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蟾酥
chán

蟾酥


拼音 chán sū

港台 蟾蜍毒素
简拼 CS

词语解释

蟾酥[ chán sū ]

1.大蟾蜍等耳后腺及皮肤腺的白色分泌物。有毒。干燥后供药用,主治痈毒疔疮、咽喉肿痛等症


引证解释

1.大蟾蜍等耳后腺及皮肤腺的白色分泌物。有毒。干燥后供药用,主治痈毒疔疮、咽喉肿痛等症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四·蟾蜍》:“取蟾酥不一:或以手捏眉棱,取白汁於油纸上及桑叶上,插背阴处,一宿即自乾白,安置竹筒内盛之,真者轻浮,入口味甜也;或以蒜及胡椒等辣物纳口中,则蟾身白汁出,以竹篦刮下,麪和成块,乾之。”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玉》:“凡鏤刻絶细处,难施锥刃者,以蟾酥填画而后鍥之。”

锺广言 注:“﹝蟾酥﹞有侵蚀作用,填画在玉上能侵蚀而呈现痕迹。”

《新华日报》1980.5.16:“蟾酥是从癞蛤蟆身上刮取的一种稀有名贵药材。”


国语辞典

1.蟾蜍皮肤上疣所分泌的白色液体。有毒,可入药,具有止血、局部麻醉等功效。但使用过量易引起心肌强烈收缩,产生幻觉等副作用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四二·虫部·蟾蜍》:“宗奭曰:『眉间白汁,谓之蟾酥。』”


网络解释

1.蟾酥

蟾酥是蟾蜍耳后腺及表皮腺体的分泌物,白色乳状液体或浅黄色浆液,有毒。蟾王蟾酥提取浆液,干燥,上色,密封保存后可以入药。

蟾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进出境物品表》中的国家明确禁止出境的物品。根据规定,国家明确禁止出境的中药材中包括蟾酥(不含配以微量蟾酥的成药)。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蟾酥造句

  • 1、蟾蜍,俗称癞蛤蟆,其耳下腺及皮肤腺内有白色浆液含蟾毒素,是中药蟾酥的原料。
  • 2、结论:CHS蟾酥注射液体外抑制淋巴瘤U937细胞增殖,并且诱导其凋亡。诱导凋亡可能是CHS抑制淋巴瘤细胞增殖的机制。
  • 3、目的:探讨蟾酥对实验动物循环系统的多重药理作用。
  • 4、气味蟾酥:甘辛、凉、微毒。
  • 5、它身体里的蟾酥还可以做药呢!很不幸的是随着我慢慢长大,人们要来抓我,把我杀了来吃,我整天东躲西藏不知道哪天会遭殃。
  • 6、蟾蜍的皮肤表面有许多瘤状突起,这些突起里分布有毒腺,能分泌白色的毒液来防止敌害的侵扰,这些毒液还可以做成中药蟾酥,有强心、利尿、解毒消肿的作用。
  • 7、蟾蜍的毒水不仅厉害,它的身体作用也很多,如先把蟾蜍捕捉杀死后,再将身体里的蟾酥采摘,把杀死后的蟾蜍晒干,就变成了干燥蟾蜍。
  • 8、其耳下腺、皮肤腺内有含蟾蜍毒素的白色浆液,称蟾酥,人体吸收后可引起心、脑、肝、肾及肺损害,对迷走神经有兴奋作用。
  • 9、目的观察蟾酥对蟾蜍坐骨神经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 10、市售抗肿瘤产品蟾酥注射液在临床上使用广泛,但也存在血管刺激性不良反应,另外还有其抗肿瘤作用不明显等缺点。
  • 11、右为细末,用蟾酥并炼蜜为膏,调付玉茎上入阴户,女人如旱苗得雨,两情欢洽矣。
  • 12、蟾酥龙骨石首鱼脑共为细末吹之。
  • 13、用蟾酥造句挺难的,这是一个万能造句的方法
  • 14、蟾蜍耳下腺、皮肤腺内有含蟾蜍毒素的白色浆液,称蟾酥,人体吸收后可引起心、脑、肝、肾及肺损害,对迷走神经有兴奋作用。
  • 15、王不留行子为末,蟾酥丸黍米大。
  • 16、破血药有水蛭、虻虫:攻逐药如巴豆、番泻叶、牵牛子、天葵子、藜芦、甘遂、芜花;通窍走窜药如麝香、蟾酥、穿山甲、皂荚等。
蟾酥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