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痰核
tán

痰核


拼音 tán hé

简拼 TH

词语解释

痰核[ tán hé ]

1.中医病症名。多由湿痰结聚而成。常发在颈项、耳旁、肘腋、腿弯等处,生于皮里膜外,其形如豆,大小不一,推之可移,皮色不变,一般无全身症状。参阅明李梴《医学入门》


引证解释

1.中医病症名。多由湿痰结聚而成。常发在颈项、耳旁、肘腋、腿弯等处,生于皮里膜外,其形如豆,大小不一,推之可移,皮色不变,一般无全身症状。参阅 明 李梴 《医学入门》


网络解释

1.痰核 科普中国

指皮下肿起如核的结块,多由湿痰流聚而成,结块多少不一,不红不肿 ,不硬不痛,用手触摸,如同果核状软滑而能移动,一般不会化脓溃破。痰核大多生于颈、项、下颔部,亦可见于四肢,肩背。生于身体上部的多 兼风热,生于身体下部的多兼湿热。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痰核造句

  • 1、功能祛风痰,通经络,镇痉止痛,散结解毒,主要用于中风痰壅,口眼斜,半身不遂,破伤风,头痛,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瘰疬痰核,阴疽肿毒,毒蛇咬伤。
  • 2、多用以治疗瘰疬、痰核、痞块及热结便秘等证,如瓦楞子软坚散结,芒硝泻下通便等。
  • 3、痰核及阴毒流毒,黄鳅痈。
  • 4、主治:寒湿痰瘀所致的流注、痰核、瘰疬、乳岩、横痃、贴骨疽、蟮拱头等病。
  • 5、及一切痰核之证。
  • 6、指痰核之形大者。
  • 7、痰核大者应手术治疗。
  • 8、皮下脂肪瘤在中医称为痰核
  • 9、主郁气痰核等证,则辛散苦泄,开结散郁也。
  • 10、多用以治疗瘰疬、痰核、痞块及热结便秘等。
  • 11、患侧下颌角有痰核、压痛。
  • 12、用于痰核流注,乳岩瘰疬,横痃恶疮,一切阴疽初起。
  • 13、用于痰核瘿瘤,瘰疠,乳核。
  • 14、用球瘰疬痰核或肿或痛。
  • 15、用于瘰疬痰核或肿或痛。
  • 16、外治宜提脓去腐,或拔去痰核
  • 17、痰核、痞块及热结便秘等证,如瓦楞子软坚散结,芒硝泻下通便等。
  • 18、或贴骨疽、脱疽、流注、痰核、鹤膝风等属于阴寒证者。
  • 19、并诸般疮疖痰核硬块。
  • 20、主治:乳岩、横痃、瘰病、痰核、流注、肺痈`小肠痈等。
痰核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