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明经
míngjīng

明经


拼音 míng jīng

简拼 MJ

词语解释

明经[ míng jīng ]

1.通晓经术

2.汉代以明经射策取士。隋炀帝置明经、进士二科,以经义取者为明经,以诗赋取者为进士。宋改以经义论策试进士,明经始废

3.明清对贡生的尊称


引证解释

1.通晓经术

《汉书·刘向传》:“更生年少於望之、堪,然二人重之,荐更生宗室忠直,明经有行,擢为散骑宗正给事中。”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五》:“漯水又东逕汉徵君伏生墓南,碑碣尚存,以明经为秦博士。秦坑儒士,伏生隐焉。”

宋 俞文豹 《吹剑录外集》:“夏侯胜以明经取青紫语门人,臣尝鄙之,何敢復以此耸诱其徒。”

2.汉 代以明经射策取士。 隋炀帝 置明经、进士二科,以经义取者为明经,以诗赋取者为进士。 宋 改以经义论策试进士,明经始废。参阅《新唐书·选举志一》、《文献通考·选举四》、 清 顾炎武 《日知录·明经》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科举》:“今请杂取前代之制,立明经一科,以畅达教恉,阐发大义,能以今日新政,证合古经者为及格。”

3.明 清 对贡生的尊称

《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这陆氏因丈夫生前不肯学好,好色身亡,把孩子严加教诲。后来明经出仕,官为别驾之职。”

《儒林外史》第十八回:“此位是石门隋岑庵先生,是老明经。”


国语辞典

1.明于经术

《汉书·卷七一·平当传》:“以明经为博士,公卿荐当论议通明,给事中。”

2.唐时以经义所取之士

《新唐书·卷四四·选举志上》:“而明经之别,有五经,有三经,有二经,有学究一经,有三礼,有三传,有史科。此岁举之常选也。”

3.明清时对贡生的尊称

《醒世恒言·卷一五·赫大卿遗恨鸳鸯绦》:“这陆氏因丈夫生前不肯学好,好色身亡,把孩子严加教诲。后来明经出仕,官为别驾之职。”


网络解释

1.明经

明经,汉朝出现之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龚遂、翟方进等皆以明经入仕。明经由郡国或公卿推举,被举出后须通过射策以确定等第而得官,如:西汉时期的召信臣、王嘉等,皆是因射策中甲科而为郎。汉代设置这一科,为儒生进入仕途提供了渠道。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明经造句

  • 1、朕膺昊天之眷命,仰承皇太后慈谕,沛国公之幼女唐绎心,毓质名门,丕昭淑惠;七皇子子珩,德爰礼智,明经擢秀;实乃玉质天成,天赐良缘。
  • 2、常科的科目,设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算、明字、一史、三史、道举、童子、开元礼等。
  • 3、金陵大学理学院派孙明经去美国考察电化教育。
  • 4、唐玄宗时宠臣外戚杨国忠之子杨暄“学业荒陋”是朝野皆知的事实,参加明经考试理所当然在被“黜落”之列。
  • 5、可怜老夫白蜡明经,屡屡不中,白发青衫,落魄于此,那钱良便出资筹建学堂,聘老夫为师,教化子孙。
  • 6、谞少举明经,补河南府参军,通达简率,不好苛细。
  • 7、这一番话说得唐棣和桑充国惊诧无比,桑梓儿不知道厉害倒也罢了,可是这二人却是读书人,虽然说“三十老明经”。
  • 8、弱冠举明经,又应制举。
  • 9、元稹明经及第确切年代考
  • 10、明经博学,旁及翰墨书画皆精。
  • 11、饮,选用明经,郡中向慕之。
  • 12、擢明经第,寻为濮州司仓参军。
  • 13、其明经比试帖经,殊非古义,皆诵帖括,冀图侥幸。
  • 14、明经擢秀,光朝振野。
  • 15、当然,他们的性情风格也存在着差异,有视科学研究为生命的庄卣辰,有沉浸于楚辞华彩里的江昉,有言语刻薄的尤甲仁、姚秋尔夫妇,有嗜好云烟云腿、学问骂人都了得的白礼文,也有学问之外很善经营也不免沾花惹草的钱明经,等等。
  • 16、德爰礼智,才兼文雅,学比山成,辩同河泻,明经擢秀,光朝振野,调仪许中,声高洛下,含潘度陆,超终迈贾。
  • 17、曜立太学于长乐宫东,小学于未央宫西,简百姓年二十五已下十三已上,神志可教者千五百人,选朝贤宿儒明经笃学以教之。
  • 18、在考试程序方面,唐代省试中逐步建立了进士、明经等常科科目三场考试制度,从技术层面避免前场落第再参加后场考试等舞弊行为。
  • 19、字象植树土上,以明经界。
  • 20、乙未,敕:伪称官阶人泉州晋江县应乡贡明经陈文巨招伏罪款,付河南府决杀。
明经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