那么纯,没有一点杂色,简直像一团燃烧的火焰。
  • 6、月季红艳艳的花儿在枝头怒放,颜色是那么浓,那么纯,没有一点杂色,简直像一团燃烧的火焰。
  • 7、众花杂色满上林,舒芳耀绿垂轻阴,连手躞蹀舞春心,舞春心,临岁腴,中人望,独踟蹰!
  • 8、天那么蓝,连一丝浮絮都没有,像被过滤了一切杂色,瑰丽地熠熠发光。
  • 9、白色和纯色的山羊毛是最受欢迎的,但是杂色马海毛的受欢迎度也在增加。
  • 10、月季红艳艳的花儿在枝头首怒放,颜色是那么浓,那么纯,没有一点杂色,简直像一团燃烧的火焰。
  • 11、细雨蒙蒙,月季花似乎不怕雨淋,还是在枝头昂首怒放,颜色是那么纯,没有一点杂色。蒙蒙的细雨好像给月季花披上了一层轻纱。
  • 12、除了灰腹灰雀外,近朞上海及周边地区还出现了较多平日罕见的冬候鸟和旅鸟,包括北朱雀、日本歌鸲、红翅绿鸠、杂色山雀等。
  • 13、我家养了两只小白兔,它们全身裹着雪白的绒毛,不掺一点杂色,就像穿着雪白雪白的皮袄,看上去很讨人喜欢。
  • 14、你那虽然古老但仍坚固的躯体,愿意接待异域殊方的杂色人流吗?你能承受住历史的再冲荡和新世纪的胎动吗?你不语。
  • 15、月季红艳艳的花儿在枝头昂首怒放了,颜色是那么浓,那么纯,没有一点杂色,简直像一团燃烧的火焰。
  • 16、沐官岛资源丰富,有600多亩滩涂,浅海水面广阔,盛产鲅鱼、鲐鱼、海参、鲍鱼、杂色蛤、对虾等。
  • 17、赤目蝠,四阶魔兽,这种蝙蝠通体纯黑,无它杂色,唯有两只红光赤目,故称为赤目蝠,这种魔兽速度敏捷,追风逐影,因为极爱嗜血,故招招狠毒,足以致命。
  • 18、皇室蓝:鱼身深蓝无杂色。有时腹鳍尖端有白或黑斑。
  • 19、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红的花,红得是那么灿烂,没有一片绿叶的衬托,没有一丝杂色的点缀,红得那么纯粹,如满天红霞,似鲜血在燃烧。那一树的火红,像燃烧的火炬,给营区增添了一份特有灵气和迷人的景色,也给人们带来
  • 20、鲐鱼、海参、鲍鱼、杂色蛤、对虾等。
杂色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