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黄肠题凑
huángchángcòu

黄肠题凑



词语解释

黄肠题凑[ huáng cháng tí còu ]

1.汉时帝王陵寝椁室四周用柏木枋堆垒成的框形结构。黄肠本谓柏木之心。柏木心黄,故称


引证解释

1.汉 时帝王陵寝椁室四周用柏木枋堆垒成的框形结构。黄肠本谓柏木之心。柏木心黄,故称

《汉书·霍光传》:“光薨……赐金钱、繒絮,绣被百领,衣五十篋,璧珠璣玉衣,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樅木外臧椁十五具。东园温明,皆如乘舆制度。”

颜师古 注引 苏林 曰:“以柏木黄心致累棺外,故曰黄肠。”

亦省作“黄肠”。 唐 吴兢 《贞观政要·俭约》:“黄肠再开,同暴骸於中野。”

清 惜秋 旅生 《维新梦·授职》:“只是小臣抱黄肠之慟,衔白首之悲,呵壁不能问天,拔剑祗堪斫地。”


网络解释

1.黄肠题凑

“题凑”是一种葬式,始于上古,多见于周代和汉代,汉以后很少再用。 黄肠题凑:西汉帝王陵寝椁室四周用柏木堆垒成的框形结构,“黄肠题凑”一名最初见于《汉书▪霍光传》中。根据汉代的礼制,黄肠题凑与梓宫、便房、外藏椁、金缕玉衣等同属帝王陵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经朝廷特赐,个别勋臣贵戚也可使用。

天山汉墓位于高邮市的天山镇境内。在1979年发掘于神居山的一号西汉墓葬,其木梓面积比湖南马王堆汉墓大18倍,代表古代最高礼仪的葬礼“黄肠题凑”,并出土金缕玉衣残片。初步考证墓主人系西汉广陵王刘胥夫妇同茔异穴合葬墓。“黄肠题凑”墓穴重要的代表就是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南指挥村的秦公一号大墓、扬州的高邮“天山汉墓”和北京大葆台广阳王刘建与王后合葬墓规格最高,最宏大。

相关汉字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黄肠题凑造句

  • 1、黄肠题凑、金缕玉衣、玉棺、编钟编磬……“沉睡”两千多年的盱眙大云山刘非帝陵自2009年考古发掘以来,就备受关注。
  • 2、定陶汉墓木材使用量达2500立方米以上,盖板、黄肠木、棺木分别采用楠木和硬木松、柏木、梓木,完全符合文献记载的“黄肠题凑”葬制,也完全符合礼制。
  • 3、吐谷浑人修建坟墓时受汉代王室墓葬黄肠题凑形制影响,演变成用一层柏木夹一层四五十厘米高的石头,然后层层叠起,如同盖楼一般。
  • 4、“黄肠题凑”,合起来解释就是指,陵寝椁室四周用柏木枋堆垒而成的框形结构,棺椁周围用木头垒起一圈墙,上面盖上顶板,就像一间房子似的。
  • 5、从先秦及西汉的棺椁制度考察,使用“黄肠题凑”的大型木椁是当时天子的特权。
  • 6、长沙的湘江西岸咸家湖畔发现的象鼻嘴一号墓和陡壁山一号墓都是典型的黄肠题凑,所以说邵庄以前是盗墓者无疑,并非第六家公司的人。
  • 7、目前还没有发现墓室存有黄肠题凑;而按照海昏侯的级别和西汉礼制,出土金缕玉衣的可能性也几乎没有。
  • 8、南面是缺口,外层是黄肠题凑
  • 9、黄肠题凑,是指墓葬中椁室周围用柏木枋堆垒的框壁结构,为我国汉代的一种葬制。
  • 10、一号大墓椁室采用的是柏木“黄肠题凑”椁具,也是目前发掘的周、秦时代最高等级的葬具。
  • 11、可以说,“黄肠题凑”是古人制作棺椁防腐技术的一个极致。
  • 12、而且这些黄心儿柏木一看就是上品,都采自深山穷谷中的百年古树,整座黄肠题凑装饰精致,制造考究,耗资那是巨大无比。
  • 13、才可享用的黄肠题凑葬式,可见秦的雄心,已经超出关中一带。
  • 14、放好了墓钟,我又爬到这黄肠题凑的顶部查看,虽说这柏木椁室的规模不大,但要想从四面边壁下手将它拆开,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15、黄肠木、棺木分别采用楠木和硬木松、柏木、梓木,完全符合文献记载的“黄肠题凑”葬制,也完全符合礼制。
  • 16、“黄肠题凑”是周朝天子的丧葬规范。
  • 17、家皆黄肠题凑,处地高燥,未坏。
  • 18、黄肠是堆垒在棺椁外的柏木,用柏木构筑的题凑即为黄肠题凑
黄肠题凑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