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藤萝
téngluó

藤萝


拼音 téng luó

简拼 TL

词语解释

藤萝[ téng luó ]

1.紫藤( Wisteria sinensis )的通称

Chinese wistaria;


引证解释

1.紫藤的通称。亦泛指有匍匐茎和攀援茎的植物

唐 杨炯 《群官寻杨隐居诗序》:“寒山四絶,烟雾苍苍;古树千年,藤萝漠漠。”

明 唐顺之 《寓城西寺中杂言》诗:“堦寒鸣蟪蟈,庭古荫藤萝。”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小秦淮录》:“于是别馆棊布,名园鳞次……门掛藤萝,墙封薜荔;疏篱鹿眼,长廊凤翅。”

艾青 《双尖山》诗:“千百条藤萝,顽强地互相攀缠。”


国语辞典

1.紫藤、白藤等的通称

唐·崔颢〈游天竺寺〉诗:“青翠满寒山,藤萝覆冬沼。”


网络解释

1.藤萝

藤萝皮可解毒,止泻,驱虫。花可提炼芳香油,并有解毒、止吐泻等功效。

生于山坡灌木丛及路旁。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中部和南部地区,如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等地,朝鲜、日本也有分布。(概述图片参考资料来源:)

藤萝(学名:Wisteria villosa Rehder):又名紫藤萝,是优良的观花藤木植物,缠绕茎,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总状花序,春季开花,花淡紫色,具有优美的姿态和迷人的风采。藤萝的枝叶茂密,花序大而下垂,花色淡雅,多为蓝紫色或者淡紫色,藤条长而自然弯曲,非常容易造型,将其攀附于花架、绿廊、山石等,点缀效果非常好。暮春时节,正是藤萝吐艳之时,但见灰褐色的枝蔓如龙蛇般蜿蜒,一串串硕大的花穗垂挂枝头,紫中带蓝,灿若云霞。


英语翻译 Chinese wistaria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藤萝造句

  • 1、那朵还未盛开的紫藤萝花苞,就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
  • 2、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起终极。
  • 3、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是稀落的,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颜观色,试探什么。
  • 4、他爱那葱茏的树木,他爱那摇曳的藤萝
  • 5、亲情,是一把斜背着的吉它,越到情深处,越能拨动你的心弦;亲情,是一挂藤萝,不论你身在何方,它老是紧紧牵着你的手。
  • 6、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计划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 7、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
  • 8、以前的住客曾经开辟出一片花床,并且放着几只绿色硬木的木桶,预备栽种耐冬植物和藤萝之用。
  • 9、申公豹贪看不禁,乃下了云头,按风水源流之术寻找,果然在山之阳,修竹流云遮挡,涧壑藤萝掩映之处看到一洞窟。
  • 10、桥身布满了藤萝,垂垂挂挂,将桥体半遮掩着,桥下是潺潺流水,直通龙须河,据说。
  • 11、云光洞处有八宝:银杏树、藤萝、咸水洞、龙泉井、仙人桥、石雕坟、痒痒树、菩萨庙,亦称八宝云光洞。
  • 12、眼前的两座大山,峰高万仞、绝巘横生,山崖上虬枝还会,怪柏倒悬,谷口处赫然立着一座高大牌楼,由于年深日久不见人迹,牌楼上面爬满藤萝
  • 13、美丽的紫藤萝枯萎了,它不能为校园增添色彩了,但是它很聪明,它把这个重任交给了如同刚刚长大的蝴蝶兰,这样,春天、夏天由紫藤萝为校增彩,秋天、冬天由蝴蝶兰为校增彩,这样,校园一年四季都会美丽的。
  • 14、这些石钟乳,有的像泉水似的从地里涌出来,翻着浪花,直达洞顶;有的从洞顶倒挂下来,像一串串的果实;有的像瀑布倾泻,有的像藤萝,百般缠绕。
  • 15、千峰竞秀,万壑争流,瀑布斜飞,藤萝倒挂。
  • 16、不高不矮的围墙挡在两边,斑斑驳驳的苔痕,墙上挂着一串串苍翠欲滴的藤萝,简直像古朴的屏风。
  • 17、我又看见了山风拂过石屋的长松,和他的藤萝,还有那些闲花野草,听到了松涛阵阵,和山溪的流响……
  • 18、亲情,是一把斜背着的吉它,越到情深处,越能拨动你的心弦;亲情,是一挂藤萝,不管你身在何方,它总是紧紧牵着你的手;亲情,是一串挂在颈间的钥匙,打开的是一扇扇忧郁的门窗。亲情,就在眉眼顾盼间,浅浅的微笑里
  • 19、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 20、亲情,是一把斜背着的吉它,越到情深处,越能拨动你的心弦;亲情,是一挂藤萝,不管你身在何方,它总是紧紧牵着你的手;亲情,是一串挂在颈间的钥匙,打开的是一扇扇忧郁的门窗。亲情,就在眉眼顾盼间,浅浅的微笑里,就在我那一首抒情的小曲中。
藤萝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