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用意
yòng

用意


拼音 yòng yì

简拼 YY
五笔 ETUJ

词语解释

用意[ yòng yì ]

1.居心,动机或意图

你这么说是什么用意。

purpose; intention;


引证解释

1.犹立意

汉 陆贾 《新语·道基》:“伎巧横出,用意各殊。”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二:“学文须熟看韩、柳、欧、苏,先见文字体式,然后更考古人用意下句处。”

清 姚鼐 《张仲絜时文序》:“吾文用意与俗殊,以不敢背吾师之教,子为我定之。”

2.谓用心研究或处理问题

《东观汉记·马防传》:“防言:‘宣帝时五将出征,其奏言匈奴候骑得汉马矢,见其中有粟,即知汉兵出,以故引去。以是言之,马当与穀。’上善其用意微至,敕下调马穀。”

《北齐书·李绘传》:“孤在晋,知山东守唯卿一人用意。及入境观风,信如所闻。”

唐 韩愈 《论孔戣致仕状》:“﹝戣﹞今年纔七十,筋力耳目,未觉衰老,忧国忘家,用意深远。”

3.意向;意图

汉 王充 《论衡·顺鼓》:“夫《春秋经》但言鼓,岂言攻哉?説者见有鼓文,则言攻矣。夫鼓未必为攻,説者用意异也。”

唐 杜甫 《别张十三建封》诗:“眼中万少年,用意尽崎嶇。”

《官场现形记》第四六回:“中国所以铸造龙元,原是想出法子抵制外国洋钱的意思,就同老师单吃本土,不吃洋烟,同一用意。”

邹韬奋 《个人的美德》:“我问他什么用意,他说改造社会,要以身作则。”

4.着意;留意

唐 李中 《赠胊山孙明府》诗:“买将病鹤劳心养,移得閒花用意栽。”

《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到晚来能仔细,大门关了小门闭;刷浄锅儿掩厨柜,前后收拾自用意。”

《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却説那公子虽然走了几程路,一路的梳洗吃喝拉撒睡,都是嬷嬷爹经心用意服侍。”


国语辞典

1.意向、存心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院记〉:“通译者曰:『所以昭炯戒,激众愤,图报复也。』则其用意深矣!”

2.注意

《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到晚来,能仔细,大门关了小门闭;刷净锅儿掩厨柜,前后收拾自用意。”


网络解释

1.用意

【解释】居心,动机或意图。


英语翻译 intention, purpose

法语翻译 intention, dessein

德语翻译 Bestimmung (S)​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用意造句

  • 1、小张花言巧语的真正用意,总有图穷匕见之日,大家都在拭目以待。
  • 2、今天开会,主席尽说些风马牛不相及的话,不知用意何在?
  • 3、我很难揣测出她说这些话的真正用意
  • 4、每次遇到困难,猪八戒都吵着闹着要散伙,回他的高老庄过小日子去,其用意真是不打自招。
  • 5、要不是他一语道破,人们根本就不知她的用意
  • 6、你用生命捍卫了祖国尊严,你用鲜血唤醒了大地之春,你用意志教育了中华后人,你用忠诚展显了赤子之心。
  • 7、要不是他一隅之见,人们根本就不知她的用意
  • 8、若人用意追求,殷勤修炼,自必入圣超凡,长登寿域,永享无穷之乐也,岂小补哉!且人为功名富贵,亦有备极穷苫而后可成者。
  • 9、信任是用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酿成的琼浆
  • 10、用心编写一条短信,温暖心情。用爱搭建一座桥梁,宽胸畅心。用情编织一件衣服,暖身保健。用意建造一所房屋,安居乐业。愿你大寒喜笑颜开!
  • 11、哈哈大笑,嘻嘻哈哈,开怀大笑,笑容可掬这四个词用意差不多,用这些词中任何两个词都会矛盾。
  • 12、他讲得很转弯抹角,我们难以摸透他的真正用意
  • 13、目今赵祯小儿刚刚亲政,正想办出几件震动朝野的大事来,象珏儿这样拥兵自重,目无朝廷,又与襄阳、西山等地匪盗明来暗往,其用意自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 14、后世淫邪,增之以郑、卫之音,民弃本趋末,技巧横出,用意各殊,则加雕文刻镂,傅致胶漆丹青、玄黄琦玮之色,以穷耳目之好,极工匠之巧。
  • 15、守宫砂这讹传玩意,秦寿压根没相信过,不过仙儿有意无意显露出来,秦寿不用猜也想到她的用意,艳福消受不起啊!“村长!”。
  • 16、他吹捧领导的用意是为了达到个人的目的。
  • 17、用意在题前我尔字盘旋,轻逗用舍行藏而不实作。
  • 18、敦伦,即敦睦夫妇之伦,含有指导新婚夫妇依礼行事的用意
  • 19、她曾经频频向曼丽递眼色,又再三地默默劝告她,竭力叫她不要这样讨好别人,可惜终于枉费心机。曼丽毫不理会她的用意。这种出风头的机会她是求之不得的,于是她就开始唱起来了。
  • 20、表带采用意大利小牛皮,在纳帕谷纯手工打造,加上瑞士机芯,彰显品位。
用意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